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fine_mis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级教师于漪说“观念转变影响改革的全局,观念转变了,就能居高临下,看得清楚,看得透彻,纠缠在一起的问题也比较容易剥离,一通百通。”
  ——题记
  许多教师不能不说不爱学生,生怕学生学不会,担心学生有一个掉队,于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拼命地给学生补课、布置大量的作业。可结果往往是自己心力交瘁,而学生却日益兴趣索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高耗低效的令人疲倦的状态,欲罢不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缘故。
  一、教师要树立高效课堂的理念
  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余文森教授说“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提高、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道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最形象的比喻就是穿越玉米地。第一、看谁先穿过玉米地,那就是速度问题。第二、看谁掰的玉米最多,也就是看谁收获最多、获得知识最多,就是效益问题。第三、看谁身上的伤痕最少,也就是安全问题。只有三个方面同时具备,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率的。如何让学生迅速、安全、高效地摘到玉米是我们一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而产生的一种极佳的教学效果。
  二、相信学生,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当下课堂存在两个误区:一种是认为教学纯粹是教师的事情,于是绞尽脑汁思考“教”的招数,脑子里盘算的尽是怎样把学生“讲”懂、“教”会;另一种是知道“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于是不顾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一味强调自学,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以为这就是“教学生学”。
  一切的教学要围绕“学生发展”四个字来做。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问题,即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要建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模式。
  以学定教,学生的学习背景是教学的依据。学生的“学”是教学存在的原因,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是为学而教的,教师也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所以教学依据首先不应该是由老师来决定的,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必须吃透两头——一头是教材,一头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更加重要。教师要上好课,既要钻研教材,又必须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目中有人。了解学生包括班级情况分析、学生个体自然情况、学习基础(已有知识、学习新的知识的准备知识、新课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障碍、起点能力、对新课程的兴奋点等)。
  三、由重“显性”向重“隐性”转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既是细致工作,又是一个慢效的、长期的效益工程。如果刻意追求有效、急功近利,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的教育后果。如更加追求考试成绩的“显性”成果,忽视做人、智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隐性”成果。我们要重视显性成果,也更应该着眼于长期的隐性效果。有的学校和教师虽说是搞有效教学研究,但并不是从学生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出发,实际刻意追求的有效是应试教育的有效。即有效教学=高分数。
  一个学生对学习的冷漠、缺乏兴趣比学习成绩低更可怕。目前,学生大面积厌学令人堪忧。一项调查显示厌学学生比例为:学龄前为0;一年级占总数的13%;六年级占总数的33%;中学80%以上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孤独、焦虑等不同学习心理障碍。在辍学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是因为对学习的厌恶,学生一年比一年更加不喜欢学校环境和学习活动。
  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重学生的认知活动、忽略学生的情感活动,学生学习没有快乐,教学方法单调枯燥,程式化、公式化,学生学无兴趣,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思想是一种生产力,思想新,方法才对;思想落后,方法必然落后。当前提高课堂有效性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改进方法,而是重在转变教学观念。思想是“道”,方法是“术”,“道”统领着“术”,“术”是“道”的具体反映。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不变,教师就不变;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变;课堂不变,教育就不会变。
其他文献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培训视频中,专家们指出了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确实语语中的,笔者结合自己日常教学活动,对如何克服写作难题、进行有效地写作教学方面提一点粗陋的见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这位历尽人生沧桑的前清遗老由此对后主词推崇备至。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血书”
期刊
作文教学素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每次作文,不少同学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就是写出些文字,也总是苍白枯燥,索然寡味。因此,如何让学生有话说对于初中作文教学是极为关键的。那么,怎样做到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一)积累法  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初中学生存在着对生活的好奇心、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新奇感,可他们在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将自己的实践内容、生活感
期刊
关于高效课堂的解读众说纷纭,我更倾向于此下观点:所谓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从而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我从教二十余年来经历了多次教学改革,虽教无定法,但也摸索
期刊
自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六年级的同学就不再害怕小升初考试,不管你的学业成绩如何,六年级毕业,你就可以高高兴兴地走进中学的大门。堂堂正正地成为一名初中生。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刚开学不久,就经常听见有老师抱怨,这些学生怎么这么笨呀!他们的抱怨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他们所说的学生笨是指学困生所占的比例跟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前所教的学生相比所占的比例要大得多。之前的初中招生,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按照一定的比
期刊
一、让课堂“活”起来  要创建高效课堂,导入很关键。要多运用“创设情境”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入“学习活动”。对于“情境”的创设,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好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合作学习、创设情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
期刊
我在初中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已有多年,对学生的美术作业通常只是泛泛而批,打上甲乙丙丁的等次和阅号而已。随着国家在中考时对体音美特长生专业测试成绩作为升学加分的优惠政策后,我对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更加尽心尽力了,每次布置作业总是对学生再三强调说,每一次作业都是一次考试,要认真对待、精心完成,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在对学生的美术作业批改时,我用优秀、良好、中、差四个等次衡量打分评定,好的评好,有进步的给予鼓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读写轻听说。这是违背课程标准的,也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声音的保留和传播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听说活动的进行比以前更为广泛了。中学生今后的社会活动实践几乎全是面对基层、面向群众,没有相应的听说能力是无从开展工作的。那么听说能力应如何培养和训练呢?下面谈几种主要方式。  一、课堂回答问题  上课时,
期刊
语文老师有责任把孩子引向生活,引向现实,引向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的心灵自由地飞翔。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由此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字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提高语文素养。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熏陶,使他们在学习祖国的语文文字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生活。因此,可以精心预设一些语文活
期刊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日益密切、广泛,各种竞争日益激烈。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对人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但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大多仍以“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为主,这严重地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自学习惯的形成。那么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总结、表达等能力呢?  一、听  俗语说“听话听音”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觉得也应适当加强“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把握好教育教学的尺度,关注教学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想: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疏松的土壤能令植物更茁壮地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人心灵更健康的发展。老师的宽容与谅解,平等民主、和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