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idixie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难学──太乏味,为什么会这样?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师强调学生接受,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思维打不开,死记硬背,自我封闭,没有学习兴趣。因此,很多老师认为难教──太枯燥,学生也认为难学──太乏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 导入要生动有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如果故事的开头能动听、能悬念叠出、能异彩纷呈,就很容易吸引听众、引人入胜。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效果。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趣味导入新课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讲述一个与本课有关系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用与本课有关的时事热点问题与学生讨论带出本节将要教授的内容,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思想品德课有些内容理论性、系统性较强,要把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向学生讲清楚,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的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变成非常喜欢思想品德课。
  教师在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或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来,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落实了教学目标。
  3 教学语言要动感和彩色
  许多学生不重视、不想学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他们认为想品德课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可见我们的教学在过去是多么失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管是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转变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生硬、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用彩色的语言、动感的语言融合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
  教师在上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就发挥出来,也就不再有思想品德课毫无生趣的结果了。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极大部分来自于教师授课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彩色、动感的语言的应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放下“学究”的架子,收起习惯板着的面孔,而是要带入与课堂教学相融洽的肢体语言、情态语言,把知识的情与景用显见的情态、肢体、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既直观又形象,既活跃的气氛又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得一堂课再不会象以前那样沉闷而且无生趣,致使教师头疼而学生反感抵触。
  4 学会利用学科整合优势
  思想品德课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增强学生对相关的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教材观点。使学生从不喜欢思想品德课到很喜欢,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各方面知識素养的提高,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多汲取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达到好的教学目的。
  5 上好社会实践活动课
  《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规定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改进、丰富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无疑,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6 善于利用激励艺术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以激励和赞扬,这样,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愿望。教学要以激励为主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经过教育实践经验和心理学证实的正确的教育行为准则。为了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吸引力,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激励艺术。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高中数学教师,要教好高中数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学会学习就是主动学习和善于学习。它不仅指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态度积极,学习中能克服困难并能持之以恒;更强调学习者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将思考与创新精神贯穿于具体的学习活动及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实现有效学习和创造性学习。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
期刊
中学生学英语,是通过对教材中字、词、句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逐渐熟悉英语情景会话和语言习惯,从而学会语音、语法、句式,最后达到能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目的。阅读和背诵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英语教学中的阅读和背诵,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五种阅读方法和六种背诵方法,多年来坚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在历届学生中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期刊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时时有生活,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鲜明推出新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一课一得”的教学原则,这是过去就已经形成的定论。自从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后,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即单纯追求课堂教学的容量,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无论是刘永康教授的示范课,还是成都七中的语文课堂,都告诉我们,过去经常说的语文课要“一课一得”,这种提法现在并没有过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全面铺开的今天,笔者认为有必要重申语文阅读教学“一课一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针对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本人以亲身的教学实践,小结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备读、演读、分读、领读四点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丰富完善,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朗读 演读 训练 感情 针对性    朗读是一门的艺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理解课文思想的重要实践渠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
期刊
兴趣,也叫求知欲,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关爱学生,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往往是从这一学科的老师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起这一点,用“爱”
期刊
课堂收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尾声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一个精彩的结尾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个富有新意、回味悠长的结尾,能使课堂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一个响亮的让人震动的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关系到新知识的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好的收尾诚如 “豹尾”之威,使学生有一种“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体验。那么,在政治课的结尾中有哪些好的方式、方法呢?  
期刊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 它不仅具有独立性、自然性等特点,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所以在教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本身蕴涵的人文知识,适时、贴切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追求真善美、完善健全人格,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它蕴涵着许多生命教育的内容,利用这些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萌芽、发育和成长的不易,进而唤起学生热爱生命
期刊
要引导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同学们在生活中用体温计量过体温,但却很少探究其中的科学知识。一支小小的体温计,有多少物理知识呢?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一问:体温计的制造原理是什么?  答: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特点制成的。  二问:体温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  答:测温原理是热平衡。当体温计的玻璃泡与人体接触,温度计与人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要发生内能的转移,直到两物体温度相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