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其课堂容量大、生动鲜明、图文并茂、易于接受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一般需要学校创建专门的多媒体教室,投入的费用是比较大的,所以一般的学校这类的教室数量是很有限的。特别是一些农村小学,一般只有一个这样的教室,且管理较严,有些学校要使用多媒体教室还要提前登记,这与教学实际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何在普通教室中利用一些简单的设备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一直引起许多教师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做以下一些尝试。
一、“数码相机——电视机”的配合
数码相机是较为普通的一种电子产品,可以随意地拍摄需要的图像资料,通过专用的视频接线,可以将图像资料传送到电视画面上。如教苏教版三上品生课《不说话的“朋友”》,我让学生课前了解了许多身边的公共设施,并用画画、拍照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课堂上,兴高采烈的学生带来了经过认真调查完成的作品,学生的作品如果贴到黑板上,台下学生看不清楚。小作者也觉得遗憾。如果采用数码相机先拍摄再播放的形式,让学生边看边听介绍,一下拉近了学生与这些设施的距离,效果非常好。再如教苏教版自然六下《我像谁》一课,我用数码相机随意拍摄了班中的一位同学,上课一开始用电视播放,让全班同学辨认,“他(她)是谁?”“你是根据哪些特征判断这位同学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引入,显得兴趣盎然。在认识“有耳垂”、“无耳垂”、“单眼皮”、“双眼皮”、“能卷舌”、“不能卷舌”等特征时,通过对班内同学照片的对比,学生较为容易把握了这一些特征的区别。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有些相机还具摄像头的功能,“数码相机一电视机”的连接还可以当作实物投影使用。如上综合实践课《古镇小吃》,我让学生到校外做游客与居民购买同里小吃情况的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在汇报环节,各小组在摄像头前展示各自的记录表,让全班同学了解了统计的原始数据和统计结果,既形象又生动。
二、“MP3——音箱”的运用
教学中有时需要用到一些背景音乐,用录音机受到磁带的限制,而现在Internet上各类音乐的数量惊人,可以有许多的选择,而且音质较好,完全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如何将Internet上的音乐带到课堂上呢?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MP3下载,目前MP3能播放的音乐格式较多,即使少数的音乐MP3无法播放,网上也有许多转换的软件,如windowsXP自带的windows MovieMaker可以将多种声音文件转化为MP3可以播放的WMV格式文件。利用专用的音频线将MP3与音箱相连,简单而有效。如《欢乐的泼水节》一课(苏教版小语二下)。学生对象脚鼓点比较陌生,于是我从网上下载了带有象脚鼓点的傣族音乐,使学生很快领略到傣族音乐,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象脚鼓点。同时,还可以利用音乐来调控学生的读书活动,当音乐结束时,学生的自读活动停止,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对课文有了情感上和内容上的多次碰撞,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益处。
三、“电脑主机——电视机”的连接
利用“电脑主机——电视机”的连接,将电脑主机的视频信号传送到电视机的S-VHS频道上.依次进入显示属性一设置一高级一显示卡页面。nView模式默认为“单一显示器”,将其在下拉式菜单中更改为“复制”,下面的显示器选项为“模拟显示器 电视”,配上音箱后,就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了,这对于许多没有安装多媒体设备的普通教室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如国标本小语一上《大海睡了》,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感受白天和夜晚的大海,随着画面与声音的变化,学生感受“大海睡了”。这样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播放视频资料或录像资料。现在VCD受到片源的限制,使用的局限性很大,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却日趋完善,如与《语文》配套的教学光盘中有许多图像和录像资料,同时网络上也有许多有用的录像资料,如《冰花》一课中冰花的图景可以从网上下载,通过下载就可以在普通教室中播放,让学生欣赏。
四、“数码摄像机——电视机”的配合
数码摄像机功能比较强大,可随意拍摄有用的录像资料,利用视音频接线将声音和图像信号传到电视上,向全班学生进行播放,具有独特的教学效果。如综合实践课《同里小吃》,在介绍同里著名的小吃“袜底酥”的制作时,在教室中播放校外拍摄的录像,再配上学生的现场解说,效果非常好。有一个小组负责采访老人,了解一些特色小吃的传说故事,比如说“老爷饼”的来历,故事非常吸引人。小朋友把这个过程拍了下来,在班中播放,引起了全班极大的兴趣,产生了用紫砂泥学做“老爷饼”的想法.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当然。要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的电子产品还有很多,许多新的电子产品功能更加强大,因此这方面的改进是永无止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我们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是教学的目的.它的运用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为用而用,它必须服从教学的实际,为教学内容服务,只有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数码相机——电视机”的配合
数码相机是较为普通的一种电子产品,可以随意地拍摄需要的图像资料,通过专用的视频接线,可以将图像资料传送到电视画面上。如教苏教版三上品生课《不说话的“朋友”》,我让学生课前了解了许多身边的公共设施,并用画画、拍照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课堂上,兴高采烈的学生带来了经过认真调查完成的作品,学生的作品如果贴到黑板上,台下学生看不清楚。小作者也觉得遗憾。如果采用数码相机先拍摄再播放的形式,让学生边看边听介绍,一下拉近了学生与这些设施的距离,效果非常好。再如教苏教版自然六下《我像谁》一课,我用数码相机随意拍摄了班中的一位同学,上课一开始用电视播放,让全班同学辨认,“他(她)是谁?”“你是根据哪些特征判断这位同学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引入,显得兴趣盎然。在认识“有耳垂”、“无耳垂”、“单眼皮”、“双眼皮”、“能卷舌”、“不能卷舌”等特征时,通过对班内同学照片的对比,学生较为容易把握了这一些特征的区别。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有些相机还具摄像头的功能,“数码相机一电视机”的连接还可以当作实物投影使用。如上综合实践课《古镇小吃》,我让学生到校外做游客与居民购买同里小吃情况的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在汇报环节,各小组在摄像头前展示各自的记录表,让全班同学了解了统计的原始数据和统计结果,既形象又生动。
二、“MP3——音箱”的运用
教学中有时需要用到一些背景音乐,用录音机受到磁带的限制,而现在Internet上各类音乐的数量惊人,可以有许多的选择,而且音质较好,完全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如何将Internet上的音乐带到课堂上呢?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MP3下载,目前MP3能播放的音乐格式较多,即使少数的音乐MP3无法播放,网上也有许多转换的软件,如windowsXP自带的windows MovieMaker可以将多种声音文件转化为MP3可以播放的WMV格式文件。利用专用的音频线将MP3与音箱相连,简单而有效。如《欢乐的泼水节》一课(苏教版小语二下)。学生对象脚鼓点比较陌生,于是我从网上下载了带有象脚鼓点的傣族音乐,使学生很快领略到傣族音乐,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象脚鼓点。同时,还可以利用音乐来调控学生的读书活动,当音乐结束时,学生的自读活动停止,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对课文有了情感上和内容上的多次碰撞,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益处。
三、“电脑主机——电视机”的连接
利用“电脑主机——电视机”的连接,将电脑主机的视频信号传送到电视机的S-VHS频道上.依次进入显示属性一设置一高级一显示卡页面。nView模式默认为“单一显示器”,将其在下拉式菜单中更改为“复制”,下面的显示器选项为“模拟显示器 电视”,配上音箱后,就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了,这对于许多没有安装多媒体设备的普通教室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如国标本小语一上《大海睡了》,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感受白天和夜晚的大海,随着画面与声音的变化,学生感受“大海睡了”。这样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播放视频资料或录像资料。现在VCD受到片源的限制,使用的局限性很大,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却日趋完善,如与《语文》配套的教学光盘中有许多图像和录像资料,同时网络上也有许多有用的录像资料,如《冰花》一课中冰花的图景可以从网上下载,通过下载就可以在普通教室中播放,让学生欣赏。
四、“数码摄像机——电视机”的配合
数码摄像机功能比较强大,可随意拍摄有用的录像资料,利用视音频接线将声音和图像信号传到电视上,向全班学生进行播放,具有独特的教学效果。如综合实践课《同里小吃》,在介绍同里著名的小吃“袜底酥”的制作时,在教室中播放校外拍摄的录像,再配上学生的现场解说,效果非常好。有一个小组负责采访老人,了解一些特色小吃的传说故事,比如说“老爷饼”的来历,故事非常吸引人。小朋友把这个过程拍了下来,在班中播放,引起了全班极大的兴趣,产生了用紫砂泥学做“老爷饼”的想法.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当然。要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的电子产品还有很多,许多新的电子产品功能更加强大,因此这方面的改进是永无止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我们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是教学的目的.它的运用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为用而用,它必须服从教学的实际,为教学内容服务,只有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