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学校强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改革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新课程目标上,要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动态,强调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统一;在课程要求上,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性”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其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基本情况。
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教师们应该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由原来的全堂灌输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以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民主教学,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在讲“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这一课时,我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仔细认真观察图片、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学生在以前学习“二十以内的加法”时,就已经明白了该如何解答“一共有多少只花”这个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先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图,通过图中所给出的信息,抓住信息提出问题,然后以小组形式动手摆一摆,说一说,一是先让学生对数的组成部分的知识进行复习,二是结合学生的经验进行复习,从而达到温故知新。并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多种算法中启发学生联想上学期学习的凑十法,从而使同学们感悟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2.课堂教学的差异性。
我们班大多数是进城农民工和郊区农村作买卖人家的孩子,家里的各方面条件都与市区其他学校的孩子相差很大,而且这些孩子放学之后家长没有时间来管来问,孩子们的学习自觉性较差,什么事都靠老师来督促,所以学生的学习习惯根本无法与市区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什么那么差呢?其根本原因有三:1.与家长的教育直接相关。由于大部分都是多个子女的家庭,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就不会像市区家长那样精心、专一,那么重视教育。家长每天忙于生意,无暇管问自己的孩子,加之现在好多孩子都是老人照顾,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几乎不闻不问,形成了一种隔代溺爱的现象,学生来到学校只靠老师单一的教育和引导,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任何一个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会与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单靠老师确实孤掌难鸣,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也就难以养成。2.与学生视野狭窄,受社会氛围的影响和知识视野的限制有关。对于务工子弟学生来说能开拓他们视野的,只有那微小的电视机和家门口的那群小伙伴,他们接触的人和事甚微,社会和媒体对他们潜移默化的渲染也就相对较少,没有比较和感染,他们各方面好的习惯都难以形成,就更不用说是好的学习习惯了。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说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的地方,但是这种优越性也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我们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再加上学生本身的素质以及交流能力有限,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导致小组合作活动没有实质。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如:我在讲“找规律”这一内容,练习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给每个小组分发很多张有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学生每人涂出一张图案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我们教师的一种理念,我们还应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1.借助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数学情境;
2.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游戏;
3.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巧设情境;
4.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5.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感情境。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基本情况。
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教师们应该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由原来的全堂灌输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以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民主教学,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在讲“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这一课时,我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仔细认真观察图片、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学生在以前学习“二十以内的加法”时,就已经明白了该如何解答“一共有多少只花”这个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先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图,通过图中所给出的信息,抓住信息提出问题,然后以小组形式动手摆一摆,说一说,一是先让学生对数的组成部分的知识进行复习,二是结合学生的经验进行复习,从而达到温故知新。并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多种算法中启发学生联想上学期学习的凑十法,从而使同学们感悟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2.课堂教学的差异性。
我们班大多数是进城农民工和郊区农村作买卖人家的孩子,家里的各方面条件都与市区其他学校的孩子相差很大,而且这些孩子放学之后家长没有时间来管来问,孩子们的学习自觉性较差,什么事都靠老师来督促,所以学生的学习习惯根本无法与市区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什么那么差呢?其根本原因有三:1.与家长的教育直接相关。由于大部分都是多个子女的家庭,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照顾和教育,就不会像市区家长那样精心、专一,那么重视教育。家长每天忙于生意,无暇管问自己的孩子,加之现在好多孩子都是老人照顾,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几乎不闻不问,形成了一种隔代溺爱的现象,学生来到学校只靠老师单一的教育和引导,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任何一个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会与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单靠老师确实孤掌难鸣,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也就难以养成。2.与学生视野狭窄,受社会氛围的影响和知识视野的限制有关。对于务工子弟学生来说能开拓他们视野的,只有那微小的电视机和家门口的那群小伙伴,他们接触的人和事甚微,社会和媒体对他们潜移默化的渲染也就相对较少,没有比较和感染,他们各方面好的习惯都难以形成,就更不用说是好的学习习惯了。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说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的地方,但是这种优越性也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我们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再加上学生本身的素质以及交流能力有限,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导致小组合作活动没有实质。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如:我在讲“找规律”这一内容,练习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给每个小组分发很多张有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学生每人涂出一张图案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我们教师的一种理念,我们还应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1.借助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数学情境;
2.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游戏;
3.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巧设情境;
4.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5.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感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