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的教育效果受到影响。教学实践证明:开发智力潜能主要靠学生自身,取决于学生的不断超越。地理教师要正确认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特点及关系,引导操纵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健康向前发展,从而取得教书与育人相互统一的教育效果。
一、了解自已,取长补短──非智力发挥的前提学生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不管目前学生的地理水平如何,教师都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特别是要认识自身存在的巨大潜能,这是非智力因素发挥的前提。忘了这一点,就无法启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驱动器。如果地理教学只是照本宣科和满堂灌,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开发智力,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吃力不讨好。为此,地理教学中必须注意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水平进度表”,教师要时常跟踪记录编写全班学生“地理水平进度表”,并及时分析总结,反馈给学生。对地理弱科生,教师应该与他们共同分析挖掘学习潜能。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了解自己,明白长短得失,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从而增强自信心,产生进取精神,树立起超越自我、超越昨天的雄心壮志。
二、明确目标,引发潜能──非智力发挥的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善于思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就地理能力来说,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常言道:“社会的需要就是动力”,我们必须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现实社会,完全明白社会各种需求,从中获取学习地理的动力。目前地理高考试题,出题的着眼点也是社会的需要,重点考查基础和能力。那些死记硬背,从书本到书本的知识早已不入试题中,高考本身已经成为社会需要的检测。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中,而应到大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让学生得到锻炼,要走出课堂,多让学生参加自然观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明确社会需要怎样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在社会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让学生观察星座和地形、天气,分析荔浦县农业和工业布局与生产,并写出观察调查报告,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激励学生,关心学生——非智力发挥的保证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学生都希望经常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所以教师教学中要恰到好处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生多投以鼓励的眼光,多使用表扬语言,少用讽刺批评语言,发现学生有点儿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关心学生,包括关心学生心理、思想、学习、生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或弟妹来看待,拉近了师生距离,密切了师生关系,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为搞好地理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积极主动,饶有兴味──非智力发挥的关键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道出了兴趣爱好是学习知识本领的关键,其着眼点也就是在智力因素之外的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发挥。人的心理特征与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来了兴趣,伴随而来的就是劲头,就是巨大的潜能的释放,就能充分地调动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会乐此不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才能战胜各种困难,攻占座座科学堡垒。地理教学更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调动其积极主动性。怎样才下得了苦功呢?唯有激发学生的兴致,把各种有利于学习的因素,特别是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才会使学生有“攻书莫畏难”的决心。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使非智力发挥呢?本人从耕耘二十多年来的地理教学中得了几点体会:
1.备课要备人,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定教法,但每课教法不可雷同,甚至一课教法也要灵活改变。这就要求教师花一定时间和精力来“备人”,摸清每班学生的思想、性格、学习、爱好等特点。特别应看到学生目前的普遍心理、认识、看法。比如:当前学生几乎普遍认为平时所见所说所闻都是学习与练习地理了,而且从小学即开始学与练地理了,长年累月的学必有收获,不必重视。同时长年累月必定生厌,或漫不经心,或疏忽大意、或干脆不理会。又加上读高中后,加学了许多新学科,这些科目操作性强,教学手段与设备先进,必然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如此兴趣的拓展必然给地理教学带来负面效应──兴趣别移。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下,如果地理教师还老是一个面孔,一种教法,学生怎么也提不起神来学习。教学的索然无味会直接导致我们常抱怨的“地理课学生看别科书、做别科作业”的恶果。地理教师应正视这样的事实,变化教法,讲究课堂艺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上课要有特色和创意。特色课是指充分显示地理特色,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点,了解祖国地理国情,从而同其他学科一样潜心去探索奥谜,饶有兴味地步入地理科学的殿堂。创意课是指创设学习地理课的教学与学习情境。教师在教学每节课都应该确定一种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种特定的气氛中学习,抛开一切杂念,专心致志,非常投入地学习。否则,学生的情绪会或停在上节课别科上或沉湎在课间的娱乐上而进不了学习地理的境界中,这样学生的思绪或游离或随意或停滞,非智力的发挥就成了空话。情境的造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灵活驾驭,并不是固定不变和生搬硬套的,需根据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生情趣,教师特质来定。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很多老师总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思进取、懒惰、上课睡觉、厌学等,原因何在?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老师,因为老师把课上得太闷了,或者学生根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我们地理教师应该从“兴趣”这个角度考虑,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与地理有关的例子引入到课堂中来,因为生活、生产中的许多现象,完全可以用中学地理知识来解释。如农业中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花卉,了解气候因素与农作物的关系原理;观察月球形状出现的时间规律,了解月相变化规律;电视新闻中播放冬春季节北方城市沙尘暴天气,了解其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分布、冬春季节天气关系等。因而,在教学中,将抽象的地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是为了不教”── 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长期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创立的教育理念,前一个“教”是指手段,后面的“不教”是指目的。也就是说,在学校,教师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悟其理、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乃此之谓也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看,一般分超常、中常和低常三级水平。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20多万儿童智力的调查测试,智力超常的只占3‰,低常的也才占3‰左右,说明绝大部分儿童智力属中等。据此,每个班里学生的智力差异是很小的,而成绩有好、中、差三级之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即学习态度的差异所致。所以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作提高中、差生成绩的有效途径来对待。
从学习个体来看,60%-70%的学生常常出现学习成绩不稳定,甚至大起大落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单方面好所致。有些学生智力好而学习态度差;有些学生学习态度好而智力差。这样的“单好”生,在一定时期,一定特殊环境下,可以通过外界的督促帮助,变“单好”为“双好”,成绩就会突飞猛进,位居前列,成为好学生。一旦时过境迁,进步亦消失,成绩迅速滑落,成为后进生。这正如人风里行走,顺风而行,风越大,人走得越快;逆风而行,风越大,人走得越慢。对于那些智力好而学习态度差的后进生,教师不但要为他们“助风”,还要让他们自己时常保持强壮“体魄”和旺盛“精力”,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地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学生非智力潜能,让非智力因素水平低下的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引发,把全部心理机能都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了解自已,取长补短──非智力发挥的前提学生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不管目前学生的地理水平如何,教师都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特别是要认识自身存在的巨大潜能,这是非智力因素发挥的前提。忘了这一点,就无法启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驱动器。如果地理教学只是照本宣科和满堂灌,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开发智力,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吃力不讨好。为此,地理教学中必须注意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水平进度表”,教师要时常跟踪记录编写全班学生“地理水平进度表”,并及时分析总结,反馈给学生。对地理弱科生,教师应该与他们共同分析挖掘学习潜能。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了解自己,明白长短得失,了解过去,展望未来,从而增强自信心,产生进取精神,树立起超越自我、超越昨天的雄心壮志。
二、明确目标,引发潜能──非智力发挥的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善于思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就地理能力来说,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常言道:“社会的需要就是动力”,我们必须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现实社会,完全明白社会各种需求,从中获取学习地理的动力。目前地理高考试题,出题的着眼点也是社会的需要,重点考查基础和能力。那些死记硬背,从书本到书本的知识早已不入试题中,高考本身已经成为社会需要的检测。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中,而应到大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让学生得到锻炼,要走出课堂,多让学生参加自然观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明确社会需要怎样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在社会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让学生观察星座和地形、天气,分析荔浦县农业和工业布局与生产,并写出观察调查报告,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激励学生,关心学生——非智力发挥的保证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学生都希望经常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所以教师教学中要恰到好处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生多投以鼓励的眼光,多使用表扬语言,少用讽刺批评语言,发现学生有点儿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关心学生,包括关心学生心理、思想、学习、生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或弟妹来看待,拉近了师生距离,密切了师生关系,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为搞好地理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积极主动,饶有兴味──非智力发挥的关键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道出了兴趣爱好是学习知识本领的关键,其着眼点也就是在智力因素之外的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发挥。人的心理特征与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来了兴趣,伴随而来的就是劲头,就是巨大的潜能的释放,就能充分地调动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会乐此不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才能战胜各种困难,攻占座座科学堡垒。地理教学更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调动其积极主动性。怎样才下得了苦功呢?唯有激发学生的兴致,把各种有利于学习的因素,特别是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才会使学生有“攻书莫畏难”的决心。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使非智力发挥呢?本人从耕耘二十多年来的地理教学中得了几点体会:
1.备课要备人,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定教法,但每课教法不可雷同,甚至一课教法也要灵活改变。这就要求教师花一定时间和精力来“备人”,摸清每班学生的思想、性格、学习、爱好等特点。特别应看到学生目前的普遍心理、认识、看法。比如:当前学生几乎普遍认为平时所见所说所闻都是学习与练习地理了,而且从小学即开始学与练地理了,长年累月的学必有收获,不必重视。同时长年累月必定生厌,或漫不经心,或疏忽大意、或干脆不理会。又加上读高中后,加学了许多新学科,这些科目操作性强,教学手段与设备先进,必然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如此兴趣的拓展必然给地理教学带来负面效应──兴趣别移。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下,如果地理教师还老是一个面孔,一种教法,学生怎么也提不起神来学习。教学的索然无味会直接导致我们常抱怨的“地理课学生看别科书、做别科作业”的恶果。地理教师应正视这样的事实,变化教法,讲究课堂艺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上课要有特色和创意。特色课是指充分显示地理特色,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点,了解祖国地理国情,从而同其他学科一样潜心去探索奥谜,饶有兴味地步入地理科学的殿堂。创意课是指创设学习地理课的教学与学习情境。教师在教学每节课都应该确定一种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种特定的气氛中学习,抛开一切杂念,专心致志,非常投入地学习。否则,学生的情绪会或停在上节课别科上或沉湎在课间的娱乐上而进不了学习地理的境界中,这样学生的思绪或游离或随意或停滞,非智力的发挥就成了空话。情境的造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灵活驾驭,并不是固定不变和生搬硬套的,需根据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生情趣,教师特质来定。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提高学习地理兴趣。很多老师总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思进取、懒惰、上课睡觉、厌学等,原因何在?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老师,因为老师把课上得太闷了,或者学生根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我们地理教师应该从“兴趣”这个角度考虑,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与地理有关的例子引入到课堂中来,因为生活、生产中的许多现象,完全可以用中学地理知识来解释。如农业中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花卉,了解气候因素与农作物的关系原理;观察月球形状出现的时间规律,了解月相变化规律;电视新闻中播放冬春季节北方城市沙尘暴天气,了解其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分布、冬春季节天气关系等。因而,在教学中,将抽象的地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是为了不教”── 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长期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创立的教育理念,前一个“教”是指手段,后面的“不教”是指目的。也就是说,在学校,教师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悟其理、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乃此之谓也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看,一般分超常、中常和低常三级水平。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20多万儿童智力的调查测试,智力超常的只占3‰,低常的也才占3‰左右,说明绝大部分儿童智力属中等。据此,每个班里学生的智力差异是很小的,而成绩有好、中、差三级之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即学习态度的差异所致。所以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作提高中、差生成绩的有效途径来对待。
从学习个体来看,60%-70%的学生常常出现学习成绩不稳定,甚至大起大落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单方面好所致。有些学生智力好而学习态度差;有些学生学习态度好而智力差。这样的“单好”生,在一定时期,一定特殊环境下,可以通过外界的督促帮助,变“单好”为“双好”,成绩就会突飞猛进,位居前列,成为好学生。一旦时过境迁,进步亦消失,成绩迅速滑落,成为后进生。这正如人风里行走,顺风而行,风越大,人走得越快;逆风而行,风越大,人走得越慢。对于那些智力好而学习态度差的后进生,教师不但要为他们“助风”,还要让他们自己时常保持强壮“体魄”和旺盛“精力”,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地理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学生非智力潜能,让非智力因素水平低下的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引发,把全部心理机能都投入到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