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曾经有人问哈佛大学的校长,哈佛大学建校350年来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哈佛大学校长回答说:最值得骄傲的,不是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不是造就了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是全美国500多家特大型企业一半以上的经理是我们(哈佛)的学子,最值得骄傲的是哈佛的教育:它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一个从哈佛走出来的人都创造成功。哈佛校长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自古以来就强调要“因材施教”,的确,我们的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这才是我们成功的教育,自主学习不失为一剂良方。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有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们也都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去实践,去摸索,比如,课前对课文生字词的预习,课文内容的预习,课前搜集课外资料,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然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比如:很多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他的自主学习仅仅是将课文泛泛地读一遍,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是找出课文中的几个生字词,查一查字典,了解读音和词义;即使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难深入下去。
一、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愿意亲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投其所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欲望。有趣的、美的形象能唤起学生愉悦的情感,教学中要积极开展一些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创设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唤起学生自主创新的欲望。如:《蘑菇该奖给谁》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童话,学生们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演课本剧等方式理解课文,孩子明白了要勇于和高手比、敢于挑战的道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浓厚了,整堂课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就会积极参与,主动地去学习、探索。
二、敢于放手,留给学生探索的时空
教学中,在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或讲到重点、关键处,应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教学时,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放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上,我采取了争当小老师的方法。每节课留一点时间给学得好的学生,让“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喜做主角,教师甘当配角,给学生多一点相信,多一份鼓励,定能激励他的主体意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就要求我们当教师的应该设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我们单一的讲解发问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变学生独立思考为小组合作。我们要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有力的保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受益一生。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如何“会学”。
三、把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
要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机会与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敢于去放手,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在执教识字时,我就做到了这一点。不去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地互相学习,在发现、交流、总结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的听、说、总结能力都有了提高,这就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是很重要的。
四、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学习潜能。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会懂得怎样学习,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对于小学生来说,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更是尤为重要。例如:“预习课文的读通,概括大意、理清脉络”“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思考”“古诗学习的读出节奏,理解诗意,感悟情境,体会感情”等等。这些阅读的方法都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灌输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能手。
五、启迪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学生思考得越多,在周围世界中见到的东西愈多,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就愈强。”所以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经过个性化的阅读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时会极有价值,能问在点子上。事实的确如此,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阅读,提出的问题越多,课堂上求知的兴趣就越浓,接受知识就越快。我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学生都认识到了林冲的善良、彬彬有礼、武艺高强。当问及对林冲的处事方式是否赞成时,有的同学就发出不同声音,认为林冲过于懦弱。不同角度的思考,也使更多同学明白要从多方面探讨文本,辩证地看待问题。
六、教学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某种技能和相应的技巧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培养学习认知活动的技能技巧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在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概括性技能更广泛地得到发展,培养概括性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这是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是围绕着教师的“教”进行的,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无论是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内容,还是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教师往往都要讲解,有时甚至一讲到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必须对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教学进行变革。如我教学《西风胡杨》一文,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时,这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每个自然段中抓住哪个句子最能分别体现胡杨特点?提出问题后,指名学生朗读这部分课文,然后分学习小组讨论,再抽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学生很容易明白:胡杨是坚韧、无私、悲壮的树。这三个自然段都有一个共同点:用一句话概括出胡杨的特点,接着具体来说明这个特点。通过板书,教师进一步引导:今后我们介绍一种事物的特点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这不但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并且让人详细地、真实地体会了事物的特点。这既训练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后不能解决的问题,这由教师点拨指导,精讲提供明确的依据,使学生更为明确,有效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由地学习,做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学生逐步引上从有师指导到无师自通的自主学习的道路,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迅速增长,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领域,索取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有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们也都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去实践,去摸索,比如,课前对课文生字词的预习,课文内容的预习,课前搜集课外资料,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然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比如:很多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他的自主学习仅仅是将课文泛泛地读一遍,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是找出课文中的几个生字词,查一查字典,了解读音和词义;即使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难深入下去。
一、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愿意亲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投其所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欲望。有趣的、美的形象能唤起学生愉悦的情感,教学中要积极开展一些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创设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唤起学生自主创新的欲望。如:《蘑菇该奖给谁》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童话,学生们对课文内容很感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演课本剧等方式理解课文,孩子明白了要勇于和高手比、敢于挑战的道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浓厚了,整堂课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就会积极参与,主动地去学习、探索。
二、敢于放手,留给学生探索的时空
教学中,在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或讲到重点、关键处,应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教学时,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放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上,我采取了争当小老师的方法。每节课留一点时间给学得好的学生,让“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喜做主角,教师甘当配角,给学生多一点相信,多一份鼓励,定能激励他的主体意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就要求我们当教师的应该设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我们单一的讲解发问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变学生独立思考为小组合作。我们要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有力的保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受益一生。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如何“会学”。
三、把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
要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机会与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敢于去放手,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在执教识字时,我就做到了这一点。不去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地互相学习,在发现、交流、总结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的听、说、总结能力都有了提高,这就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是很重要的。
四、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学习潜能。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会懂得怎样学习,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对于小学生来说,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更是尤为重要。例如:“预习课文的读通,概括大意、理清脉络”“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思考”“古诗学习的读出节奏,理解诗意,感悟情境,体会感情”等等。这些阅读的方法都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灌输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能手。
五、启迪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学生思考得越多,在周围世界中见到的东西愈多,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就愈强。”所以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经过个性化的阅读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时会极有价值,能问在点子上。事实的确如此,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阅读,提出的问题越多,课堂上求知的兴趣就越浓,接受知识就越快。我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学生都认识到了林冲的善良、彬彬有礼、武艺高强。当问及对林冲的处事方式是否赞成时,有的同学就发出不同声音,认为林冲过于懦弱。不同角度的思考,也使更多同学明白要从多方面探讨文本,辩证地看待问题。
六、教学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某种技能和相应的技巧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培养学习认知活动的技能技巧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在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概括性技能更广泛地得到发展,培养概括性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这是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是围绕着教师的“教”进行的,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无论是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内容,还是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教师往往都要讲解,有时甚至一讲到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必须对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教学进行变革。如我教学《西风胡杨》一文,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时,这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每个自然段中抓住哪个句子最能分别体现胡杨特点?提出问题后,指名学生朗读这部分课文,然后分学习小组讨论,再抽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学生很容易明白:胡杨是坚韧、无私、悲壮的树。这三个自然段都有一个共同点:用一句话概括出胡杨的特点,接着具体来说明这个特点。通过板书,教师进一步引导:今后我们介绍一种事物的特点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这不但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并且让人详细地、真实地体会了事物的特点。这既训练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后不能解决的问题,这由教师点拨指导,精讲提供明确的依据,使学生更为明确,有效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由地学习,做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学生逐步引上从有师指导到无师自通的自主学习的道路,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迅速增长,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领域,索取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