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教育层面上说,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知识,而是学会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就显得举足轻重。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源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师讲生听的模式一直占据了课堂,学生的问题能力培养也处于低迷状态。文章正是基于这一思考,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就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探究性问题 设计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传统师讲生听的模式受到冲击,探究性学习受到“热捧”,然如何让学生的探究有效?如果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从传统模式向探究性学习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问题是关键。一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问题,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们思考如何进行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从而保证问题的有效性。
一、问题要兼顾全体,提高参与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被放到了主要位置,而学生的“学”则被看做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对象和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客观上说,教学实施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自然就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需要以学生的参与来作为衡量标准,而兴趣是提高参与度的基础,也正因此,在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首要的问题。
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注重从全体上考虑问题的设计,注重提出全面化问题,即以全体学生为提问对象,而不是专门针对个别学生或个别群主而提出问题。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因考试、分数等因素影响,教师注重“培优”而忽视“转差”,课堂教学中往往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状态,问题的提出也主要是针对这些学生进行。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别对待”让优生备受关注,而差生则备受冷落。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古代商业发展》的教学中,首先以填表格的形式来归纳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含时期、发展状况和原因三个内容),其次,以填空题的形式来学习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再以探究题(如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的形式来加强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理解。
目前,导学案的形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导学案的一大优点就在于能将难易不同的问题柔和在一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注重问题直观化,提高认识度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直接影响着接受程度。相对于高中生而言,虽然他们的抽象意识和概括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以直观形象为抽象问题的解决做铺垫,这就需要教师所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如《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中,为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师首先以图片资料或历史剧的形式来展示尼克松和周恩来的会晤,在结合“学思之窗”的资料来进行了解,让学生在感官材料的理解上对抽象问题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在问题设置时以相应的辅助资料以图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来辅助学生进行探究,以便促进问题的解决。在使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时,教师需要注意,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所要呈现的图片或视频。同时,要在情境中结合多媒体来进行设问,特别注意不能让展示和问题分道扬镳,要在多媒体所创设的情境中来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如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中,教师先以“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讨论来引入课题后,设问“经济体制改革是‘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那么,中国的改革是如何推”,接着展示图片(:图一: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图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图三:1983年重庆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图四: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再引导学生解决“新时期中国改革是怎样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再总结(由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由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
三、注重问题生活化,突出重点
即以生活为原型,通过对教材和生活的整合而提出具有生活化的问题。这一过程是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抽象到直观,从生活中进行抽象认识,再由抽象认识转变为实践的转化过程。问题的生活化需要教师以生活现象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而提出概括化的探究性问题。
以《文学的繁荣》为例,为让学生具体了解“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教师可以其产生的时间、背景和特点为基础,以具体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为分析对象进行。如浪漫主义文学文学的代表是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则为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和托尔斯泰,北欧安徒生、易卜生和马克吐温。这实践上是将对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分析转化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借助学生的文学知识,问题变得更加简单。教师再从描写对象、表现手法和产生背景上给予一定指导,学生的探究目的根据明确,达成度更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太多容易让学生摸头不着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紧扣教学重点,以几个重点问题来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来进行探究,最终获得对整个学习目标的达成。
如《大众传媒的变迁》的教学中,预设的教学重点为“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和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但要让学生如何通过对文本的探究来掌握重点,教师就需要以典型化的问题来作为引导。如本课设置的问题为:1、中国报刊业何时产生?中国境内第一份报刊是什么?2、中国报刊业起步阶段呈现怎样的特点?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中国报业从戊戌变法到改革开放以前每个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报刊,各一举例说明分析他们分别产生的影响?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进入繁荣发展的原因有哪些?5、中国报业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哪些积极作用?有无消极影响?通过对上述五个问题的展开探究,加之教师的引导小结,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松华.高中历史提问的有效策略[J].成才之路.2009年第35期
[2]杭伯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施[J].教师.2010年第29期
[3]徐华绒.试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第05期
[4]冯淼.略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J].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探究性问题 设计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传统师讲生听的模式受到冲击,探究性学习受到“热捧”,然如何让学生的探究有效?如果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从传统模式向探究性学习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问题是关键。一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问题,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们思考如何进行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从而保证问题的有效性。
一、问题要兼顾全体,提高参与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被放到了主要位置,而学生的“学”则被看做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对象和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客观上说,教学实施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自然就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需要以学生的参与来作为衡量标准,而兴趣是提高参与度的基础,也正因此,在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首要的问题。
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注重从全体上考虑问题的设计,注重提出全面化问题,即以全体学生为提问对象,而不是专门针对个别学生或个别群主而提出问题。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因考试、分数等因素影响,教师注重“培优”而忽视“转差”,课堂教学中往往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状态,问题的提出也主要是针对这些学生进行。长期以来形成的“区别对待”让优生备受关注,而差生则备受冷落。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古代商业发展》的教学中,首先以填表格的形式来归纳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含时期、发展状况和原因三个内容),其次,以填空题的形式来学习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再以探究题(如结合课文古代商业发展的线索概括分析促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隋唐时期的商业管理与汉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的形式来加强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理解。
目前,导学案的形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导学案的一大优点就在于能将难易不同的问题柔和在一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注重问题直观化,提高认识度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直接影响着接受程度。相对于高中生而言,虽然他们的抽象意识和概括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以直观形象为抽象问题的解决做铺垫,这就需要教师所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如《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中,为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师首先以图片资料或历史剧的形式来展示尼克松和周恩来的会晤,在结合“学思之窗”的资料来进行了解,让学生在感官材料的理解上对抽象问题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在问题设置时以相应的辅助资料以图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来辅助学生进行探究,以便促进问题的解决。在使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时,教师需要注意,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所要呈现的图片或视频。同时,要在情境中结合多媒体来进行设问,特别注意不能让展示和问题分道扬镳,要在多媒体所创设的情境中来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如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中,教师先以“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讨论来引入课题后,设问“经济体制改革是‘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那么,中国的改革是如何推”,接着展示图片(:图一: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图二: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图三:1983年重庆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图四: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再引导学生解决“新时期中国改革是怎样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再总结(由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由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
三、注重问题生活化,突出重点
即以生活为原型,通过对教材和生活的整合而提出具有生活化的问题。这一过程是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抽象到直观,从生活中进行抽象认识,再由抽象认识转变为实践的转化过程。问题的生活化需要教师以生活现象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而提出概括化的探究性问题。
以《文学的繁荣》为例,为让学生具体了解“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教师可以其产生的时间、背景和特点为基础,以具体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为分析对象进行。如浪漫主义文学文学的代表是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则为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和托尔斯泰,北欧安徒生、易卜生和马克吐温。这实践上是将对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分析转化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借助学生的文学知识,问题变得更加简单。教师再从描写对象、表现手法和产生背景上给予一定指导,学生的探究目的根据明确,达成度更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太多容易让学生摸头不着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紧扣教学重点,以几个重点问题来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来进行探究,最终获得对整个学习目标的达成。
如《大众传媒的变迁》的教学中,预设的教学重点为“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和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但要让学生如何通过对文本的探究来掌握重点,教师就需要以典型化的问题来作为引导。如本课设置的问题为:1、中国报刊业何时产生?中国境内第一份报刊是什么?2、中国报刊业起步阶段呈现怎样的特点?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中国报业从戊戌变法到改革开放以前每个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报刊,各一举例说明分析他们分别产生的影响?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进入繁荣发展的原因有哪些?5、中国报业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哪些积极作用?有无消极影响?通过对上述五个问题的展开探究,加之教师的引导小结,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松华.高中历史提问的有效策略[J].成才之路.2009年第35期
[2]杭伯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施[J].教师.2010年第29期
[3]徐华绒.试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第05期
[4]冯淼.略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J].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