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的习作有效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乐于习作,从习作中提高信心,养成好习惯,克服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只有让小学生有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习作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的投入。
关键词:小学;习作;培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谈文色变,遇到作文课感到头痛,非常害怕,及其厌恶习作。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他们消除习作的恐惧心理,而自愿习作,乐于习作呢?通过《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没有习作愿望,就很难达到习作的教学目的。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与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所以,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调动习作的积极性。我是这样做的:
(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有时要求各个小组每人选读一篇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优点及缺点,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中,学生的习作兴趣逐步提高,个个都觉得能行。
(2)我在教室的后面墙上设置了优秀作文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作文订成册,配上优美的图画,展示给大家,这样以来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兴趣高涨。
(3)评改作文中给予鼓励。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因此,对于习作差的学生,即使是“三言两语记流水帐”似的作文,应該给予鼓励,认真地修改,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也要及时肯定。如在本学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位学生,虽说是六年级,写得作文毫无一点文采,标点符号用得一塌糊涂,每到作文课时头痛的厉害,也就只有三言两语应付了事。所以在评改他的作文时,我特别认真,首先找出错字,然后是标点符号的修改,最后是鼓励的评语。记得一次作文中我发现其中运用了“冒号、双引号、省略号”,于是我用红笔做了圈点写上“有进步”,再在作文后面写了这样一段话:“你真了不起!竟然正确的运用了标点符号。多读课外书,积累好词佳句,以及优美文字的段落,丰富你的语文知识,一定能提高习作水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加油!”在后来的作文中我发现他会不断地运用几个新词了,我也相继给予鼓励,使他对习作有了极大的兴趣,渐渐地也会写上一两段通顺的、有条理的内容。
二、指导要从细致入手,点滴抓起
1.习作源于生活,亦能表达真情实感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作文,情绪饱满地参与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培养和塑造,不要一味的将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苦思冥想,借阅作文书东拼西凑完成习作任务。所以多将学生带入生活中,教会他们细心观察事物,以写日记的形式做好记录,这样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习作才不会空洞,才会表达出真情实感。
2.注重阅读教学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低年级用词或是看图说话,还是中年级读段,写段及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把阅读中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皂荚树》一文时,让学生体会四季生长特点及作用之后,让学生练笔描写《校园里的白蜡树》。但是学生笔下的白蜡树却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毫无文采,然而通过要求学生把凡是描写皂荚树的句子用到描写白蜡树,摘录下来进行仿写,效果甚好。另外,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读书活动,学写读书笔记,在课内进行指导,在课外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把文章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记录下来,模仿习作,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总之要把阅读和作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注重口头作文
作文教学实践表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头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后,以思念亲人为题展开叙述,表达出真情实感。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在妈妈走的前一天,我时刻不离妈妈的左右,她进厨房我跟着,她进卫生间我跟着,我特别害怕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妈妈就不见了。晚上睡觉我紧紧的抱着妈妈,也不敢睡着,害怕在我熟睡后妈妈悄悄地离开。早晨我起得很早,妈妈已经不见了,我蓬着头发,光着脚,边喊边往外跑,妈妈已经打理好行李走出门外,我追着妈妈哭喊,喉咙都哑了,妈妈也边抹眼泪边跑。回到家空落落的,我也像丢了魂似的,跑进卧室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着满是散发着妈妈的体香,眼泪扑簌簌地落下。确实提高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以便为人际交往和书面作文服务。
4.改进讲评方法
学生在评改作文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采用自主评改和交互评改这两种方式。
(1)自主评改:学生写完作文第一读者是自己,作文中一定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如果学生将作文反复阅读进行推敲,还是可以修改的。
(2)交互评改: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通过同桌或者小组合作相互评改,在同龄人中学生无拘无束,乐于交流,畅谈自己的见解,即使为一个小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在他人评价时能从中吸取他人的闪光点,自己得以借鉴。这样学生既养成了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又能体尝自主修改成果,对习作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钻才能将作文写“活”。
总之,作文教学是个艰难的历程,我们在教学中应切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从认真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注重作文的评改,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低效变高效,彻底克服谈文色变的恐惧心理。
关键词:小学;习作;培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谈文色变,遇到作文课感到头痛,非常害怕,及其厌恶习作。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他们消除习作的恐惧心理,而自愿习作,乐于习作呢?通过《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因此,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没有习作愿望,就很难达到习作的教学目的。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与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所以,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调动习作的积极性。我是这样做的:
(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有时要求各个小组每人选读一篇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优点及缺点,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中,学生的习作兴趣逐步提高,个个都觉得能行。
(2)我在教室的后面墙上设置了优秀作文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作文订成册,配上优美的图画,展示给大家,这样以来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兴趣高涨。
(3)评改作文中给予鼓励。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因此,对于习作差的学生,即使是“三言两语记流水帐”似的作文,应該给予鼓励,认真地修改,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也要及时肯定。如在本学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位学生,虽说是六年级,写得作文毫无一点文采,标点符号用得一塌糊涂,每到作文课时头痛的厉害,也就只有三言两语应付了事。所以在评改他的作文时,我特别认真,首先找出错字,然后是标点符号的修改,最后是鼓励的评语。记得一次作文中我发现其中运用了“冒号、双引号、省略号”,于是我用红笔做了圈点写上“有进步”,再在作文后面写了这样一段话:“你真了不起!竟然正确的运用了标点符号。多读课外书,积累好词佳句,以及优美文字的段落,丰富你的语文知识,一定能提高习作水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加油!”在后来的作文中我发现他会不断地运用几个新词了,我也相继给予鼓励,使他对习作有了极大的兴趣,渐渐地也会写上一两段通顺的、有条理的内容。
二、指导要从细致入手,点滴抓起
1.习作源于生活,亦能表达真情实感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作文,情绪饱满地参与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培养和塑造,不要一味的将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苦思冥想,借阅作文书东拼西凑完成习作任务。所以多将学生带入生活中,教会他们细心观察事物,以写日记的形式做好记录,这样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习作才不会空洞,才会表达出真情实感。
2.注重阅读教学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低年级用词或是看图说话,还是中年级读段,写段及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把阅读中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皂荚树》一文时,让学生体会四季生长特点及作用之后,让学生练笔描写《校园里的白蜡树》。但是学生笔下的白蜡树却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毫无文采,然而通过要求学生把凡是描写皂荚树的句子用到描写白蜡树,摘录下来进行仿写,效果甚好。另外,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读书活动,学写读书笔记,在课内进行指导,在课外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把文章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记录下来,模仿习作,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总之要把阅读和作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注重口头作文
作文教学实践表明,“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头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后,以思念亲人为题展开叙述,表达出真情实感。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在妈妈走的前一天,我时刻不离妈妈的左右,她进厨房我跟着,她进卫生间我跟着,我特别害怕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妈妈就不见了。晚上睡觉我紧紧的抱着妈妈,也不敢睡着,害怕在我熟睡后妈妈悄悄地离开。早晨我起得很早,妈妈已经不见了,我蓬着头发,光着脚,边喊边往外跑,妈妈已经打理好行李走出门外,我追着妈妈哭喊,喉咙都哑了,妈妈也边抹眼泪边跑。回到家空落落的,我也像丢了魂似的,跑进卧室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着满是散发着妈妈的体香,眼泪扑簌簌地落下。确实提高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以便为人际交往和书面作文服务。
4.改进讲评方法
学生在评改作文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采用自主评改和交互评改这两种方式。
(1)自主评改:学生写完作文第一读者是自己,作文中一定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如果学生将作文反复阅读进行推敲,还是可以修改的。
(2)交互评改: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通过同桌或者小组合作相互评改,在同龄人中学生无拘无束,乐于交流,畅谈自己的见解,即使为一个小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在他人评价时能从中吸取他人的闪光点,自己得以借鉴。这样学生既养成了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又能体尝自主修改成果,对习作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钻才能将作文写“活”。
总之,作文教学是个艰难的历程,我们在教学中应切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从认真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注重作文的评改,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低效变高效,彻底克服谈文色变的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