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创设全面与优质的语言学习环境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delph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环境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的基本条件,同时,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英语环境的连续刺激,这一点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优化英语环境来改善教与学的氛围,逐步形成蕴含丰富信息的环境资源。
  教材文本是语言性环境之“本”。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环境由教师、学生、教科书及其他相关语言资源组成。在课堂交际圈里,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实现教学。它是基于教材文本话题的“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牧羊式的学习”过程。能否驾驭教材的语境,并使之得到优化,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首先,教师要读透教材,抓准语境,站在编者的角度揣摩教材的设计意图,把握教材内容所展现的语言环境,并使之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再现。其次,教师要超越教材,创作语境,依据某一特定目的而主观创设语境,使学生能在其中思考、体悟。但是,少有教师从营造英语学习环境这一角度来关注备课内容,因而语境的创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了忽视。事实上,并非教材所提供的所有语境都能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因此,教师有必要进行语境的二次创作。对不适切的语境加以更改。使之得到优化。
  课堂用语是语言性环境之“链”。营造出一种纯英语的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模仿英语的机会,实现文本和课堂生活的链接。首先,这种纯英语环境,可以提高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上Model English(示范英语)的任务非教师莫属,即使是组织教学的语言也不能被忽视,要尽量避免用中文说明。其次,这种纯英语环境,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听力理解是教学中的“短板”,难见成效,原因是很难创设一个真实的语境,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事实上,课堂实践恰恰是教学中的“实训”,这样的英语环境“真”到不需要模拟。在这里。学生“真”的需要动用耳朵,聆听教师的每一句示范;学生“真”的需要动用大脑,思考教师的每一次提问。因此,用英语交流,才能用英语思维,才能一步一步地从课堂走向现实的英语语言世界。
  心理背景是非语言性环境之“魂”。优质的心理背景可以营造学习气氛,调节学习情感,进而促进语言学习。把握好学生的心理背景,就能激发学习动机,激励积极思考,从而降低忧虑感,增强自信心。首先,眼睛是爱生的心灵之窗。教师的眼神,可以表示肯定、否定、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亲切中有严肃、容忍中有警告等无数的情绪和态度变化(胡春洞)。绝大多数小学生能准确感受教师不经意间的目光语言,请老师们“眼”下留情!其次,体态语是理解语言的桥梁。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相当少,如果教学时没有一定量的体态语帮助,就会形成理解的障碍。因此,成功的教学离不开体态语的恰当运用。教师要善用体态语,优化非语言性环境。
  场合是非语言性环境之“源”。教材所提供的场合是文本的语境,而上课的场合则是将文本具体化了的人工的语境,文本语境是人工语境的源头。在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密切合作,将“场合”这一非语言性环境转化为语言性环境。首先,要将交际者的身份变成语境的由头。教学中,常因某种需要而借班上课,这样就使本应相互熟悉的课堂教学的交际者——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了,极有可能影响教学过程的正常推进。因此,教师可设法让自身或学生融入教学所需要的环境中。其次,要将上课的时间、地点变成语境的依托。文本提供的语境有时间、地点、人物等元素。而这些因素又是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改变的。教师要巧妙地将时空资源加以利用,结合上课时的具体场合加以合理的改变,因势利导,使得课堂生成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而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优化英语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英语教师的绵薄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强大的物质环境的支撑,如。多媒体、网络的供给;它更需要亲密的人际交往环境的支撑,如,校领导支持、同伴教师合作、家校联系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举办各种有益的活动,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因素,优化英语环境,才能最终达到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目标。
其他文献
《说文解字》:“徐,安行也。”徐而行之,徐而学之。这是经常挂在徐学根嘴边的一句话,用来自嘲天资不聪颖的自己,戏谑中倒也有三分神似:年近知天命的徐学根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惜字如金、纡徐和缓。徐学根,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校长、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徐而行之,赖有结庐桃源宁静致远之根。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弄清究竟是“桃源”沾了徐学根之名,还是徐学根沾了“桃源”之福。徐学根曾出任吴江市桃源中学校长,与前几任校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阅读能力是语文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一篇阅读课文,着力培养学生哪些阅读能力,教材没有具体要求。课标也没有统一规定。因此,同样是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去教,拟定的教学目标可能完全不一;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广大教师普遍重阅读方法的指点,轻阅读兴趣的激发;重课内精读,轻博览群书;重单篇文章的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目标定位:  1.在解决一一间隔排列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用建模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解决一一间隔排列问题的思想方法。  2.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探究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意识,提高解决
蓦然回首,我在小学写作教学这条路上已经追寻了十八载。从乡村到城镇,从苏北到苏中,从最初的“作文系列训练”,到后来的“生活作文”,再到今天的“童化作文”,我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海明威语)。在这漫长的求索中,我的写作教学理念在“知识一生活一儿童”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发生质的裂变和生长,不断获得新的超越与完善。    知识:让我“会教”习作    1991年8月,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江苏省盐城
人物小传:  奚亚英,1975年从教,现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她坚持“优质教育平民化”的办学理念,把一所普通农村学校打造成“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常州市模范学校”,并且创办了常武地区第一家公办教育集团。曾获全国基础教育教育教学管理杰出人物、全国百名优秀小学校长、
[编者按]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一线语文教师正在逐渐理解、运用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搬来新教法,却搞不懂怎么教”的现象。本期我们推出了“阅读课教什么”的专题,旨在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即“教什么”)问题,兼顾教学形式(即“怎么教”)的问题。三位名师的同课异构,以及专家的精彩分析与点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融为一
多年来,“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成了衡量语文教师工作能力和态度的重要标志。很多学校在评价语文老师的敬业与否时,都把习作是否精批细改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在这样一条指标的引导下,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抓错别字、病句和写眉批、尾批上。很多老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对每位学生的习作都“精批细改”,把习作改得“千疮百孔”,到处是“点点殷红”。为此,老师们付出了很多时间
一、思想的萌芽    1999年,炎热的夏天正如我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在南京参加省教研会议期间,受到徐晔老师的启发,我开始“环境英语”方面的研究,开始接触杜威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开始追求“凸显学生主体活动的存在,教学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链接”的理念。  2000年,我积极探索“环境英语”课堂的实施,努力让教学浸润于丰富的语境,实现生活化的课堂,突破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藩篱,填平文本语境与现实语境的鸿沟
责任编辑:朱从卫    《江苏教育》2006年第10期刊登了王红扣老师撰写的《荣辱观不是默出来的》一文,看完后总感觉文中有的观点与结论需要商榷。  在一次集体展会后,王老师发现某小学的校长将部分学生带到了多功能教室,要求这些学生把“八荣八耻”的内容默下来,并对班与班之间的默写质量进行了评比。据此,王老师就得出了这样的观点与结论:“荣辱观不是默出来的”,“但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摒弃某些形式主义的做法”
[摘 要] 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自己与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可以让知识建构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利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会更加顺利. 同时,可以在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当中高效地体验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过程,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跟许多教学研究一样,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也会追逐一些热点. 比如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