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制订合理的策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同时培养学生情感以及态度等相关素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建立自信心。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通常指的是个人的学习能力、品质,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即是将这些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出来。传统的小学数学以老师讲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核心素养,并不能对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活学活用。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当代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之外,更要求学生采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掌握逻辑以及推理思维,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时,会基于数学涉及各类生活技能以及情感,这也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实践性以及发展性。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应用要点
2.1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数学这门课程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除了要依托课本之外,还应该联系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小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且有效地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充分对数学课堂的阅读的材料进行创新和设计,合理科学地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并且有效地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方式,对数学课堂的学习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同时,还要积极地鼓动学生课堂参与。不仅如此,在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感,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材料,进而给学生传递一些行之有效的数学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问题探究能力的提高。
例如,以加减法进行举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一名小学生扮演超市的售货员,另外几名同学扮演超市购买者,超市售货员手中有十支笔,五个橡皮,还有六个钢笔。给每一名扮演购买者的同学手中发放制作的纸币,让学生根据物品的价格合理选择需要购买的商品,同时售货员也要根据学生买的商品的价格去找出适量的零钱,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小学生对于加减法的认知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2.2 巧妙分组教学,提升探究能力
分组教学已经在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学生也乐在其中。教师在开展分组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情况,最好是由成绩好的学生带着成绩较差的学生共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成绩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成绩好的学生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一来就会让一部分成绩好的带着成绩不好的共同努力,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之间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现在的社会倡导合作共赢,因此学会合作也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而团结更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对于常见的组合图形,学生能利用教师讲解的方法進行解题,但学生可能会想不到一些特殊的解题思路,从而被困在难题里。此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开展分组教学,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换思路。在思维的碰撞之下,学生可能就能解出难题,从而获得成就感以及积累一个解决数学题的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便是错误的也能说明学生思考了并且在努力地探究数学题的解法,这样的过程便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而这项能力在之后的数学学习或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从小培养学生这项能力,以此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分组教学的内容都相对较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提高的不仅是学生的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具备探究能力就能很轻易地理解某一公式的变式,或者说学生也就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孔子也说过举一反三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往这个方向发展。
2.3 合理设问,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一节优质的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有教师的讲解,更多的应该是学生主动地参与。传统课堂上教师会提出问题,但是提出问题之后,讲台下面学生鸦雀无声,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回答,大多都是被动地被教师要求回答问题。当然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严肃以及教师问题设计的合理性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课堂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阶梯性。合理的问题设置,可以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也能够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和谐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分类以及整理”这一节课程时,这一节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数字的运算能力,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例如面对一堆水果、一堆蔬菜,还有一堆衣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问以下物品中一共包含几大类的品类。第二个问题在衣服的品类中一共有几个,蔬菜的品类中一共有几个,水果的品类中一共有几个。第三个问题什么是分类。这三个问题的设置具有阶梯性,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问题,其具有循序渐进性,也有利于帮助小学生一步步推理来得出答案,为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未来问题解决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之下,数学教师就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分析[J].天津教育,2021(06):169-170.
[2]柳淑芸.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67-168.
[3]魏明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06):84-85.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通常指的是个人的学习能力、品质,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即是将这些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出来。传统的小学数学以老师讲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缺乏核心素养,并不能对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活学活用。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当代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之外,更要求学生采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掌握逻辑以及推理思维,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时,会基于数学涉及各类生活技能以及情感,这也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实践性以及发展性。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应用要点
2.1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数学这门课程和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除了要依托课本之外,还应该联系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小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且有效地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充分对数学课堂的阅读的材料进行创新和设计,合理科学地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并且有效地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方式,对数学课堂的学习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同时,还要积极地鼓动学生课堂参与。不仅如此,在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感,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材料,进而给学生传递一些行之有效的数学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问题探究能力的提高。
例如,以加减法进行举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一名小学生扮演超市的售货员,另外几名同学扮演超市购买者,超市售货员手中有十支笔,五个橡皮,还有六个钢笔。给每一名扮演购买者的同学手中发放制作的纸币,让学生根据物品的价格合理选择需要购买的商品,同时售货员也要根据学生买的商品的价格去找出适量的零钱,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小学生对于加减法的认知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2.2 巧妙分组教学,提升探究能力
分组教学已经在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学生也乐在其中。教师在开展分组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情况,最好是由成绩好的学生带着成绩较差的学生共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成绩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成绩好的学生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一来就会让一部分成绩好的带着成绩不好的共同努力,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之间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现在的社会倡导合作共赢,因此学会合作也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而团结更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对于常见的组合图形,学生能利用教师讲解的方法進行解题,但学生可能会想不到一些特殊的解题思路,从而被困在难题里。此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开展分组教学,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换思路。在思维的碰撞之下,学生可能就能解出难题,从而获得成就感以及积累一个解决数学题的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便是错误的也能说明学生思考了并且在努力地探究数学题的解法,这样的过程便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而这项能力在之后的数学学习或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从小培养学生这项能力,以此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分组教学的内容都相对较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提高的不仅是学生的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具备探究能力就能很轻易地理解某一公式的变式,或者说学生也就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孔子也说过举一反三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往这个方向发展。
2.3 合理设问,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一节优质的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有教师的讲解,更多的应该是学生主动地参与。传统课堂上教师会提出问题,但是提出问题之后,讲台下面学生鸦雀无声,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回答,大多都是被动地被教师要求回答问题。当然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严肃以及教师问题设计的合理性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课堂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阶梯性。合理的问题设置,可以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也能够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和谐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分类以及整理”这一节课程时,这一节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数字的运算能力,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例如面对一堆水果、一堆蔬菜,还有一堆衣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问以下物品中一共包含几大类的品类。第二个问题在衣服的品类中一共有几个,蔬菜的品类中一共有几个,水果的品类中一共有几个。第三个问题什么是分类。这三个问题的设置具有阶梯性,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问题,其具有循序渐进性,也有利于帮助小学生一步步推理来得出答案,为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未来问题解决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之下,数学教师就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分析[J].天津教育,2021(06):169-170.
[2]柳淑芸.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67-168.
[3]魏明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0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