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设计有效传递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却永恒,时讲时新。
  在工作室常态课研究上同行们对一道习题的探讨和处理更加深了我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案例举隅: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18面
  第一次执教:
  1. CAI课件出示图,依次提出问题,解答。
  2. 出示一道类似的题,巩固运用。
  刚开始,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引起警觉。因为对课后的思考题,平时我们一般也是这样教的,也是这样处理的。而且从课堂反馈的效果来看,学生也基本掌握了“画图求不规则物体表面积”的方法。
  但是,答案的获得就等同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吗?为什么画图?怎么就想到了画图?学生真的感受到了画图的意义与价值吗?同行们看似随意实则撩人深省的几句话引起了我们的沉思:明明是求一个物体的表面积怎么就想到了画观察图作突破口?如果我们不是教师,如果我们没有先看教材、教参,我们能想到用画图法求这个不规则物体的表面积吗?特别地,按照我们的教法,学生能否对“这一特定问题的特定解法作出系统分析”?更为深入地,在画图与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这些孤立的、看上去并无联系的事实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普遍的联系”?这种联系能否被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经验结构之中?并且形成的新的结构在什么情境中可以运用?又该如何运用?我们意识到,只有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的、听到的、思考过的数学才会真正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数学。下面是我们交谈后的再一次尝试。
  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叫物体的表面积。
  生:立体图形所有看得到的面的面积的和,是这个物体的表面积。
  师(出示小方块拼成的实物,如图1):这是由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一个物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1:我认为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32平方厘米。因为这个物体的长是2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面积是(2×3+2×2+2×3)×2=32平方厘米。
  生2:我不同意。这是一个不规则的物体,不是一个长方体,不能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
  生3:可不可能是24平方厘米?我是这样想的,以前我们学过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直接计算很麻烦,后来通过平移线段把不规则图形变为规则图形,然后计算它的周长就特别方便。所以我想,把前面这个小方块移到上面这个空缺,这个不规则物体就变成了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2×2×6=24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觉得××同学的想法怎么样?
  (一部分学生赞同,但也有很多学生反对)
  生:老师,我质疑一点(边操作边讲解),把这个正方体移到上面这个空缺,表面积好像变小了。就以正面这个面为例,原来有5个面,表面积应该是5平方厘米,可是移动后却只有4个面了,少算了1平方厘米。
  生:是啊!其它面也好像少算了。
  师:所以不能用移动法求不规则物体的表面积。(转向第二位发言的学生)你同意吗?(学生答略)刚才××同学说正面这个面的面积应该是5平方厘米,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5是怎样来的?
  生(用手指比划):指这5个面,每个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所以一共是5平方厘米。
  师:这样指来指去可能有些同学不明白,有没有办法把这5个面清晰地展示在所有同学的面前,让所有同学一眼就能看明白?
  生:画!这5个面实质就是我们在正面看到的5个面。
  师:是不是这样?(学生答略)好!请同学们在操练纸上画一画。
  (学生画图,交流后再让学生画从其它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并计算表面积。)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用画图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表面积。同学们学得很好,不过老师还想挑战挑战同学们:(出示图2)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答略)这两个物体还能用画图法计算它的表面积吗?如果能,为什么不用画图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老师,我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也可以用画图法计算它们的表面积。用长方体作例子,(实物展示平台投影学生作品,如图3)同学们你们看,这是长方体在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面看到的平面图,由于长方体在每个面观察到的都是规则的平面图形——长方形,因此,每个面的面积不必像不规则物体那样,一个一个地数,可以直接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
  师:他的意思听明白了吗?(转向发言的学生)你的意思是不是说长方体其实也能用画图法求物体的表面积,但由于长方体每个面都是规则的图形,因此,时间长了找到规律后就不用画了,直接用公式计算。(学生点头)
  师:看来画图法基本上能求出所有物体的表面积,只不过用不用画图法求表面积,要看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出示课本思考题和几个规则物体,求它们的表面积,巩固运用。)
  “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小学生学习数学,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新知同已有的认识结构进行对照,在已有的经验中寻找新知的原型或生长点。可以这样说,没有同已有的经验或结构发生联系的知识是无意义的。后一次尝试的基点正在于此。第二次执教时教者没有拘泥于以题解题,反而把所求问题放在“求任意一个物体的表面积”这样一个大的知识背景中,使学生不仅明确到“一个物体的表面积就是这个物体所有能接触到的面的面积和”,更明确了“画图法实质是求任意物体表面积的一般方法”。同时,学生在 “既然能用画图法求所有物体的表面积,那么长方体、正方体为什么不用画图法求它们的表面积”的追问中,沟通了以前知识与当前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丰富、补充、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附带地,也体验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思想。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总有意无意把目光锁定坐在课室最前头的却把头插在缝隙中的男孩身上:“今天谁上讲台展示?”男孩暗想,准备了那么久,今天无论如何都要上讲台,并向着那帮女生吼两嗓子——我不是娘娘腔!  男孩的决心天天下得狠,每天也变着花样说服自己。可他的小心伺候并没有得到身体力行的回报,每天的语文课前三分钟,老师的目光依旧落在他身上,男孩依旧像一只鸵鸟将自己埋藏起来!  “瞧我这学生陈耿,考上重点高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突飞猛进,国家城市绿化景观生态建设工程也蓬勃发展,当前国家乃至全球的景观生态建设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绿色生存环境的现实问题,也成为当下势在必行的社
城市商业银行脱胎于城市信用合作社,是中国金融业演变发展的历史产物。依托地方政府支持、植根于本地金融市场,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与本地经济的发展状况休戚相关,其成立至今
刚下课,我正忙着将学生课堂上精彩的观点进行整理,小乐同学笑嘻嘻地走上讲台,问我:“老师,你会对对吗?”这个孩子,精灵古怪的,不知又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呢?  “你知道我会的呀。怎么?你想考我吗?”看着他眼里闪过的那一丝狡黠,我坦然地微笑着。  “我刚刚出了一副上联……”他开始有点吞吞吐吐了。  “那好,你把它写到黑板上吧。”我爽快地说道。  很快,黑板上出现了几个醒目的字:“爆炒墨鱼拌香蕉”。我一愣:
预拌泵送砼有进度快、省劳力、技术先进环保等诸多优点。但是,预拌泵送砼的裂缝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包括业主、施工单位和砼供应商。所以,找出原因、拿出对策来控制砼裂缝显得非常重要。  我项目部施工的绿苑1#办公楼和4#高层住宅楼为创优工程。在开工伊始,我们就着手精心编写质量策划,其中,将楼板裂缝的防治作为重点。因为策划可行,责任到人,措施得力,所以效果颇佳,基本上很少有裂缝发生。具体做法如下:  一、工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股利政策最新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现行股利政策的特点,指出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的新背景为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可以说,当今的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本文尝试从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两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当前,我国的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电力企业要想永葆活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
学生没有阅读的主动性怎么办?学生阅读仅仅是水过鸭背,没有思索怎么办?学生思索了,但是走向思维偏激怎么办?这些状况的存在会直接导致课堂教学失效。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采用“呈现式”的课堂教学手法,通过“引诱—激励—疏导”的课堂教学流程,在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在“争论—共识”过程中形成原生性的分析能力,通过“比较—迁移”训练促成能力的自主使用和修正
历史上每一次的媒体形态更替,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新产生媒体与已存在媒体之间颇长的一段对立,舆论界的倾向评论往往是新生的模式必将取代既有模式,创造新天地。然而,历史呈现的往往是一个兼存并包、一加一大于二的形态。在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出现之后,互联网对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媒体完美的融合以及更大范围内对其他媒体的融合与吸收,使得“整合”的概念前所未有地成为营销产业的首选途径。  其实,“整合传播”对于营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