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致善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ergh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善致善”是儒家的哲学思想,蒋庆在《以善致善—— 蒋庆与盛洪的对话》一书中指出,“以善致善”就是实现善的目的必须用善的手段,也叫“以正治正”。如果将这一思想运用在德育中,就是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既要持有正义的教育目的,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又要采用正义的德育手段,即采用合情、合理、合法的办法,遵循教育原则,对学生进行精神育化。
  那么,教育者究竟如何才能“以善致善”,让德育焕发生命活力?
  一、提高道德修养
  作家解思忠认为,教师就像扮演正面角色的演员——面对一双双天真的眼睛,既言传,又身教,一言一行都应为学生做出表率。尤其在个人品德上,应以正直、善良、诚实、谦虚的高尚品德去影响学生,以人格力量去引导学生。
  曾经带过一个班级,不论是成绩还是行为习惯,都与其他班级相差甚远。但我一直坚持“不放弃,不抛弃”的育人宗旨,从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各个方面去关心、帮助他们。
  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平等的姿态“以善至善”,学生也会以真心回报我们。
  二、铸就豁达心胸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要走些弯路,难免要犯一些错误。作为教师,面对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时,我们要记住:孩子有他评价的标准,不要迁怒于孩子,而应一如既往的爱孩子。
  曾经有个男生小吴,父亲去世了,和母亲相依为命。小吴很聪明,但是自制力非常差,学习生活习惯也不好。对他而言,提醒与谈话那是家常便饭,可是效果一直不理想,属于典型的“勇于认错,死不悔改”。一次,他在课堂上破坏了纪律,还与我顶嘴,我非常生气。事后,我反思了良久:学生犯错误很正常呀,要不我们还教育什么?
  我单独找到小吴,平静地与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交流。起初,他对于我态度的转变表现出了吃惊,而后他慢慢意识到了自己在课堂上的所犯的错误。在之后的教育中,我对他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宽容,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而他也由之前的“死不悔改”的状态中慢慢走了出来。
  我们总是用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待学生,如果能够改变自己的参照系,用一种更为包容的态度来面对每一个犯错的孩子,“以善至善”,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走入他们的心,去理解他们的想法。
  三、学会教育智慧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将学生比作地球,那么“爱”就是那个有力的支点,如何巧妙地利用那个支点从而撬动整根教育的杠杆——那便是“智慧”。
  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小周,脾气火爆,意气用事。一次,我经过教室门口,看到小周怒气冲冲地从教室冲了出来,赶紧将其拦下,并将其与另一个当事人小刚,以及目击者小吴领到了办公室。还没等我问话,小周已对小刚恶语相向,还哭了起来。经过调查,事情水落石出:课间一支粉笔砸在了小周身上,他误以为是小刚所为,二话没说就将粉笔狠狠砸了回去,并满脸怒气地往教室外走。事实上,粉笔是由另一个同学无意间砸到了小周身上,并非小刚所为。可小周并不买账,坚持认为是小刚故意找茬。
  矛盾双方都认为自己没有错误,事情显得有些棘手。该如何做好思想工作呢?我忽然想到了古代“六尺巷”的故事,于是在网上搜索到这个故事。当小周看了“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打油诗时,我问他读出了什么内容,他说,对他人要宽容。小周同学有了这样的认识,接下来的思想工作就很好做了,最后双方在和谐的气氛中圆满地解决了矛盾。这件事,对小周的触动也很大,在后来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他努力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单纯的说教并不是有效的育人方式,学会用智慧撬动爱的杠杆,让学生自己发现不足,勇敢地面对与解决问题,这才是育人的艺术。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改善了教学、教研方式,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教学与研究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推动了教研方法的更新,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语文教学,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生动
期刊
现代文阅读,中考不考课内文段,似乎天经地义,每学期的期末测试,不考课内文段,已成惯例;本学期期中测试初二的语文试题也不见课内文段阅读的踪影。学生高兴了,“课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不听课照样考百把分!”老师迷惑了,课内现代文还要不要讲?今后的语文课该怎样上?放下课内文本,去专攻课外文段?  叶老主张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是怎样阅读,怎样写作的“方法”,而选文主要是“历练方法”的凭借。对呀,把课内文本当作怎样阅
期刊
当前,阅读教学在语文课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要选取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享受到语文阅读的快乐。那么,如何切入才能取得阅读的最大效果呢?根椐阅读教学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  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切入点是否真正有效,是否达到最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反响和发挥,即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
期刊
语文同数学一样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缺乏语文能力,不仅会使表达变得粗糙,更会影响到文字的阅读、理解和获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因而提高语文能力很重要,而丰富学生的语文想象力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新课标教学目的要求之一。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去引导学生开拓这片想象力的天地,去获得更大的丰收呢?本文拟从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进行阐明。  第一个层次----“胡思乱想”即有东西可想,
期刊
一堂课由四十五分钟精缩到四十分钟,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了更迫切的需求。在如此背景下,每节课匆匆导入、提问精缩、思考精简,讨论更是几乎无暇顾及。只想一节课能结束一课或二分之一课的“战斗”。一学期下来,细细数来,语文综合性学习仓促开展甚至只停留在计划。连学生珍贵的自由阅读时间偶尔也会被“匆匆”的课文教读课占用。虽如此,面对考试中的阅读题,学生依然“茫茫然”。师生被这样的“高效”搞得身心俱疲。  可见
期刊
如何做好小学生的作文起步,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作文,享受作文。我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作文的兴趣  作为第一线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一个小学生,让他们写什么呢?怎样写?没有兴趣如何写!作文教学很有经验的管建刚老师的这一个观点。“你要好好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啊。”作文教学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我也觉得是:因为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作文能力
期刊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但其现状令人担忧。通过对本学年度我所带班级的学生作文能力和周边几所学校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调查,我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学生作文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同学不仅能写出含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而且议论文、散文也写得像模像样。而有些同学就一般的记叙文也难以写得好。如学年初第一篇摸底作文我布置的是写人记叙文,不少同学写母亲、老师,而写母亲、老师的又有不少同学写送伞、赠伞的。不但题材
期刊
不同的学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人格是“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有人说人格是“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人认为人格是“演员在戏剧中充当的人物性格和角色”;还有人认为人格是“人的一贯行为模式”。这些不同的定义都是从外显角度对人格的描述。还有人从人的内在的欲望、动机、品质、理想、意识、本性等特征给人格下定义,如:认为人格是“使一个人适合于他的工作的那个人品质的总和”,是“完善的理想”;“
期刊
走上教坛二十多年了,一直从事语文科教学。语文这一学科像无底深潭,无论掷多少石子下去,都填不满,得到的,只是被石子激起的一片小小浪花!唉,教语文难啊!想在语文科取得成绩,难上加难!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清楚知道;语文科的教学,投入大,收获小。那么,怎样才能扭转这一局面?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呢?我决定尽全力,另辟途径,争取转败为胜。  我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第一、教会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