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山水画中的“经营位置”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ojiare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画的发展史中,“经营位置”一直是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画面的布置如同人的五官面容,需合理分布才能产生美感,画面的气韵才能生动起来。南朝谢赫提出的“六法论”被称为绘画的总法则,“六法”中的“经营位置”不仅是绘画形式的重要法则,其中也凝結了画家的思考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经营位置;六法论;气韵;生动
  1、前沿
  在谈论绘画时,人们多好以谈论如何使笔用墨为话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谢赫在“六法”中将“骨法用笔”放在第二位,仅次于“气韵生动”,而位置的经营则被放在倒数第二位,另一方面好多人只孤立地看到“六法”或古人谈及“六法”时的个别字句,并没有在历史长河中全面分析解读“六法”。
  谢赫是南朝齐、梁间画家,此时中国绘画仍以人物画为主,山水画虽然在此期间得到很大发展,但仍主要以人物画背景的形式出现,所以谢赫的“六法论”是从人物画的实践中总结提出,主要针对人物画的,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讲到“六法”时将其重新排序,认为经营位置当放在第一位。品鉴中国画首先品评其气韵,判断一张画的气韵如何可以通过多方面来考量:比如所画对象的气势、精神、特点,画面内容布置的节奏,绘画中的笔墨问题,绘画中的设色问题。画要有神韵,内心要先意定,所谓“意存笔先”,把上述几点做好,画面自有韵味、余意。画的气韵生动与否是鉴赏者在鉴赏过程中所说的,“气韵”为何物尚没人能给出一个透彻明了的解释,如果一开始作画便谋求“气韵”更无处下手,所以画的创作者,在创作中应当首先考虑画面内容的布置,尤其是山水画的创作,落笔之前更应该认真“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是中国古代画论中的说法,顾恺之称其为“置陈布势”,现在人们称之为“构图”。一张画构图的好坏决定了它的成败,因为构图既是画的外部形态也是画内在魅力的外在表现,好比人的外在长相和内在性情与健康。中国美学的最大特色就是把文学艺术作品看作一个有“气”、有生命的“活人”,山水画中的景物如同人的五脏六腑,需要有规律的分布才能发挥其作用。
  自然山水中,景物与景物之间本无联系亦无动作呼应,但是将其搬到画面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取舍问题就需要画者加以思考经营,如果一草一木照搬,位置关系不加以主观构思,这与用毛笔画出来的西方风景速写又有何异?山水构图在乎一个“变”字,变得过程中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学会别出新意,正所谓“在乎情理之中,而出于想象之外”。
  一般山水画中的主要景物不外乎山、树、水、这三者,屋宇有时作为主要景物,有时则和舟桥、人物一样作为点景景物出现在画面中。关于山水画的位置经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画面的走势
  在经营位置时先确定山水走势,这样画不仅有“气脉”而且“气脉”还有了流动方向。元朝饶自然在《绘宗十二忌》中明确提出“山无气派、水无源流、路无出入”等绘画中易犯的问题,山水画景物布置没有一个统一走势就如同人的“气”在体内乱行,这种画的气韵怎能生动起来。
  2、景物聚散关系
  将画面分为几个大块确定景物的大致分布,这几大块比例不等,每一块主要分布什么景物、景物的多少都是需要考虑的,如此整张画的疏密关系才会显现出来。画面的聚散也表现为开合,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聚处让其密集合而为一,散处让其空间开阔的可以奔驰骏马,一开一合,画面也就有了松紧变化进而热闹起来。画面景物的聚散好比人的呼吸,聚为吸,吸入气体聚集肺中,呼出气体散于空中,如此一呼一吸人便活了。中国美学家的最大特色就是把文学艺术作品看作一个具有生命的“活人”,画有聚散如同人有呼吸,如此画便有了生命所谓“气”,有了“气”,“韵”也自然而生。
  3、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
  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呼应、遮挡、组成三个方面。以唐寅的《松林扬鞭图》为例,位于画面中间的两棵松树,完全显露出来,位于画面右侧的三棵松树部分被巨石遮挡,在空间上显得更远一些,如此一露一藏使得画面不仅有远近,还使得画面更加热闹生动,富有对比性。在画面右侧这三棵松树空间的处理上,唐寅把松树中间部分藏在巨石后面,只露出下部枝干和上部树梢形态,至于被挡住部分的形态则给人无限遐想,增添了画面的“余意”;在这三棵松树之后,唐寅同样加了一棵向左倾的杂树,不仅填补底部空白还平衡画面,使得画面气势更加稳固。
  参考文献:
  [1]周汝昌(著),周伦玲(编).神州自有连城璧——中华美学特色丛八目[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宋)郭熙(著),周远斌(点校纂注).林泉高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3](明)董其昌(著),周远斌(点校纂注).画禅室随笔[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4](清)石涛(著).周远斌(点校纂注):石涛画语录[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6] 陆俨少(著),陆亨(编).陆俨少山水画刍议(新版)[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包装具有四大功能,即保护功能,便利功能,销售功能和审美功能。本文主要阐述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文字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包装材料及结构设计。  【关键词】包装设计;现代商品包装;视觉要素  一、包装设计简介  包装设计是人们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从初期人们用天然材料作为容器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到后来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出现了彩陶艺术、青铜艺术等,图案与容器按照形式
期刊
【摘要】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中的大繁荣时期,中国传统仕女画也迎来了她的黄金时代。她“丰肥浓丽,热烈开放”的审美追求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以男权封建社会为根本但却又极具开放和包容性的社会风气下,以女性题材为主的仕女画的美学品质具有了双重标准,既要满足男权观赏的要求和欲望,同时也拥有相对独立的开朗和健美。这种审美追求的形成是艺术随男权社会成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的结果,也是唐代博大气象的社会文化与时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些基本的介绍,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情况进行探索,结合目前该专业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研究情况和社会发展中的需求,对今后该专业的现阶段发展情况,以及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对该专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方向;就业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评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气工
期刊
【摘要】情绪和书法是历代书法家所关注的问题,情绪能深刻的影响书法的变化,同时书法的运作又会对情绪起到一定的抒發作用,历代书法家对情绪的相关性做了很多研究,本文通过书论中有关书法与情绪的论述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书法与情绪的研究带来一些指导意义  【关键词】书法;情绪;相关性  古人很早就普遍认为书法修习具有怡情、养性、健心之功效,书法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似乎已经的到了普遍的认识,比如我们经常说写字能静
期刊
【摘要】《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主要以“祥子”这个生活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北平年轻车夫为主线,讲述了他从充满希望向堕落麻木滑坠的人生过程。但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并不仅限于祥子一人的悲剧人生,而是通过生动的刻画,将围绕在祥子周围的形形色色的角色的多重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欣赏作品、研究这些角色所展现的不同悲剧,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缩影,更能够深切体会到当时中国劳动人民的不幸,感受到覆巢之下
期刊
【摘要】塞万提斯先生说: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化。“艺术”一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词,“自然”我们伸手即能触碰。自然给予艺术最纯真的表现,这让我相信绘画与自然的不可分割。自然的地域性特征贯通了我的整幅作品,创作的灵感多半来自于大自然的给予。我们生活在养育我们的这片热土上,中华民族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代代传承。而中华大地地域辽阔,大江南北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俗不同,大自然的鬼斧
期刊
【摘要】对于油画专业的学生来说,油画风景写生是一门必修课,也是油画风景创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油画风景写生使我们可以直观感受自然,认识客观世界。通过不断地写生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方法,理解光色变化的基本规律,提高我们的分析力以及绘画色彩的运用,锻炼概括、色调的把握能力,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更好的理解空间关系,从而为风景创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油画风景;观察;创作;情感表达  积累丰富的油画
期刊
【摘要】深深陶醉于品味电影《芳华》隐藏其中的美感,舞动的是青春,绽放的是生命。电影通过演员鲜活灵动的形象的演绎,使我们能够在有限的篇幅里感受并想象里体会到鲜活形象里的骨、筋、血、肉;在虚实相生中流露出美感,从有限的画面里呈现出无限的意蕴,令人感慨万千;从角色高尚情怀下散发出的美感,艺术作品中贵在同时拥有思想性质和艺术美感。这种具有某种情怀的思想性质是深层次的美感——揭示了那个年代背后所承载的情感、
期刊
【摘要】京剧是我国五大剧中之一,且位居五大剧种之首,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其不仅体现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京剧表演内容蕴含了传统文学、器乐学、历史学等多种传统文化,自形成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京剧不仅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重新结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趋向的变化,很多传统文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以不可逆转之势浩荡而来,西方文化紧随其后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每到之处所向披靡均占据上风,本土文化迅速式微,尤其是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我们强烈提倡保护文化遗产,一方面我们又对西方为核心的经济文化翘首以盼,这种顾左言它的矛盾心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在此背景之下,文章就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具体策略展开了研究,内容供大家参考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