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艺术与技巧更为重要。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以使所设疑问合理、适当、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性,真正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呢?结合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实例,下面粗略地谈一些有关课堂设问的方式与技巧。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问
系统论有条重要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也有其必然的逻辑,即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到桃子”的理想境界,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铺垫。
例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花儿与少年》一课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习掌握乐曲的曲式结构——ABA,感受体验乐曲的重复、变化与对比。可依序设计如下提问:(1)初步聆听时,教师让学生议论乐曲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表现的基本情绪有什么不同?(2)复听时,则让学生思考每段乐曲的速度、力度、音色等各方面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如何?(3)在初步了解乐曲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再听,要求学生注意所使用的乐器的变化,听后议论并展开想象,每段所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可将乐曲分为三部分。第二个问题则抓住学生对乐曲理解的关键,引导学生结合一些音乐要素去分析理解,并通过自身的打击乐、歌舞的实际操作去进一步表现出A段炽热的气氛和B段的优美舒展。第三个问题是在教师讲解《花儿与少年》的基础上深入追问,使学生对该曲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拓展出更多的表演形式,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强了对音乐的记忆。这样设计的问题,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入和继续。在递进提问中去听辨、分析三段乐曲的特点,进行对比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一步一步向作品的风格和内涵靠拢,这正是学生欣赏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提问
瞄准靶心才能命中目标,设问也是如此,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课堂设计的问题,不能多而滥,地毯式的问题轰炸会使学生无欣赏、思考的时间,表面上对答如流,实际上却起不到应有的鉴赏作用,提问就失去了引导学生想象、联想的空间。因而,课堂提问设计必须精简数量、讲究精准,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提,没有智慧启示的问题不问。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瞄准“靶心”,有的放矢,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去聆听、感知、体验,从而达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
例如,低年级在学习感受音的强弱一课时,教师安排了聆听三首曲子进行对比,但问题却少而精,避免了雷同和重复。1.听《天鹅》时,你想到了什么?2.听《狮王进行曲时》,与刚才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听《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结束时,有什么变化?教师抓住了三个曲子各自的特点进行对比提问,让学生体会到了三段曲子由于强弱的不同,描绘了动物的不同形象,也体会到了所体现出的不同情绪。
三、一问中的,画龙点睛提问
巧设问题进行提问可以达到“愤悱之功”,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启迪学生思维,开阔思路,活跃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找准着眼点,选择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犹如沙里淘金、花中采蜜一样,抓住关键和特征,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问题。
例如,欣赏《百鸟朝凤》,初听时,设问:1.这首曲子最有韵味、最有特色的乐器是什么?2.你认为模仿得最逼真的一种叫声是什么?3.你能给这首曲子命名吗?复听时设问:你能听出音乐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吗?你认为唢呐这种乐器适合表现什么情绪的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在试一试、吹一吹的过程中探讨唢呐的发声原理,从而揭开有关唢呐的历史、名字等知识。这样,在教学的关键处巧设悬念,模拟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构,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的问题设计富有思考性,新奇、巧妙、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像一根魔术棒,吸引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轻松自如地解决了教学的核心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是问号,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启发思维,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应放在优化课堂提问设计上。
(责编侯艳星)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问
系统论有条重要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也有其必然的逻辑,即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到桃子”的理想境界,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铺垫。
例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花儿与少年》一课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习掌握乐曲的曲式结构——ABA,感受体验乐曲的重复、变化与对比。可依序设计如下提问:(1)初步聆听时,教师让学生议论乐曲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表现的基本情绪有什么不同?(2)复听时,则让学生思考每段乐曲的速度、力度、音色等各方面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如何?(3)在初步了解乐曲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再听,要求学生注意所使用的乐器的变化,听后议论并展开想象,每段所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可将乐曲分为三部分。第二个问题则抓住学生对乐曲理解的关键,引导学生结合一些音乐要素去分析理解,并通过自身的打击乐、歌舞的实际操作去进一步表现出A段炽热的气氛和B段的优美舒展。第三个问题是在教师讲解《花儿与少年》的基础上深入追问,使学生对该曲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拓展出更多的表演形式,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强了对音乐的记忆。这样设计的问题,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入和继续。在递进提问中去听辨、分析三段乐曲的特点,进行对比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一步一步向作品的风格和内涵靠拢,这正是学生欣赏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提问
瞄准靶心才能命中目标,设问也是如此,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课堂设计的问题,不能多而滥,地毯式的问题轰炸会使学生无欣赏、思考的时间,表面上对答如流,实际上却起不到应有的鉴赏作用,提问就失去了引导学生想象、联想的空间。因而,课堂提问设计必须精简数量、讲究精准,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提,没有智慧启示的问题不问。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瞄准“靶心”,有的放矢,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去聆听、感知、体验,从而达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
例如,低年级在学习感受音的强弱一课时,教师安排了聆听三首曲子进行对比,但问题却少而精,避免了雷同和重复。1.听《天鹅》时,你想到了什么?2.听《狮王进行曲时》,与刚才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听《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结束时,有什么变化?教师抓住了三个曲子各自的特点进行对比提问,让学生体会到了三段曲子由于强弱的不同,描绘了动物的不同形象,也体会到了所体现出的不同情绪。
三、一问中的,画龙点睛提问
巧设问题进行提问可以达到“愤悱之功”,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启迪学生思维,开阔思路,活跃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找准着眼点,选择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犹如沙里淘金、花中采蜜一样,抓住关键和特征,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问题。
例如,欣赏《百鸟朝凤》,初听时,设问:1.这首曲子最有韵味、最有特色的乐器是什么?2.你认为模仿得最逼真的一种叫声是什么?3.你能给这首曲子命名吗?复听时设问:你能听出音乐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吗?你认为唢呐这种乐器适合表现什么情绪的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在试一试、吹一吹的过程中探讨唢呐的发声原理,从而揭开有关唢呐的历史、名字等知识。这样,在教学的关键处巧设悬念,模拟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构,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的问题设计富有思考性,新奇、巧妙、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像一根魔术棒,吸引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轻松自如地解决了教学的核心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是问号,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启发思维,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因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应放在优化课堂提问设计上。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