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看,审美教育对完美人格的塑造、历史文化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教师应当加强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美;强化文本解读,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节奏美;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意境美,逐渐达到渗透审美教育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当坚持审美教育与课堂教学并举,而不是过分强调审美教育而忽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审美教学联系
就文学名著来说,其是语文知识体现,利用语言和文字展现客观存在的事实,体现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因此,可以说文学名著是艺术和文化展现形式,具有教育意义和艺术内涵。就文学内容来说,具有多样化特点,包括小说文学形式和戏剧文学、文言文和散文文学形式,诗歌文学名著等等。站在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可以发现众多文学名著影子,诗歌和散文等等文学名著。例如:在高中语文中对于《离骚》这一文学名著内容,在对内容学习了解后,就可以体会到屈原高尚品格和洁身自好的优秀品质。《诗经》这一文学名著,则可以展现我国不同民族艺术魅力和文化特对点,其次,还有我国著名作家曹雪芹先生《红楼梦》也体现出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发展史和一段被封建礼教所束缚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内的优秀文学名著还是国外优秀名著,在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都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素质和身心具有潜移默化般影响。文学名著是高中语文阅读常见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审美教育具有自身特点,高中教学中,主要是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教育和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感受美好的事物和美的内涵,提高学生自身美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中,名著教学具有多样化美的元素,为高中生审美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创造审美教育可能。
2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
2.1加强朗读教学,品味文本语言美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的思想情感需要借助精妙的语言展现。品味文本的语言美,是在名著阅读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基础。无论是研究文本的节奏美,还是感悟文本的意境美,抑或是发掘文本的艺术美,都需要经过对语言美的分析。“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就要加强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深入品味语言,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情感。例如,元杂剧《窦娥冤》的语言特点表现在其凝练又如白话的说白、优美而有节奏的唱词,不仅深刻描绘了窦娥这一悲情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集中表现了她的“怨”与“愤”。文本中描写窦娥指斥天地、诀别婆婆、三桩誓愿这三个场面的曲词,不事雕琢,浅显而见深邃。如“不辨愚贤”“天地大无处申辩”“要叫它三年大旱”“没来由”“怕硬欺软”“错堪贤愚”“两泪涟涟”等,都宣泄了窦娥的满腔怨恨。教师在《窦娥冤》第三折朗读教学中,可先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齐读[端正好],另一部分思考“此曲中哪些语言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有很深的冤情”。其次再让学生揣摩试读[滚绣球],或者是播放名家朗读片段,让学生共同思考“窦娥为何埋怨天地”。然后开展分角色朗读活动,选择一位男生扮演监斩官,一位女生扮演对白中的窦娥,一位女生读三桩誓愿,其他学生思考“三桩誓愿是如何从时间、空间、地点及监斩官态度来写的”。最后进行点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窦娥被毁灭的过程,也是她不屈抗争的过程”,并思考“《窦娥冤》有怎样的语言特色?其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表现竇娥的人物特点的”。通过学生齐读、教师范读、播放名家朗读视频,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品味其中的语言美,逐步渗透审美教育。
2.2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审美表达
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任务设计,努力构建开放性的阅读体系,设法让学生喜欢上文学名著,并在阅读中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有质量的思考习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思考,去探究和创造。教师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帮助他们“能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譬如我校近年开设了《走进名著,品味经典》的校本课程。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名著,亲近经典,亲近传统,让学生爱上阅读,感受到名著的魅力,感悟到读书的乐趣,让阅读成为学生成长、发展乃至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与“大家”和名著进行深入对话,对文中典型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语言的特色等进行欣赏,或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的多元思考,对文本空白进行补充想象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名著阅读活动:“我与×××”“我读×××”“名师读名著”“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与原著比较”……根据阅读计划,既进行整本书的持续性的长线阅读活动,又进行章节,或报纸、杂志的短线阅读活动以及影视剧的观看活动。推荐与自选相结合,阅读与交流相结合,共读与展评相结合。通过交流、师生共读、成果展评等活动实现信息分享、思想沟通、情感交融,形成良好的校园阅读生态。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线下和线上阅读相结合。学生在校阅读的时空有限,需要引领、激趣,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闲暇阅读、海量阅读。通过名著阅读报告会、文学沙龙、撰写科研小论文,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对名著的理解和鉴赏,在审美表达中,提升了审美品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教师应当加强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美;强化文本解读,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节奏美;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意境美。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当坚持审美教育与课堂教学并举,而不是过分强调审美教育而忽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姚佩琅.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实验的调研[J].文学教育(上),2019(06):62-66.
[2]于鸿雁,白楠茁.谈高中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以《红楼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9(02):30-33.
[3]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四步工作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1):10-14.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审美教学联系
就文学名著来说,其是语文知识体现,利用语言和文字展现客观存在的事实,体现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因此,可以说文学名著是艺术和文化展现形式,具有教育意义和艺术内涵。就文学内容来说,具有多样化特点,包括小说文学形式和戏剧文学、文言文和散文文学形式,诗歌文学名著等等。站在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可以发现众多文学名著影子,诗歌和散文等等文学名著。例如:在高中语文中对于《离骚》这一文学名著内容,在对内容学习了解后,就可以体会到屈原高尚品格和洁身自好的优秀品质。《诗经》这一文学名著,则可以展现我国不同民族艺术魅力和文化特对点,其次,还有我国著名作家曹雪芹先生《红楼梦》也体现出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发展史和一段被封建礼教所束缚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内的优秀文学名著还是国外优秀名著,在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都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素质和身心具有潜移默化般影响。文学名著是高中语文阅读常见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审美教育具有自身特点,高中教学中,主要是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教育和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感受美好的事物和美的内涵,提高学生自身美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中,名著教学具有多样化美的元素,为高中生审美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创造审美教育可能。
2高中语文文学名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
2.1加强朗读教学,品味文本语言美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的思想情感需要借助精妙的语言展现。品味文本的语言美,是在名著阅读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基础。无论是研究文本的节奏美,还是感悟文本的意境美,抑或是发掘文本的艺术美,都需要经过对语言美的分析。“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就要加强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深入品味语言,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情感。例如,元杂剧《窦娥冤》的语言特点表现在其凝练又如白话的说白、优美而有节奏的唱词,不仅深刻描绘了窦娥这一悲情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集中表现了她的“怨”与“愤”。文本中描写窦娥指斥天地、诀别婆婆、三桩誓愿这三个场面的曲词,不事雕琢,浅显而见深邃。如“不辨愚贤”“天地大无处申辩”“要叫它三年大旱”“没来由”“怕硬欺软”“错堪贤愚”“两泪涟涟”等,都宣泄了窦娥的满腔怨恨。教师在《窦娥冤》第三折朗读教学中,可先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齐读[端正好],另一部分思考“此曲中哪些语言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有很深的冤情”。其次再让学生揣摩试读[滚绣球],或者是播放名家朗读片段,让学生共同思考“窦娥为何埋怨天地”。然后开展分角色朗读活动,选择一位男生扮演监斩官,一位女生扮演对白中的窦娥,一位女生读三桩誓愿,其他学生思考“三桩誓愿是如何从时间、空间、地点及监斩官态度来写的”。最后进行点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窦娥被毁灭的过程,也是她不屈抗争的过程”,并思考“《窦娥冤》有怎样的语言特色?其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表现竇娥的人物特点的”。通过学生齐读、教师范读、播放名家朗读视频,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品味其中的语言美,逐步渗透审美教育。
2.2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审美表达
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任务设计,努力构建开放性的阅读体系,设法让学生喜欢上文学名著,并在阅读中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有质量的思考习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思考,去探究和创造。教师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帮助他们“能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譬如我校近年开设了《走进名著,品味经典》的校本课程。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名著,亲近经典,亲近传统,让学生爱上阅读,感受到名著的魅力,感悟到读书的乐趣,让阅读成为学生成长、发展乃至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与“大家”和名著进行深入对话,对文中典型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语言的特色等进行欣赏,或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的多元思考,对文本空白进行补充想象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名著阅读活动:“我与×××”“我读×××”“名师读名著”“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与原著比较”……根据阅读计划,既进行整本书的持续性的长线阅读活动,又进行章节,或报纸、杂志的短线阅读活动以及影视剧的观看活动。推荐与自选相结合,阅读与交流相结合,共读与展评相结合。通过交流、师生共读、成果展评等活动实现信息分享、思想沟通、情感交融,形成良好的校园阅读生态。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线下和线上阅读相结合。学生在校阅读的时空有限,需要引领、激趣,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闲暇阅读、海量阅读。通过名著阅读报告会、文学沙龙、撰写科研小论文,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对名著的理解和鉴赏,在审美表达中,提升了审美品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教师应当加强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美;强化文本解读,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节奏美;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意境美。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当坚持审美教育与课堂教学并举,而不是过分强调审美教育而忽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姚佩琅.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实验的调研[J].文学教育(上),2019(06):62-66.
[2]于鸿雁,白楠茁.谈高中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以《红楼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9(02):30-33.
[3]姚佩琅.名著阅读教学“四步工作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