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探索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14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大力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体育资源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本文从岭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麒麟舞的课程化实证研究入手,从教育功能、课程目标制定依据和课程要素三方面探索岭南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化。建议以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化导向,防止形式化、功利化,建立课内外联动机制,创建麒麟舞校园文化,深度挖掘课程核心素养。
  关键词:岭南;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化;麒麟舞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2-0035-02
  麒麟舞是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伴随鼓乐,模仿多种动物的走、跑、跳等动作,经过提炼加工,舞姿符合艺术规律的岭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麒麟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宗教、民俗、历史的研究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显得尤为重要,并受到社会与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麒麟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色的岭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那么,麒麟舞是否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要求?如何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如何实施该项目的课程化和教学?为此,本研究对小学麒麟舞课程化进行了实证探索。
  一、麒麟舞课程化的学习目标厘定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力图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程度或标准。体育课程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目标。这四个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运动技能是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反映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方面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运动技能目标实现以运动参与为前提,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为身心基础,并进一步促进运动参与,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没有运动技能,其他三个目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麒麟舞的课程化探索应从运动技能入手。
  任何目标的制定都应有理论依据,动作发展理论对运动技能学习内容、目标、表现程度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水平层次不同,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和要求也有所不同,结合小学生动作发展特征来解读麒麟舞学习目标,将更有助于开发麒麟舞课程资源,把握课堂学习要点(表1)。
  二、麒麟舞课程化的教学要素分析
  体育课程教学的四大核心要素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均以学习目标为依据。体育教学方法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结合麒麟舞技能特征、目标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运动,有效实现麒麟舞的教学目标,值得深度探讨。本研究将麒麟舞教学内容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并对小学麒麟舞的课程要素进行了归纳(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麒麟舞以走、跑、跳等作为基本动作,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是传统文化活动中有利于身体发展的良好教学素材,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又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的特性。
  三、麒麟舞课程化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本研究选取黄圃镇新沙小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开展麒麟舞三级课程。普及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要点参照表2。水平一为5分钟入门,水平二为10分钟基础,水平三为15分钟套路。在普及课的基础上,兴趣浓厚的水平二及以上学生选学活动课,增加辅助器材的使用和双人配合难度,对身体素质、动作和套路的规格要求更高。在活动课提升基础上学习特长课,选拔技能突出的学生进行完整的套路演练,增加头尾配合、跳桩、采青等,对麒麟舞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指导,并参加不限级别的校内外麒麟舞比赛。
  通过麒麟舞课程化的5年探索,新沙小学麒麟舞课程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运动参与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学麒麟舞,课外时间也会去练习麒麟舞。水平一阶段,实验班91.18%的学生运动参与积极性高,在了解麒麟舞文化背景后学习热情高涨。水平二阶段后,由于技能瓶颈和新鲜度过期等原因,部分学生热情开始消退。部分兴趣浓厚的学生获得初级徽章后选择加上活动课、特长课,形成了稳定的兴趣爱好,29.42%的学生能代表学校参加校内外的比赛。
  运动技能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学生达标率逐年提高。这与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积累有一定关系,加上学校徽章晋级制,兴趣浓厚的学生要不断提高技能才能获得徽章,选拔技能突出的学生参与校内外比赛。为此,学校在麒麟舞比赛方面也获得较多荣誉。2012-2015年连续四年获广东省传统龙狮、麒麟锦标赛第一名,获得黄圃镇优秀龙狮团称号,参加省、市、镇级麒麟舞表演无数。
  身体健康方面,本研究对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进行追踪调查评价。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灵敏性、协调性方面两个班级几乎无差别,随着教学实验的推进,水平二阶段实验班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对照班有所提高,水平三阶段则有了明显的提高。五年级学生体质监测跳绳和立定跳远总成绩显示实验班优秀率高于对照班。说明麒麟舞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学校领导、老师、家长们认为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好的改觀。学生对麒麟舞文化兴趣浓厚,思维反应活跃了,日常生活中也会模仿、应用麒麟舞动作,孩子变得坚强了、乐观了,摔摔打打没问题,动作敏捷很多,等等。73.34%家长全力支持孩子学麒麟舞。
  四、麒麟舞课程化实施过程的反思
  通过新沙小学麒麟舞课程的实证研究得出,岭南民族传统项目麒麟舞的课程化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而且是岭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麒麟舞课程化探索应从运动技能入手,结合小学生动作发展特征来解读麒麟舞学习目标,有助于开发麒麟舞课程资源,把握课堂学习要点。挖掘麒麟舞课程化的核心素养。古为今用,将麒麟舞文化内涵延伸,从对幸福的追求到身心健康成长。通过麒麟舞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的核心素养。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结合麒麟舞技能特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效地实现麒麟舞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项运动技能,还能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积极性,对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岭南民族传统项目——麒麟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学校发展的契机和突破口。但课程化实施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防止形式化、功利化的畸形发展,不能将麒麟舞作为对外宣传和竞赛的一种工具。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孵化、扶持过程,不能仅立足课堂,还需要建立课堂内外联动机制。丰富麒麟舞课外活动,包括阳光体育、大型活动、兴趣小组等学生自主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让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外有所展示,激励、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创建麒麟舞校园文化,提高麒麟舞文化内涵和校内外麒麟舞比赛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更加了解、喜欢麒麟舞,有利于麒麟舞课程化的实施和校园麒麟舞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赵颖.广东麒麟舞传承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4):91-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3]周登嵩.学校体育热点50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5.
  [4]Greg Payne,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
  [5]王健.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93.
其他文献
英国诗人艾略特说:“动物是人类可亲可近的朋友。”儿童对可爱的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无论是童话王国里的动物,像“两只小狮子”“小白兔和小灰兔”“小猴子下山”……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如“白鹅”“猫”“母鸡”……都深受儿童的喜欢。  选读课文《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的配套阅读课文。从“文本个性”的角度而言,在这一组课文里儿童感受了丰子恺笔下“高傲”的白鹅,叶·诺索夫笔下“全是海军
近期拜读《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年第10期《英雄情结和人性的挣扎》一文,颇有感触。文章编在“美学老师说语文”栏目中,这个栏目从2012年第4期开始设置,是个“不定期专栏”。任为新老师引领我们从“美学”的视角,开展文本细读和钻研教材,确实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使我们受益匪浅。  但是,笔者想就《英雄情结和人性的挣扎》一文中的几个问题,做点商榷,求教于方家。  1.……当然,最后他也牺牲
随着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经常听到小学高年级的教师们抱怨学生的字写得不好,感慨年级越高,书写水平越低。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写字姿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书写质量每况愈下,令人担忧。崔峦老师说:“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
段是文章的重要结构单位,加强段的教学,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学时,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教学。  一、低年级“言之有序”的教学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思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说话、写话没有顺序,缺乏条理性。“言之有序”应成为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各种不同段落结构中,“承接段式”是最适合用来教学“言之有序”的。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称象》的第4自然段,就是一个典型的承接段落,以它为例来说说这
管建刚老师执教的《理想的风筝》,其基本架构是:第一,故事,两个两个——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讲故事”“写板书”发生在课堂上,“放风筝”“追风筝”发生在课余,这样的精心安排,就是作者的“构思”;第二,故事,一长一短——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故事”的长短,是有讲究的,要“构思”好了才能写;第三,故事,内在联系——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四个故事“有内在的联系,都指向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第四,故事,间接联系——目的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归纳起来不外乎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字。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炼就一双“慧眼”。在教学时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
当下新课改所面临的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是课文长、课时少,怎样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走进文本,更好地领略作者所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教学中需要长文短教。长文短教需要一种大胆取舍、善于取舍的智慧。一篇课文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一种知识与方法,训练一种能力,体验一种情感,领悟一种人生智慧,就是成功。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学习策略化需要取舍的智慧,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需要取舍的智慧,大量的阅读需要取舍的智慧。
“借物喻人”类的叙事性作品在教材中为数不少。经典课文有许地山的《落花生》、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以及《白杨》《梅花魂》《桂花雨》等。这些文章,以叙事为经纬,以状物为核心,但终究以抒情或言志为旨归。所谓“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即是其最通常的表现手法。“物”有物性,本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此类作品中的“物”作为一种叙述对象,又不可避免地被寄寓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也就是说,它已不只是具备了物性的纯粹的“
缘起    今天一早,我刚到教室,同桌谢炳就冲我喊道:“周正勇,昨晚在咱们班的QQ群里怎么没看到你啊?‘潜水’去了吧?”我回答说:“是呀,昨晚,我在教我那菜鸟表姐玩QQ游戏呢!”  每每批改学生的日记,类似新鲜的词语能搜罗一大堆。这就是平时学生们津津乐道的网络语言。诸如以“酷”表示有个性,以“美眉“(MM)来称呼女子,以“恐龙”来表示憎恨,学生早已经用得得心应手,至于“顶”“灌水”“PK”等词汇更
【设计理念】  1. 本次“日积月累”的内容是积累四条外国的名人名言,教学时很容易停留在理解和背诵上。其实,看似“高高在上”的名人名言,它与生活紧密相关,应让学生感受其“亲近生活”的一面,感受名人以及名言“灵动的语言运用”的一面,在运用中积累,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2. 本次“趣味语文”是品读三个既有言外之意、又饶有趣味的阅读材料,教学时容易停留在只是欣赏的层面。在欣赏文本的同时,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