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化与去情境化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2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符合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的数学学习的特点,能够促使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数学情境教学不仅包含情境化(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还包含去情境化的过程,只有重视并研究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去情境化问题,才能使学生经过抽象概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产生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情境化;去情境化
  
  有研究表明,情境的引入能帮助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自主学习,支持儿童内化数学,实现日常经验的数学化,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情境教学法已经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新授课上能够积极的采取情境教学法,对于练习课的教学则回归讲解性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情境教学的作用。
  一、情境化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
  荷兰数学家弗莱登塔尔曾经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一班的教学用告诉的方法,把学生从未接触的新知识直接进行讲解,很明显是错误的。事实也证明,学生接受非常困难,教师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逐渐形成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其他品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种告诉的方法获得了失败。二班和三班的老师都重视了情境的引入,所不同的是二班的老师是自己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知的情境中,不管这个情境是不是儿童所乐于接受的,或者是不是儿童所喜欢的,接着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步步解决问题;三班的老师则出示算式后,让学生自主联系生活的经验,提出自己对于算式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联系情境教学,情境化一定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情境的创设要尽可能地由学生自己去创设,让学生充分调动自我的生活经验,并经历把一般性的生活经验抽象成数学符号,在困惑中形成数学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接着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抽象成一般性的方法,再应用一般性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二、去情境化的过程必不可少
  按照现代建构主义的观点,个人对客体的认识,并不像镜子一样是客体的“复印”,而是一个同化的过程,即把新知识纳入(整合)到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客体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意义。因此,情境、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情境导入等等,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研究中频频出现的概念,为什么要采用“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数学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很显然,情境教学沟通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既然情境教学只是促进学生获得数学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那么“去情境化”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去情境化”是西方认知与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将知识从具体的情境中分离抽象出来,从而超越情境,成为概括性的知识。显然,情境教学应该至少包括三个步骤,即:情境化——去情境化——实际应用。情境化就是创设情境,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情境化就是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日常经验的数学化;实际应用就是应用新结论解决问题,从而最终促使学生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两个过程缺一不可,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二班的教师自己创设情境,领着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式子和数比较大小的意义。经过教师的努力,学生完全可以借助实际意义解决问题,但由于未能形成一种抽象的方法,没有去情境化的過程,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三班的老师出示算式后,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说说算式的意义,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说这是学生把抽象的算式情境化的过程。在学生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比较的方法,可以说这是去情境化的过程,同时,体现了面向全体的原则。最后,再让学生解决其他问题,是把得到的新知识进行再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是追求智慧之学。哲学和生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在哲学教学的过程中,用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现象、故事,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不断地学习哲学知识。并且让哲学又指导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及对自己生活和实践的作用。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处理好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关键词:生活;哲学;关系    我主要采取学生体验式的教学方
期刊
摘要:毕业生多、就业经验不足、专业对口单位用人需求少和学生期望值普遍过高等多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严峻。面对严峻形势,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积极创新就业工作方法,在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创新理念,敢想、敢试、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就业工作取得实效,2010全院平均就业率达到99.55%,学生普遍受益、家长衷心称赞和社会高度认可。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工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也包括细节。善于捕捉细节信息,智慧的利用细节育人,可以提高师能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细节;教师;学生;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的标准是教育的目的。课堂教学中,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巧妙地利用细节对教学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期刊
摘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学生往往会做题,但是却不能说英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帮助学生克服口语中的心理障碍、激发兴趣、坚持用英语教英语、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等措施,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口语水平;兴趣;用英语教英语    作为一门语言,交流和沟通是它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在我们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着重读、写而轻听、说的现象。而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在某种程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抓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时,还要注意学生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  关键词:以学定教;引导;督促;基本素质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出了“源头活水”给诗人带来的无比喜悦。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教师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这种能力是否培养起来了,也是在使用当中检查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里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力争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教师或学生不是单纯地教或学英语知识,而是通过
期刊
摘要: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一节公共课分析课文教学的层次选择并作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课文教学;层次选择;思考    这是我的一节市级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七上第三单元苏轼的《水调歌头》,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我们刚学过他的一首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那么,你对苏轼了解多少呢?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他
期刊
摘要:游记是一种记叙、抒写旅游经历的散文。它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把旅途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下来,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图文结合;实践运用    游记是一种记叙、抒写旅游经历的散文,它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把旅途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下来,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类文章在小学教材中占的比重较大,有的描绘名山大川,
期刊
摘要:本文对赏识教育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何为赏识教育入手,谈及了赏识教育的意义,并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提出了全体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赏识教育的“四个原则”,和在学生工作实施中赏识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等问题。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校    一、何为赏识教育  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和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大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在赏识教育理论中含义为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因无法面对挫折而自闭、退学、甚至自杀的情况屡见不鲜。其中更以女大学生为主。本文从挫折的定义、目前女大学生抗挫折的现状、受挫后的表现等方面着手,分析了挫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抗挫折能力低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当代女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解决方法    一、当代女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由于遇到无法克服或者自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