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是物理学科的一大突出特点.
一、教师的角色改变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识,为此,教师应与学生有同样的渴求知识的心理,和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初学者,退到和学生在同一起点线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参与者.
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路的构思,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学生得到结论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和总结,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灵活多样的,其主要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定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 让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要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原因提出猜想.例如,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在学生猜想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压力变大或变小,压力作用效果怎样变?如果受力面积变大或变小,压力作用效果怎样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交流讨论.
3 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或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并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或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处理.
4 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归纳,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解释和评估.
5 要引导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改进探究方案,总结出先前所提出的猜想或假设.
三、制造探究的氛围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要有探究问题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之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
例如,在“平面镜”教学中,教师做魔术表演(水淹蜡烛):转盘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后的某一位置放一只透明的杯子.调节转盘,使学生透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没有熄灭,这是什么现象呢?怎样形成的?学生的欲望被启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的过程.
2 要有探究问题的空间
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广阔空问,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教师怎样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呢?
教师要从教学目的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把问题分为三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断.如,“磁铁的温度升高时,磁性是不是增强呢?”.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如,“水沸腾时温度会怎样变化?”.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如,“为什么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呢?”.
3 要有充分的自主的学习空间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把实验探究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只给学生确立探究的方向,而其他如,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等,都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也不作“先知”,等学生做完实验探究后再和学生一起把实验结果进行引导性的分析、归纳、总结或交流评估.例如,在做“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教师只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家准备材料,第二天带到课堂上来,再加上教师提前准备的一些器材,在课堂上分成四人一组,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步骤.记得当时,全班学生都非常踊跃,同一组的同学,有的拿器材,有的说现象,有的作记录……,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每个学生都在体验着探究所带来的乐趣.
总之,探究式教学应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器材,不断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闪烁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启迪学生的智慧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的角色改变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识,为此,教师应与学生有同样的渴求知识的心理,和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初学者,退到和学生在同一起点线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参与者.
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路的构思,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学生得到结论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和总结,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灵活多样的,其主要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定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 让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要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原因提出猜想.例如,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在学生猜想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压力变大或变小,压力作用效果怎样变?如果受力面积变大或变小,压力作用效果怎样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交流讨论.
3 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或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并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或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处理.
4 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归纳,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解释和评估.
5 要引导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改进探究方案,总结出先前所提出的猜想或假设.
三、制造探究的氛围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要有探究问题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之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
例如,在“平面镜”教学中,教师做魔术表演(水淹蜡烛):转盘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玻璃后的某一位置放一只透明的杯子.调节转盘,使学生透过玻璃清晰地看到杯中也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没有熄灭,这是什么现象呢?怎样形成的?学生的欲望被启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的过程.
2 要有探究问题的空间
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广阔空问,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教师怎样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呢?
教师要从教学目的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把问题分为三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断.如,“磁铁的温度升高时,磁性是不是增强呢?”.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如,“水沸腾时温度会怎样变化?”.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如,“为什么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呢?”.
3 要有充分的自主的学习空间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把实验探究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只给学生确立探究的方向,而其他如,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等,都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也不作“先知”,等学生做完实验探究后再和学生一起把实验结果进行引导性的分析、归纳、总结或交流评估.例如,在做“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教师只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家准备材料,第二天带到课堂上来,再加上教师提前准备的一些器材,在课堂上分成四人一组,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步骤.记得当时,全班学生都非常踊跃,同一组的同学,有的拿器材,有的说现象,有的作记录……,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每个学生都在体验着探究所带来的乐趣.
总之,探究式教学应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器材,不断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闪烁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启迪学生的智慧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