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教学艺术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语文教学,是以语文教学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从语体学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但是教学论文与一般的科研论文、学术论文又有所不同。学术论文可以是纯理论、纯学术的研究;而教学论文除了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理论性之外,还应具有突出的实践性。
   教学的实践性即是发现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学有两种:常规式的教学和试验性、改革性的教学。而常规性教学所提供的素材缺乏独到的思考、独到的做法,只能写教学总结,即使勉强写成教学论文,也往往是低水平甚至是毫无新意的,只有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大胆试验和改革,才能独辟蹊径,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到之处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具有高创新性和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老生常谈,泛泛而论,无甚新意。
   教学论文依赖教学课堂的实践性总结。但在傳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被教材束缚了手脚,不注重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致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到抑制,兴趣缺失,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事实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善于挖掘,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与社会情境,加以拓展、延伸,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语文的影子。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将教学的触角延伸向广阔的社会时空,让语文学习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从而能启迪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比如在教授《登快阁》尾联“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的用典手法“青眼”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想或当堂演示“翻白眼”,感受“白眼”的情感表现,从而引导学生领悟“青眼”所要表达的诗人情感。
   语文教学,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教育方法(课堂)必须时刻保持联动才能呈现出一节优秀课堂。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了学生求知、认知道路上的指明灯,对受教育者(学生)的知识吸纳吞吐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就要再学、再受教育。按照现代社会学、教育学的理论,一个人在社会立足,应该树立终生受教育观念,时刻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扩充阅读量,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教学实践,注重自我提升,时时处处注意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不间断地坚持教学改革和研究,始终将塑造优质课堂作为我们的不懈追求。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教学中,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近几年来,我们尝试学习和借鉴以导学案导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顺应了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并符合创新人才的要求,成就了理想中的高效课堂。   一、学案导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   教
期刊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设题特点   全国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6年所选的文本多为小说,并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篇幅在1500字左右,注重考查考生對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要求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试题的思考,涉及考生对全文的把握,需要考生认真把握和思考,不能生搬硬套。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挖掘语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讓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
期刊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这意味着社会上各行各业与互联网融合程度都在逐渐加深,尤其是当今的教育行业,各类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相关网络平台的出现也为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每当我感到困惑和无奈的时候,我就会手捧一本书,寻一安静处,体会另一个世界的酸甜苦辣、荣辱沉浮。   小说《浮躁》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的大变革时代。小说以州河上一个小村庄人们的生活为社会缩影,展现了社会变革下,关系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重重矛盾。小说中的主人公金狗,让我印象深刻。有着小人物的悲剧和无奈,面对田家势力他忍耐、
期刊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课堂参与能确保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过程,理解、记忆知识并自主思考,因此课堂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水平与灵活组织应用的能力。在课堂上,如何践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指针?这就需要在教师引导下,提高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落脚点,也是检验教师与学生互动成果的必然环节。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热
期刊
时光稀释记忆,但鲜活的思想如同在海上沐浴阳光的鱼鳞,熠熠生辉,不会消失在心海。很高兴在美术课里聆听陈志华老师吟唱了一曲语文的“彼岸花”。虽已月余,仍是满满的感悟和思索。   一、画为本,言为媒,桃欢李笑闹课堂   欣赏写意画《时迁》时,陈老师首先有意提醒学生关注时迁“贼眉鼠眼”的特征,这个特征契合了时迁曾经梁上君子的身份。然后引导学生关注时迁高大魁梧的身形和气宇轩昂的风度,吻合了他草莽英雄的形
期刊
本次考试为滑县普通高中统考,试卷结构与模式与高考一致。通过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发现部分选择题得分率不高,学生缺乏整体读文言文的能力,现代文的阅读迁移能力不够,不能从“儿童视角”的限制性视角出发,让文章从限制性视角的“不知行”来造成文章的神秘性和空白。针对这些情况,以后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重视基础教育   建房子要打好地基,同样的,作为语文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也是很重要的。在平时
期刊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一、培养朗读方法、技巧   1.对文本进行范读   范读最基本的功能是给学生提供读课文的榜样,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艺术。在教学时,教师或自己范读,或请朗读好的同学范读,或利用多媒给学生听名家的范读。都会有好的效果。   2.感情导读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因此侧重于投入感情地朗讀,才能更好地吸取文章的精华。
期刊
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意识将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关键。教学中的点拨艺术,正是学生质疑问难思路中的路标。点拨恰如其分,学生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一、导疑中的点拨,点出柳暗花明   教学中,教师的导疑艺术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关键。在學生疑中有明、明中有疑的关键时刻,教师正确的点拨艺术,颇有“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最佳效果。   有位教师在讲授《人类的语言》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