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秀小学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瓦窑中心小学下属的一所普通的山区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由于学校所在的灵秀社区人口少,现有学生仅177人,教师13人(连同校长),设教学班6个(每个年级一个教学班)。然而,灵秀小学并没有“养在深山人不知”,它先后接待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组的科技成果采访(2003年3月2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等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组的调研(2008年9月17日),全国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主任罗梅,国家教育部德育办主任、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高红等300多位领导的参观指导(2010年1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新界工作部副部长张肖鹰带携“香江之曦香港青年9+2云南考察交流团”95人莅临我校参观指导(2010年7月22日)。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云南省雏鹰大队”“玉溪市养成教育示范学校”“玉溪市中小学科技活动先进学校”“玉溪市德育先进学校”“玉溪市甲级校园”“玉溪市文明单位”“红塔区一级二等示范学校”“红塔区第一届文明单位”“红塔区第二届文明单位”“红塔区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
我校努力探索山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有效路子,努力实现山区孩子的求学心愿。
一、养成遵纪好习惯
我校地处山区,少数民族的风气较重,稀稀拉拉、懒散、倔强、随便,有着家庭与环境等历史的原因。在强化养成教育时,我校就从组织纪律、时间观念、集体观念、法制观念、法制意识等进行全校性的教育,并先后分别请红塔区文明标兵,交警大队的警官,红塔区人民法院少年庭的法官作系列宣传讲座、请服刑人员到我校作现身说法,通过活动的开展,加之学校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使我校全体学生的规矩得到了养成,组织纪律性得到了加强,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得以形成。
二、卫生严谨而规范
内务我校针对山区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卫生习惯差的实际,从学校的集体卫生和个人卫生着手,做到勤抓细管,在学校内部,师生食堂卫生及桌櫈的整理采取一班一日制,责任明确到班,由班级明确到人,使师生用餐卫生制度得到了落实;学校厕所的清扫,采取一班一周包干制;公共区的卫生清扫,采取划片年度班级轮换制,使整个校园随时卫生整洁,育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个人卫生每周进行班级以及少先队大队部的检查,从个人的梳头、洗脸、洗澡、洗手、洗脚、刷牙、洗衣、洗碗筷、剪指甲及上厕所等寄宿卫生常规的养成训练抓起。学生宿舍内务,开展了“一帮一”活动,即高年级帮一年级,对如何整理床铺,怎样清理宿舍卫生、厨柜内杂物的整理,桌上口缸、牙膏、牙刷、饮水用具的摆放,洗脸毛巾的悬挂等,采取“一看、二帮、三学、四实践”的方式进行。使一年级的同学尽快学会宿舍内务的整理,明确强化的要求,并能激发小同学的兴趣,在大同学的帮助带动下,尽快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长期以往的训练强化,全校师生的卫生意识得到了增强,校园随时保持卫生整洁,特别是宿舍内务比较规范,被子形成方块状、床单平整、毛巾摆放一条线,牙刷口缸一条线,鞋子摆放一个样,天天如此,周周如此,嚴谨而规范。
三、读书习惯从小养成
一个人的习惯从小养成后,就很难改变,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校紧紧围绕 “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求学理念,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还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采用多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了科技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礼仪兴趣小组、文艺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电脑兴趣小组、书法美术兴趣小组、“好书连着你我他”的漂流以及“回报意识的感恩”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发扬了学生个人的特长,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学习时间,自觉地完成各科作业。随着学风越来越好,我校连年来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全校无一个人辍学,入学率、巩固率都在100%。
四、科技创新从孩子抓起
我校科技活动的的场所,主要以校园为生产科普基地,校外果园为实习基地,一直聘请了校外科技辅员陈家荣、陈金荣向我校科技组的学生传授果树种植、果树嫁接、常规管理等技术。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操作、示范,同学们大胆实践探索,一遍一遍的操练,掌握了“破头接”“切接”“芽接”等果树嫁接方法,给果树修枝、整形,懂得了什么是结果枝柱,什么是开心型打枝、什么是果芽、枝芽等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在基地里培植草坪、种植蔬菜、花卉,管理学校内雪松、桂花、樱桃等花草树木、果树下有的是绿草、有的是蔬菜,春天一到,绿树发芽、樱花盛开,把校园装扮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到了4、5月间,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红樱桃压弯了枝头,此时的校园成了果实累累的果园,8、9月间桂花开得香满整个校园。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不但美化了校园,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培养了科技人才,使升学无望的学生,脚下有路;榜上無名的学生,致富有门,带动了家家户户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展望如今的灵秀,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自然环境优美,交通、通讯比较便利,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真是小手推动了大脊背,使灵秀人不但腰包里富了钱袋,更重要的是用科技知识富了脑袋。
学校光荣的昨天,激励着广大教师立足今天,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教师恪守着“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教风;学生践行“勤学、上进、刻苦、钻研”的学风;全校师生共同构建“文明、严谨、求实、进取”的校风。灵秀孩子将带着良好的养成教育完成初等义务教育,步入中学、大学,进入社会建设着家乡、报效着祖国。
我校努力探索山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有效路子,努力实现山区孩子的求学心愿。
一、养成遵纪好习惯
我校地处山区,少数民族的风气较重,稀稀拉拉、懒散、倔强、随便,有着家庭与环境等历史的原因。在强化养成教育时,我校就从组织纪律、时间观念、集体观念、法制观念、法制意识等进行全校性的教育,并先后分别请红塔区文明标兵,交警大队的警官,红塔区人民法院少年庭的法官作系列宣传讲座、请服刑人员到我校作现身说法,通过活动的开展,加之学校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使我校全体学生的规矩得到了养成,组织纪律性得到了加强,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得以形成。
二、卫生严谨而规范
内务我校针对山区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卫生习惯差的实际,从学校的集体卫生和个人卫生着手,做到勤抓细管,在学校内部,师生食堂卫生及桌櫈的整理采取一班一日制,责任明确到班,由班级明确到人,使师生用餐卫生制度得到了落实;学校厕所的清扫,采取一班一周包干制;公共区的卫生清扫,采取划片年度班级轮换制,使整个校园随时卫生整洁,育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个人卫生每周进行班级以及少先队大队部的检查,从个人的梳头、洗脸、洗澡、洗手、洗脚、刷牙、洗衣、洗碗筷、剪指甲及上厕所等寄宿卫生常规的养成训练抓起。学生宿舍内务,开展了“一帮一”活动,即高年级帮一年级,对如何整理床铺,怎样清理宿舍卫生、厨柜内杂物的整理,桌上口缸、牙膏、牙刷、饮水用具的摆放,洗脸毛巾的悬挂等,采取“一看、二帮、三学、四实践”的方式进行。使一年级的同学尽快学会宿舍内务的整理,明确强化的要求,并能激发小同学的兴趣,在大同学的帮助带动下,尽快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长期以往的训练强化,全校师生的卫生意识得到了增强,校园随时保持卫生整洁,特别是宿舍内务比较规范,被子形成方块状、床单平整、毛巾摆放一条线,牙刷口缸一条线,鞋子摆放一个样,天天如此,周周如此,嚴谨而规范。
三、读书习惯从小养成
一个人的习惯从小养成后,就很难改变,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校紧紧围绕 “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求学理念,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还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采用多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了科技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礼仪兴趣小组、文艺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电脑兴趣小组、书法美术兴趣小组、“好书连着你我他”的漂流以及“回报意识的感恩”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发扬了学生个人的特长,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学习时间,自觉地完成各科作业。随着学风越来越好,我校连年来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全校无一个人辍学,入学率、巩固率都在100%。
四、科技创新从孩子抓起
我校科技活动的的场所,主要以校园为生产科普基地,校外果园为实习基地,一直聘请了校外科技辅员陈家荣、陈金荣向我校科技组的学生传授果树种植、果树嫁接、常规管理等技术。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操作、示范,同学们大胆实践探索,一遍一遍的操练,掌握了“破头接”“切接”“芽接”等果树嫁接方法,给果树修枝、整形,懂得了什么是结果枝柱,什么是开心型打枝、什么是果芽、枝芽等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在基地里培植草坪、种植蔬菜、花卉,管理学校内雪松、桂花、樱桃等花草树木、果树下有的是绿草、有的是蔬菜,春天一到,绿树发芽、樱花盛开,把校园装扮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到了4、5月间,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红樱桃压弯了枝头,此时的校园成了果实累累的果园,8、9月间桂花开得香满整个校园。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不但美化了校园,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培养了科技人才,使升学无望的学生,脚下有路;榜上無名的学生,致富有门,带动了家家户户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展望如今的灵秀,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自然环境优美,交通、通讯比较便利,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真是小手推动了大脊背,使灵秀人不但腰包里富了钱袋,更重要的是用科技知识富了脑袋。
学校光荣的昨天,激励着广大教师立足今天,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教师恪守着“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教风;学生践行“勤学、上进、刻苦、钻研”的学风;全校师生共同构建“文明、严谨、求实、进取”的校风。灵秀孩子将带着良好的养成教育完成初等义务教育,步入中学、大学,进入社会建设着家乡、报效着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