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吉水县高度重视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规范靠制度、建设高品位、运行多激励”的管理理念,有效推动了全县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的健康发展。
规范靠制度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工作开展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制度,以及制度执行得如何。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直接与经济挂钩,更要将其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保证其规范运作、良性运转。
为此,吉水县在学生食堂管理、美丽校园创建等工作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意见和办法,来规范各项工作的开展。如下发的《吉水县学校食堂管理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意见》等系列文件,要求学生食堂在经营上务必非盈利自主经营,不得推向市场;资金管理上成本单独核算,资金全部归到教育核算中心账上,结余资金退还学生;物资购买要招投标定点采购,大宗物品需正式发票,支付时手续齐全,转账支付;用餐学生刷卡记账,食品定期留样;每年两次定期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这样,有序规范了全县学生食堂的运行,家长和学生满意度不断提升。
建设高品位
喜欢书法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为此,吉水县在推行学校各项后勤与产业工作时,都立足于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务求与校园文化契合,增强其教育功能。
2015年,新华壹品走进吉水县教体局的视线,它的货物全省连锁派送,店长、店员统一培训,项目由当地新华书店组织实施,保证了校园超市在管理上规范、产品上放心、监管更严格。同时,新华壹品项目的文化理念契合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超市命名为书香超市,和吉水县打造书香校园不谋而合。此外,在每个超市中开辟有阅览室,阅览书籍定期更换,将经营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学习、教育功能的场所。如今,新华壹品书香超市已进驻了县城两所重点高中、一所县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一所农村中心小学。
在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上,吉水县在考虑到其教育功能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其文化功能,将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与美丽校园创建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产生了“变废为宝”的神奇效果。如螺田镇中心小学在美丽校园创建中,将原来堆放垃圾的角落和深坑改造成了蔬菜种植基地,并建设精致的围栏和园门,书写各种劳动教育标语,使它成为了校园一景。
运行多激励
“推人行,不十步;自奋蹄,日千里。”作为“创新是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来说,要激发学校创造性开展后勤与产业工作,推动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引进激励机制。
吉水县在推进校园放心超市、“美丽校园”创建和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过程中,都制定了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新华壹品项目首先在高中、初中、小学分别试点,成功后逐步推进;美丽校园创建实行“三个三分之一”,即创建资金县里奖励三分之一、学校自筹三分之一、社会募集三分之一;劳动实践基地每年确定两个奖励指标,年终评比优秀的每校奖励两万元。
奖励机制的建立,激发了学校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2014年以来,吉水县先后有13所学校被评为市“美丽校园”。乡镇学校大都发展了蔬菜和养猪事业来改善师生的伙食。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黄桥中学,该校沿山体建立了一个梯田式的蔬菜基地,每个班级划分出一块责任地。为解决山坡上水源不足问题,在基地中间开挖了一条灌溉渠,连通了三个蓄水池,将生活污水引入其中,保障了浇灌的需要。蔬菜基地下面建立猪栏,摘掉的菜叶和食堂剩饭菜用于养猪,养猪产生的粪便用于蔬菜施肥,既保证了蔬菜的绿色,又环保卫生。食堂每个星期都能宰杀一头大肥猪改善伙食,师生劳动热情空前高涨。
通过践行三个理念,吉水县学校后勤与产业发展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补循环:县城学校超市收益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金,浓郁的文化氛围又吸引更多学生到超市进行物质消费的同时更有精神享受;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为学校开展美丽校园创建创造了财富,美丽校园创建又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提升了品味。学校后勤与产业的良性发展,让学校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了教育人的场所。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教育体育局)
规范靠制度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工作开展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制度,以及制度执行得如何。学校后勤与产业工作直接与经济挂钩,更要将其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保证其规范运作、良性运转。
为此,吉水县在学生食堂管理、美丽校园创建等工作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意见和办法,来规范各项工作的开展。如下发的《吉水县学校食堂管理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意见》等系列文件,要求学生食堂在经营上务必非盈利自主经营,不得推向市场;资金管理上成本单独核算,资金全部归到教育核算中心账上,结余资金退还学生;物资购买要招投标定点采购,大宗物品需正式发票,支付时手续齐全,转账支付;用餐学生刷卡记账,食品定期留样;每年两次定期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这样,有序规范了全县学生食堂的运行,家长和学生满意度不断提升。
建设高品位
喜欢书法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为此,吉水县在推行学校各项后勤与产业工作时,都立足于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务求与校园文化契合,增强其教育功能。
2015年,新华壹品走进吉水县教体局的视线,它的货物全省连锁派送,店长、店员统一培训,项目由当地新华书店组织实施,保证了校园超市在管理上规范、产品上放心、监管更严格。同时,新华壹品项目的文化理念契合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超市命名为书香超市,和吉水县打造书香校园不谋而合。此外,在每个超市中开辟有阅览室,阅览书籍定期更换,将经营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学习、教育功能的场所。如今,新华壹品书香超市已进驻了县城两所重点高中、一所县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一所农村中心小学。
在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上,吉水县在考虑到其教育功能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其文化功能,将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与美丽校园创建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产生了“变废为宝”的神奇效果。如螺田镇中心小学在美丽校园创建中,将原来堆放垃圾的角落和深坑改造成了蔬菜种植基地,并建设精致的围栏和园门,书写各种劳动教育标语,使它成为了校园一景。
运行多激励
“推人行,不十步;自奋蹄,日千里。”作为“创新是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来说,要激发学校创造性开展后勤与产业工作,推动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引进激励机制。
吉水县在推进校园放心超市、“美丽校园”创建和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过程中,都制定了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新华壹品项目首先在高中、初中、小学分别试点,成功后逐步推进;美丽校园创建实行“三个三分之一”,即创建资金县里奖励三分之一、学校自筹三分之一、社会募集三分之一;劳动实践基地每年确定两个奖励指标,年终评比优秀的每校奖励两万元。
奖励机制的建立,激发了学校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2014年以来,吉水县先后有13所学校被评为市“美丽校园”。乡镇学校大都发展了蔬菜和养猪事业来改善师生的伙食。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黄桥中学,该校沿山体建立了一个梯田式的蔬菜基地,每个班级划分出一块责任地。为解决山坡上水源不足问题,在基地中间开挖了一条灌溉渠,连通了三个蓄水池,将生活污水引入其中,保障了浇灌的需要。蔬菜基地下面建立猪栏,摘掉的菜叶和食堂剩饭菜用于养猪,养猪产生的粪便用于蔬菜施肥,既保证了蔬菜的绿色,又环保卫生。食堂每个星期都能宰杀一头大肥猪改善伙食,师生劳动热情空前高涨。
通过践行三个理念,吉水县学校后勤与产业发展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补循环:县城学校超市收益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金,浓郁的文化氛围又吸引更多学生到超市进行物质消费的同时更有精神享受;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为学校开展美丽校园创建创造了财富,美丽校园创建又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提升了品味。学校后勤与产业的良性发展,让学校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了教育人的场所。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