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生活化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倡导我们进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笔者执教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对此十分认同。
  在語文界,许多语文教育专家早就对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行过探索。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与社会密切联系,必定生动活泼。”这些理论都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之路。为此,笔者尝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做法进行总结,具体分析如下。
  一、要分类使用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分类教材,再针对不同类型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如一些特别贴近学生生活类文章及比较浅显的写景散文,因为学生一般都会对文章有比较真切的体验和感受,所以教学中应当积极调动学生对此的鲜活体验进行文本的交流赏读,当然也可以进行仿写等拓展活动,利用教材触类旁通,以加深感悟理解,使学生受到启发。有些诗歌、说明文、议论文,或者文言文等文本,虽然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但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学前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生活中的人、事物或相关故事现象,或者老师做些背景介绍再进行学习。而有些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教材,如《孟子二章》等文言文深奥难懂,《故乡》等小说意蕴深远,教师就要尽可能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或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或观看音像资料直接了解,或寻找兴趣点由点突破,或增加对比阅读加深理解。分类使用教材,方式多样,目的一致,就是要让现在的孩子在此时此地能尽可能体验到文人作家在彼时彼地的见闻感受。
  二、要优化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是科学的、严谨的,教师应该尊重教材,用好教材。但笔者以为,教学不能只以文为本,教学不能为教而教,教师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生活化。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现实生活状况对教材作出最优化处理,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本。我们在教学时既可以大胆地“减”,减去教材中一些不符合现在学生、现实生活状况的内容,减去教学中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又可以适度地“加”,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这种“加减法”同样适用于课后练习与辅导。优化教学内容,关键的是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意三个突出:突出精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和重点,问题设计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拨动学生心弦;突出层次,问题不必多,但应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将对教材的理解结合生活的体验,并加入对生活的感悟;突出联系,紧抓教材与学生生活联系点,紧抓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训练,有效地发挥语文教材的工具作用,强化语文教学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要创设教学情境
  首先,要精心设计导入,为学生建立起认知水平与文本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导入,在课前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感受;故事导入,让学生获得课文的更多背景资料,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设问质疑,针对课文的生活结合点、重难点,让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还有如解题导入、猜读导入等,学生都是比较感兴趣的。由于导入设计开宗明义,简洁而又自然地与课文内容衔接,为学生搭建联系生活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创设良好的开端。
  教学情境最重要的设计是由文本阅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创设、引入生活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解读文本,在生活中再次体验文本内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生活中实践文本给自己的启发,加强“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对于中学生来讲,朗读或许是最好的办法,多层次反复诵读直至有感情地朗读;深受中学生喜爱的辩论,结合生活体验用辩论的形式表达个人见解,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童话类课文采用分角色朗读比较常见,其实文言文阅读采用表演方式,也能达到效果。笔者曾经在《与朱元思书》教学中以师生模拟导游与游客,设计“我导你游”与“你导我游”等教学环节解读文本,真切体验作者情感。开放课堂,让学生到校园中,到自然中去观察、去体验,学生感受真切了,文字就鲜活了;引用链接,在含义深刻的课文中适当链接与主题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对比阅读,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莫大好处。
  当然,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样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培养。读了小说,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创编故事;读了游记,让学生编写导游词,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新读一篇文言文,自己对照已学文言文,补充文言知识,力求学新常常温故;读完小说单元,把课文中的人物分类汇集起来,构建课文人物廊;做一篇作文,自己确定写作要求,想好哪些必须达到,哪些选择到达,然后进行写作……学生在这种自主探究活动中,形成理解、处理、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既做到自主有效地学习,又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教师必须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本,创新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生活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语文教学一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就必能发芽、开花、结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外对呋甾皂苷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研究逐渐深入,已经确定这类化合物普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癌、抗菌、消炎、调节免疫功能、降血压、抗病毒等,由此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中药粉萆解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甲基原薯蓣皂苷methyl protodioscin(MPD)经NCI用60种人癌症细胞株体外活性筛选,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我们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立项合成系列MPD的衍生物,期待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如下描述:“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本文阐述了语文教学的本土化策略,以将语文学习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课程与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语
摘 要: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艺术不在于教师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情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时代在前进,教学的观念方法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情之灯点亮,让学生在明亮的快乐的语文课堂中学习和进步。  关键词: 情感共鸣 互融 感染力 兴致盎然 各抒己见  前不久我遇见一位曾经做过十多年语文教师的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了生活化、多样化趋势,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应创新教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创新思路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引领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实现学习、思维的高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