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ydm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阐述了当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误区,并就此加以认真分析,同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建构主义教学观,介绍了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提出了将语法渗透在听、说、读、写教学中的方法,旨在提高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高效地学习语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中学英语 语法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观
  一、当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反思,加之与同行间的沟通分析,发现在当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1.英语语法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比例安排不合理,存在严重的两个极端现象。
  极端一: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过于侧重语法教学,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教学割裂开来。原因一,因为课本的编排,每个单元都有新的语法项目;原因二,语法对于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中是个难点;原因三,有些教师热衷于语法讲解,于是许多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安排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语法突破,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布置大量的语法专项训练题来巩固语法项目,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效率低下。
  极端二:在目前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少英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认为在教学中不再需要讲解语法规则,遂使得语法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淡化了语法教学。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学,学生提出语法方面的问题才加以简要点拨,这种忽视语法教学的做法,导致许多中学生对好多语法项目茫然,在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遇到一些语法项目不知所措,自然影响成绩,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2.语法教学模式中的误区—集中讲解,课堂容量过大。
  有些英语教师认为初中英语语法项目的讲授较零散,需要系统地给学生讲授,这样便于学生对语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于是将一个单元甚至几个单元的语法整合在一起给学生传授,教师认为这样比较省事,殊不知如此学生被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只有被动地输入。
  笔者曾担任过多次英语课堂赛讲的评委,常常看到不少英语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语法,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讲了,利用多媒体呈现语法知识,限时让学生记笔记、自学,教师生怕学生没有学懂再给学生举例讲解,紧接着给学生呈现一些语法巩固训练题限时让学生做完,教师巡视,看学生做完后,叫单个的学生对这些训练题一一订正,同时补充点拨,最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呈现一组语法训练巩固题或者发给学生一张打印好的当堂检测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教师巡视,学生做完后教师同样让单个的学生说答案订正,教师讲解答案。这种语法授课模式看似完美,讲练结合,教师表演得很精彩,学生似乎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脱离一定语境的语法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模式使语法知识和语言本身割裂开来,学生很难对语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效果不佳,有些语法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遇到这类语法项目还是茫然。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1.利用时间轴进行时态教学,使抽象的时态形象化。
  对于初中生来说,常用的时态是很难掌握的,在运用时态时常常容易混淆,因为有些时态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如:一般过去时态与现在完成时态,这两种时态的动作都发生在过去,学生一般很难把它们区别开来,如果采用时间轴加以简要点拨,学生就会恍然大悟的。例如:要表示“我昨天写的这封信。”I wrote the letter yesterday.这是一个一般过去时的句子,用时间轴如图1所示。“我已经写成了这封信。”I have already written the letter.这句话是个完成时的句子,表示“这封信我已经写成了”,动作发生在过去,至于什么时候发生的并不重要,而着重强调过去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如图2所示。再如:一般将来时,“我打算今晚写这封信。”I’m going to write the letter this evening . Be going to v原形句型所表示的将来时一般表示从现在起打算要做的事,用时间轴如图3所示。这样用时间轴教时态一目了然,短时高效,可将抽象的时态形象化、具体化,在教新时态、时态比较或者时态归纳时可起到一针见血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时间轴对学生而言可帮助他们理解时态形式和概念,若要对常用时态达到真正的掌握和运用自如,还要将语法融入其他的学习环节。
  2.在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创设情境施语法教学,让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教学观是“需求导向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学习语法是为了更好地交际,要进行交际离不开语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学生而言,语法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不改变策略,仍然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被动地做语法训练巩固题,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语法教学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将语法教学融入情景之中是符合这个规律的,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语法规律。因此,英语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的语法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做游戏的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演练”。例如:在教现在进行时态的时候,教师可先在课前准备几张纸条,每张纸条上分别写上一句话,如:“Please fly.”“Please swim.”“ Please play basketball.”等,上课时叫几位善于表演的学生到讲台上来,让他们每人抽取一张纸条,然后分别按照纸条上的命令做动作,在这几个学生分别演练的同时,教师问全班“What is he doing?”若全班回答不上来,教师可帮助学生回答:“He/She is flying.”“He/She is swimming.”“He/She is playing basketball.”这样便引出了现在进行时态的通用结构“be doing”。接着,可让这几个学生再演练一遍,让其他学生用英语回答,或者叫几组学生进行问答练习,几分钟后学生会用“be doing”交流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情境可以采用这几个学生的演练内容,也可用多媒体上的动画情境,还可用各个小组自创的情境。这样学生不仅在情景中轻松掌握了语法,还进行了语言实践。教师要多留心,多想办法,多总结经验,充分利用课堂上能为学生所感知的各种人和事,比如:天气、教室中的摆设、教具和简笔画等,教师和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自编的童谣、歌曲、游戏等,都能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践的语言材料中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   3.在教学中渗透语法,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加以巩固。
  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代表的现代英语教学观念,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功能交际思想的深入,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弱,这样制约了学生准确运用英语能力的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语法教学并不是历史的倒退,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语言形式与其意义和交际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它是学生掌握语言必备的工具,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也是他们能终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的语法教学渗透遵循先“隐性”后“显性”的原则,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观察、模仿,在演练过程中得以加强,在对比与归纳过程中感悟,在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体会,在反馈练习过程中运用,充分体现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语法教学的渗透。
  第一,在听说教学过程中渗透语法教学。新目标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的开始两个课时都是听说教学,每当涉及新的语法概念与表达运用时,教师不应该向学生孤立地传授语法规则,而应让学生自己在语言环境中观察和发现,寻找句子的特点和语法规律。接下来教师帮助学生模仿类似的表达方式加以运用,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学生一些表达方面易错易混淆的关键点,让学生熟练准确地表达出来。通过反反复复的听说演练,当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表达清楚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对比和归纳语法现象,让他们自己体会、自己感悟。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演练这些表达方式,运用这些表达方式陈述自己的意愿和观点。
  第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语法教学。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指出并讲解阅读材料里的语法现象,应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认识,也不必直接说教,而应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已学过的语法现象,通过一些具体的句子合理运用。针对新的语法现象,教师不应马上讲解,而应让学生自己观察,认识与发现它的特点和规律,再帮助学生运用新的语法现象去造新的句子。当学生都能够较准确地运用句子的时候,才开始谈及新的语法概念和语法现象,而且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只是帮助和补充。最后,给出一些与阅读材料里语法现象相关的巩固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经过反复演练,从而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第三,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渗透语法教学。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内容:文章该分几部分去写?如何起草提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应该涉及哪些词汇和细节?该用哪种人称?该用哪些时态?会用到哪些句型等。通过这样集思广益的小组合作讨论后,在学生打草稿时,教师四下巡视,发现问题立即帮助解决,尤其要鼓励优生帮助那些学困生打好草稿。接下来,要求小组内成员互相修改作文中的有关错误,互相交流修正,互相写上批语。若有困难解决不了,教师应该积极协助。
  通过这样的写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把已学的语法知识充分运用在自己的文章里,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帮助他们正确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之,在建构主义理念下,将语法渗透在听、说、读、写教学中,一定会提高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高效学习语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仅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提高,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贾琼.浅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S1).
  [2]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一份英语阅读动机问卷调查的编制及对其结果的信度检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这份问卷调查总体信度Cronbach α为0.827,各分量表信度多数在0.70以上(最低均在0.5以上),这表明该量表是可信度较高的测量工具。本文对变量内其他题回答不一致的三题做了处理,并提出了造成问题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动机 英语阅读动机 问卷调查 信度检验  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动机是一个很重要的
摘 要: 学困生是每个班级普遍存在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原因、校风班风原因、学习基础原因、学习方法原因、学习习惯原因等,他们的存在制约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的个体成长发展不利,所以对这些学困生进行及时转化显得极为迫切。作者以小学数学为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浅谈几点个人想法和意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困生 转化沟通 因材施教  学困生是
摘 要: 数学教学是小学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强学生数学知识认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悦趣化探究学习是近年来各级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较常用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具有探究性、教育性及娱乐性等特点,将其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应用效果
摘 要: 本文主要对高职公共英语网络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建设高职公共英语网络课程的对策,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旨在提升高职公开英语网络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 网络课程 教学方式  最近十几年,通过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这门课程都是必须学习的重点课程。所以,学习高职公共英语的
摘 要: 阅读理解是英语能力培养的重点项目,是考试的一个重要题型,分值高、题量大。阅读理解考查的根本是检验学生对有关信息的加工能力。考生应能读懂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并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为此,提高学生的篇章意识,拓展学生的英语学科的思维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思维训练 篇章意识 阅读理解  引言  王初明从理论上对读后续写的促学效应进行了论证,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证明此任务用于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校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之下,语言专业的二外教学越来越受到各大外语类高校的重视,但相对于所学的专业外语而言,当前二外日语教学模式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章以提升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水平为着眼点,研究并探讨二外日语教育教学模式,进而创新二外日语教学模式,以促进高校日语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高校二外日语 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  中日两国
摘 要: 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时期,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也在改革的范围之内。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来讲,动力是其提高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文章主要研究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动力机制的研究现状,以及关于动力机制构建的相关理论思考,从其研究现状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外语研究人员对于动力机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并阐述了动力机制构建的理论,期待大学英语能够在动力机制的构建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大
摘 要: 被动态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方式。本文以语料库的语句作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德语中表达被动含义的几种方式。  关键词: 德语 被动 表达方式  上表为被动态在不同时态下动词结构的组成。根据语篇时态的不同,被动态的动词形式随之发生改变。例如:  现在时被动态(werden 动词第二分词):  Die Entscheidung wird nicht vor Ort getroff
摘 要: 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感。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语感的培养一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兼顾听说读写,增强语感;背诵名句名篇,体会语感;摆脱母语干扰创设情境,培养语感。在英语教学中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
摘 要: 初中英语是一门基础语言学科,学好这门语言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在农村,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改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某些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教育观念 教学方式  非智力因素是什么?顾名思义,它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等方面。从心理上讲,情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