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自主学习,是同“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相对而言的。从教育实践来说,自主学习也是当代改革的重要方面。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习盲目地自由的学习,相反它更是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创设条件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呢?接下来笔者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谈谈一些看法。
一、以兴趣、求知欲为前提,诱发自主意识
人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动机,是成才的起点。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学习过程中,激发积极的学习动力,可以使学习成为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保证学习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有效情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如果你是诸葛亮,面对周瑜的诡计时,你会如何完成造箭任务?诸葛亮怎么办呢?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听到这样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问题,学生精神不由为之一振,也激起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造箭办法的欲望。
二、创设良好气氛,激励自主学习
提供和创造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安全、友善、宽容、鼓励、民主、自由、相互尊重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如果在被压抑的被动的条件下学习,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答案,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容易被抑制,其学习的效率也必然是低下的。因此,教师应以平等的尊重、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从他们的世界出发去打开学生知识的大门,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让学生大胆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实际上教师可以这样让学生自主民主地参与教学的过程:先给学生布置“请你提问题”“请你出点子”“请你提意见”等作业,然后要求把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的建议、意见提出来,多多益善。接着我可以把学生交上来的点子集成命名为“学生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学生的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对教师教与学有了发言权,真正了解掌握了那些学生最需要的知识,把握了那些学生最易接受、最受欢迎的学习方法,这也容易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鼓励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打破“教师一言堂,学生听话郎”的“独霸”局面。学生可按自己的思维模式及学习思路解决问题,不盲从传统的认识及教师的观点,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正是因为学生们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就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出发点进行多向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些学生提出课题应该为《草船骗箭》,其理由是:“因为诸葛亮是用诈骗的方法从曹操那里等到箭的,而不是借来。”这时教师要做的并不是马上对此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相反可以顺势引发全班同学共同思考。教室里气氛紧张起来了,同学们的情绪也高涨了起来,面对富有个性的理解,面对着激烈的辩论,教师应顺势进行启发交流:“大家的见解非常独特、太精彩了,学习中,只要你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求知、善于质疑,大胆发问,敢于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敢于挑战权威,老师非常欣赏你们。”这么一来这一节课既鼓励求异,又重视学生的自我解读,而且这种发散思维的训练,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四、强化训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期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这些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在学习问题上,几乎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而,要让学生明确哪些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需培养,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的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平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指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圈点点,写写画画,作摘抄或做笔记等,每周进行笔记传阅。不断积累新知识,及时解决新问题。如果教师经常注意引导学生圈画、交流,久而久之,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形成一种较为恒定的神经联系:一到阅读时就会自动拿起笔进行圈点批画,而且知道圈画什么。这种习惯的养成之时,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也就形成了,对学生来讲将终生受用不尽。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让这古老的话语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它鲜活的生命力,我们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为它注入新的内涵。
一、以兴趣、求知欲为前提,诱发自主意识
人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动机,是成才的起点。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学习过程中,激发积极的学习动力,可以使学习成为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保证学习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有效情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如果你是诸葛亮,面对周瑜的诡计时,你会如何完成造箭任务?诸葛亮怎么办呢?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听到这样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问题,学生精神不由为之一振,也激起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造箭办法的欲望。
二、创设良好气氛,激励自主学习
提供和创造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安全、友善、宽容、鼓励、民主、自由、相互尊重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如果在被压抑的被动的条件下学习,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答案,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容易被抑制,其学习的效率也必然是低下的。因此,教师应以平等的尊重、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从他们的世界出发去打开学生知识的大门,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让学生大胆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实际上教师可以这样让学生自主民主地参与教学的过程:先给学生布置“请你提问题”“请你出点子”“请你提意见”等作业,然后要求把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的建议、意见提出来,多多益善。接着我可以把学生交上来的点子集成命名为“学生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学生的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对教师教与学有了发言权,真正了解掌握了那些学生最需要的知识,把握了那些学生最易接受、最受欢迎的学习方法,这也容易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鼓励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打破“教师一言堂,学生听话郎”的“独霸”局面。学生可按自己的思维模式及学习思路解决问题,不盲从传统的认识及教师的观点,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正是因为学生们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就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出发点进行多向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些学生提出课题应该为《草船骗箭》,其理由是:“因为诸葛亮是用诈骗的方法从曹操那里等到箭的,而不是借来。”这时教师要做的并不是马上对此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相反可以顺势引发全班同学共同思考。教室里气氛紧张起来了,同学们的情绪也高涨了起来,面对富有个性的理解,面对着激烈的辩论,教师应顺势进行启发交流:“大家的见解非常独特、太精彩了,学习中,只要你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求知、善于质疑,大胆发问,敢于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敢于挑战权威,老师非常欣赏你们。”这么一来这一节课既鼓励求异,又重视学生的自我解读,而且这种发散思维的训练,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四、强化训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期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这些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在学习问题上,几乎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而,要让学生明确哪些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需培养,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的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平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指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圈点点,写写画画,作摘抄或做笔记等,每周进行笔记传阅。不断积累新知识,及时解决新问题。如果教师经常注意引导学生圈画、交流,久而久之,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形成一种较为恒定的神经联系:一到阅读时就会自动拿起笔进行圈点批画,而且知道圈画什么。这种习惯的养成之时,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也就形成了,对学生来讲将终生受用不尽。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让这古老的话语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它鲜活的生命力,我们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为它注入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