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的确,读书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需要,充实自己的生活。生活经验越丰富,读书的欣赏和理解力也就越深广,也就越能领略书中的真味。然而,这些年,中学生阅读能力偏低却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着这些问题:一是阅读量太小,阅读时间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有些学生平时几乎不看课外书。二是阅读面狭窄,很多学生急功近利,只读中学生作文选,或者只凭兴趣,阅读消遣性读物,特别是娱乐性报刊,而对于经典名著的阅读,几乎是一片空白。三是阅读兴趣不浓,教师强势“介入”,过度教授,学生与文本被不断“离间”,从而无法“触摸”与“亲历”,致使学生本来萌生的阅读兴趣也荡然无存。四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致使学生阅读方法单一,缺乏科学积累材料的意识,读书收效不大。
阅读教学最大的失误是教师无休无止的分析讲解和过多过滥的考试“训练”挤占了学生宝贵的读书时间,以分析、灌输、注入、强制训练为基本手段的主要教学过程充斥课堂,使学生没有机会去积累、感悟、熏陶。这种以讲代读、以练代读的阅读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自己品味作品的权利和机会,致使学生的主体性失落,语文的特性已不复存在。学生讨厌阅读的心理比较普遍,他们缺少感悟、体验,较少思考,也不会理解,表达、阅读能力萎缩,他们认知的某些方面得到强化,但兴趣、情意、方法、习惯乃至品格被忽视,整体发展严重失衡,舍本逐末,阅读教学高耗低效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一、确立目标,阅读要体现有序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而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也在于为人的发展提供食粮。它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产品提供给每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灵魂,丰满他们的血肉。那些文学作品,饱含着作家真善美的情思,闪烁着人类智慧,充溢着生机、灵气、爱憎、智慧的生命律动。
首先是经典著作。经典名著是前人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文化主食。笔者曾经在高一年级试验开展“名著研究”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十周时间阅读《三国演义》。具体做法是:让学生至少每天抽出半小时阅读原著。因为学校图书馆备存的相关作品有限,笔者便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将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各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下载到校园网上,供学生在家里或学校上网阅读,从而满足了不同学生在不同地点阅读同一部名著的需要。其中第一、二周进行“三国影像”,放映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影视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熟悉名著的基本情节;第三、四周进行“三国导读”,向学生介绍有关作家创作的一些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名著当中思想内容方面的一些疑点和难点;第五、六周进行“名家说三国”,播放“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品三国”相关视频;第七、八周则是“我认识的三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作品中的一个角度,制作课件、写作读书报告。第九、十周进行“我说三国”,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在课上进行交流,全班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评价,相互借鉴。
其次是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由于许多当代作品的价值尚未得到权威的认同,或者作品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备相当的鉴赏水平,力求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作品。如近年来,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散文系列,涉及到中外文化的许多方面;又如港台著名作家张晓风、席慕容、林清玄、刘墉、董桥等人的作品,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都有显著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阅读要体现自主性
自主性阅读是一种主观的积极的能动的阅读行为,也是一种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的阅读心理需求过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教学不单靠语文老师的指导,更要发挥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笔者在上“名著阅读”课时,事先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然后根据他们的爱好,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目,培养出他们自觉的阅读习惯。如有的学生感情丰富,笔者推荐给他们情感类的文章和书目,可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如《春水》《繁星》《简·爱》《边城》等,使他们在阅读的世界里,产生情感共鸣,品尝到一种“崇高”的美感,在这种美感的驱动下使他们有了更多的阅读需求。再如有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笔者则把一些战争题材、体育运动类题材的文章和书目推荐给学生,如《斯巴达克思》《战争与和平》《三国演义》等,让他们在竞技的舞台上享受超越的快感。学生有了这种超越的快感,就有了增大阅读量的欲望。长期坚持阅读,自主性的阅读习惯就能慢慢地养成。
三、重视对话,阅读要体现个性化
教师与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虽然受到阅读对象(文本)的制约,但每一个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的能动参与,都是一种全面的精神把握和特殊占有,个人的特殊心理活动、独特的情感意志、感受理解都将在阅读对象上打下鲜明的个性印痕。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靠理性分析或他人言传难以奏效。保护个性、释放个性、张扬个性是现代中学生的普遍心理,他们渴望运用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来审视文学作品,从而表现自己的评价与思索。感悟,强调的主要是学生主体的阅读与思考,是对语言材料的品味与体验。而阅读教学的特殊性还在于通过师生的互动,实现建构文本意义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一起阅读,在阅读中达成一种分享、共享,让阅读活动成为师生人格对等的交往和“对话”,学生在课堂上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产生思想的碰撞,激发出闪亮的火花。
例如,笔者在讲授《传记选读》中的《幸福从细小处开始》一文时设计了一个“走进心灵”的环节,让学生结合文本和自己的感受,以“富兰克林,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与伟人进行心灵交流。于是,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对文本的多角度的解读,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对话和交流中,学生感受到了传主富兰克林的人格魅力,传主的精神也得到了傳承。
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远游,是内在性灵不断成长的泉源。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让我们在“霓光璀璨中独守一炷青灯”,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阅读内容和方式,让阅读点亮人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510380)
阅读教学最大的失误是教师无休无止的分析讲解和过多过滥的考试“训练”挤占了学生宝贵的读书时间,以分析、灌输、注入、强制训练为基本手段的主要教学过程充斥课堂,使学生没有机会去积累、感悟、熏陶。这种以讲代读、以练代读的阅读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自己品味作品的权利和机会,致使学生的主体性失落,语文的特性已不复存在。学生讨厌阅读的心理比较普遍,他们缺少感悟、体验,较少思考,也不会理解,表达、阅读能力萎缩,他们认知的某些方面得到强化,但兴趣、情意、方法、习惯乃至品格被忽视,整体发展严重失衡,舍本逐末,阅读教学高耗低效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一、确立目标,阅读要体现有序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而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也在于为人的发展提供食粮。它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产品提供给每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灵魂,丰满他们的血肉。那些文学作品,饱含着作家真善美的情思,闪烁着人类智慧,充溢着生机、灵气、爱憎、智慧的生命律动。
首先是经典著作。经典名著是前人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文化主食。笔者曾经在高一年级试验开展“名著研究”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十周时间阅读《三国演义》。具体做法是:让学生至少每天抽出半小时阅读原著。因为学校图书馆备存的相关作品有限,笔者便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将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各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下载到校园网上,供学生在家里或学校上网阅读,从而满足了不同学生在不同地点阅读同一部名著的需要。其中第一、二周进行“三国影像”,放映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影视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熟悉名著的基本情节;第三、四周进行“三国导读”,向学生介绍有关作家创作的一些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名著当中思想内容方面的一些疑点和难点;第五、六周进行“名家说三国”,播放“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品三国”相关视频;第七、八周则是“我认识的三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作品中的一个角度,制作课件、写作读书报告。第九、十周进行“我说三国”,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在课上进行交流,全班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评价,相互借鉴。
其次是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由于许多当代作品的价值尚未得到权威的认同,或者作品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备相当的鉴赏水平,力求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作品。如近年来,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散文系列,涉及到中外文化的许多方面;又如港台著名作家张晓风、席慕容、林清玄、刘墉、董桥等人的作品,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都有显著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阅读要体现自主性
自主性阅读是一种主观的积极的能动的阅读行为,也是一种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的阅读心理需求过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教学不单靠语文老师的指导,更要发挥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笔者在上“名著阅读”课时,事先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然后根据他们的爱好,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目,培养出他们自觉的阅读习惯。如有的学生感情丰富,笔者推荐给他们情感类的文章和书目,可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如《春水》《繁星》《简·爱》《边城》等,使他们在阅读的世界里,产生情感共鸣,品尝到一种“崇高”的美感,在这种美感的驱动下使他们有了更多的阅读需求。再如有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笔者则把一些战争题材、体育运动类题材的文章和书目推荐给学生,如《斯巴达克思》《战争与和平》《三国演义》等,让他们在竞技的舞台上享受超越的快感。学生有了这种超越的快感,就有了增大阅读量的欲望。长期坚持阅读,自主性的阅读习惯就能慢慢地养成。
三、重视对话,阅读要体现个性化
教师与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虽然受到阅读对象(文本)的制约,但每一个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的能动参与,都是一种全面的精神把握和特殊占有,个人的特殊心理活动、独特的情感意志、感受理解都将在阅读对象上打下鲜明的个性印痕。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靠理性分析或他人言传难以奏效。保护个性、释放个性、张扬个性是现代中学生的普遍心理,他们渴望运用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来审视文学作品,从而表现自己的评价与思索。感悟,强调的主要是学生主体的阅读与思考,是对语言材料的品味与体验。而阅读教学的特殊性还在于通过师生的互动,实现建构文本意义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一起阅读,在阅读中达成一种分享、共享,让阅读活动成为师生人格对等的交往和“对话”,学生在课堂上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产生思想的碰撞,激发出闪亮的火花。
例如,笔者在讲授《传记选读》中的《幸福从细小处开始》一文时设计了一个“走进心灵”的环节,让学生结合文本和自己的感受,以“富兰克林,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与伟人进行心灵交流。于是,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对文本的多角度的解读,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对话和交流中,学生感受到了传主富兰克林的人格魅力,传主的精神也得到了傳承。
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远游,是内在性灵不断成长的泉源。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让我们在“霓光璀璨中独守一炷青灯”,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阅读内容和方式,让阅读点亮人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51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