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与“人情”齐飞,“感性”共“哲思”一色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i8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当学生又一次诵读起《春江花月夜》这首“孤篇盖全唐”的绝世名篇时,这首诗中所渗透的美便让我浮想联翩,不能自持。记不清是第几次教这首诗,也不知道多少次吟诵它,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美感享受,我会把我的这些体验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和我一起涵泳,一起感動。《春江花月夜》就像一颗硕大的夜明珠,璀璨的光芒散发出的美让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一、风景之美
  未读全诗,先看诗题,“春江花月夜”五字,如五个连续不断的画面,闪击着人们的视线,意象组合,神完气足,又变化多姿。
  写“春”:春江潮水连海平、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水流春去欲尽……绝不单独去写,与江水、与明月、与花林……融合在一起,参差错落,极富美感。这是一个立体的“春”,意境空明,内涵丰富,风景如梦怡人。
  在整个“春夜”的广袤画卷中,“月”像一尊美神,占据着画面的中心,顾盼生情,姿态万千。“海上”的明月、“花林”上似霰之月、“空里”流霜般的月、“明月楼”上的月、“玉户帘”中的月、“捣衣砧”上的月,高悬之月、西斜之月、“沉沉”落月……一个与一个不同,一个比一个纯美,同样是月,毫无雷同,各具情态,美不胜收。
  皎皎明月、潺潺江水、悠悠白云,花林、鸿雁,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再加上扁舟子、楼上人,色彩缤纷,动静相宜,诗中有画。这不是一帧单调的平面图,更是一幅动感十足的立体画。
  二、人情之美
  一首诗只是写景,肯定单调。“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在宏大优美的背景之上,游子、思妇,两个年轻主角的上场,给本来静美至极的画面陡然增添了灵动的气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一段缱绻动人的故事已然拉开帷幕。果不其然,“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妇在楼上徘徊,在妆镜台前踟蹰,在玉户帘中相思,在捣衣砧边走神,教我如何不想他?后悔啊,“悔教夫婿觅封侯”,别时容易见时难,他在哪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好的诗人必须是多情善感的性情中人,是深谙人情的心理学家,王昌龄、李白、柳永、李清照想必是,张若虚必然也是。想像着明月清辉之下的这样一幅思妇怅望的画面,怎不令人肝肠寸断,一洒同情之泪?“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当一次次落花成阵、千帆过尽、等待成空时,思妇一定是“梦啼妆泪红阑干”。微情渺思,江郎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情之凄美动人于此可见一斑。
  人情在这首诗中不限于离愁别绪,但唯此“别”情,最是动人。
  三、哲理之美
  感性的东西可以感动人,但如果停留于此,未免浅薄;真正能启人心智者,莫先乎“理”。面对寥廓宇宙,从古及今,天问不止。“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屈大夫仰天长啸。“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经常
  举头望月的诗仙不禁伤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革命者心系苍生,心忧天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把这几句单独摘出来,就是一首完美的哲理诗。宇宙之大,人又何其渺小,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意义与价值何在?“我从何处来,我到何处去?”缺乏对天地人生的思考,是不会多此一问的。张若虚的哲学思考,代表了古人今人共同的困惑与惆怅,或许永远没有答案,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恰恰是需要这样的追问与思考。
  《春江花月夜》做到了“情”与“理”的高度统一,感性、理性之美并存,我想这也应该是她如此明媚动人的原因之一吧。“理”使《春江花月夜》完成了深度的探索,使诗歌的品位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美的境界。
  四、音乐之美
  《春江花月夜》一扫六朝宫体之浓妆艳抹,洗净铅华,素颜朝天,显现出这个百废待兴的时代难得一见的秀丽端庄、清雅绝俗之美。春、江、花、月、夜,五个音符,交相触发,柔和悦耳,熨帖人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位螓首蛾眉的佳人,于风花雪月或碧海蓝天之下,因思念那位羁旅天涯的游子,正吹弹起一支如怨如慕声调悠远的管弦。
  《春江花月夜》计三十六句,“逐解转韵”,九次变化,流转自然,舒缓有致,节奏感强,又畅达婉转,音韵和谐,且一贯到底。这首“诗中的诗”,诗中有乐,有如一首宏大的交响乐,至“落月摇情”,其音乐之美已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春江花月夜》是唐诗这串精美项链上的一颗明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收获不同的美。每一遍的读,每一次的教,都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这就是名篇的魅力,也是其不朽的原因。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211900)
其他文献
【设计思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可以说,诵读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在诗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讀促学,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下面以《虞美人》一词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期刊
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职教学校文学欣赏教材的章节以体裁来整合。这样便于在比较阅读中,使学生了解相同体裁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和风格,使学生的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经典的文学作品被人们广为熟知,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较为切合职教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欣赏水平。  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它与相关专业的衔接度。如旅游职教校本课程文学欣赏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宗旨和目的,就是要让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具备专
期刊
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关键点是阅读,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原点。离开了阅读的语文教学实践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位了阅读的语文教学实践是机械地杀鸡取卵,甚至是戕害式的急功近利。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长期关注师生阅读现状,对文本阅读“缺位”“不为”现象深为痛心。我们看到当前语文教学实践范式花样繁多,“导学案”“课程单”“活动单”等此起彼伏,把一篇篇精美的阅读对象——文本当作一块块案板上
期刊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古文教学,用专业的精神和态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激趣、积累与积淀为实施策略,带领学生走向共同成长和进步。  一、激趣形式的导入  若想真正促进学生增强对古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以先声夺人的姿态,于导入环节做好充分的铺垫工作,以改善学生心理,增强其主动接触的愿望。可以采取的做法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吸引力较强的问题。在学习《庄子》中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这
期刊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的贵族已婚妇女为了追求真爱而婚外恋但以卧轨自杀为结局的故事。“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正如作者在书的扉页上写下的圣经语录,托尔斯泰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安娜最后的悲剧是因为她自作自受,上帝自会做出公正的审判。”但是安娜究竟哪里做错了,托尔斯泰并没有直接写明,因为在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一个在人性与伦理的冲突中矛盾着、对抗着的角色。
期刊
随着“课程标准”的新一轮修订,“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已经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眼当下学生的写作现状,浅写作泛滥成灾。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性、公正的现代公民素养具有重大意义,这在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但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都需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就写作教学来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知
期刊
时下的高中生作文,多是空话连篇、读之无味的套作,或是无病呻吟、肤浅造作的虚假之作;那些思想深刻或是情真意切的文章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我们的学生缺乏敏感的心灵与细腻的感受?当然不是!我相信孩子的心灵是一片最纯最真的土壤,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肥沃的地方。语文教师要做的只是循着学生的本性,给他们心灵的滋养和情感表达的指引。因此,当学生写作在空洞、僵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缺乏真情、不会抒发真
期刊
“陌生化”理论源自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是指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偏离或反常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种创作手法。“陌生化”能重新唤起人对事物的兴趣,持续激发人对周遭的探索,不断更新人对世界的感受。这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自读文本的认知,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理解文本,完成和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以多元视角拓宽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同时激发其质疑和探究的
期刊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培养对象,二是培养方法。因此,培养学生“发展素养”是基本途径,落实“立德育人”才是根本任务,怎样把这个根本任务具体化系统化,这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操作层面进行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任务的多向性转化为指向性,其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既是新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又是散文文体教学的追求,通过解读散文之美——语言美、场景美和哲思美,把握文本的
期刊
白居易是中唐诗坛最为璀璨的一颗星。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黑暗的现实主义诗篇,《琵琶行》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叙事诗。在当时,“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诗主要叙述了一位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段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描写,因为有众多生动形象的比喻而精妙绝伦。《琵琶行》虽然是一首叙事诗,但它在抒情艺术上的高超技艺同样不容忽视。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