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偏旁记字、借助图片等方法,正确认读“雾、淘”等12个生字,理解“甚至、无论”等词语的意思;会写“岸、屋、散”等8个生字。 2. 在语言、图片情境中展开想象,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感受雾的淘气。 3.整合教材资源,能够仿照课文用“无论……还……都……”说话,交流雾给景物带来的神奇变化,了解雾的自然特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过程: 一、承旧知,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偏旁记字、借助图片等方法,正确认读“雾、淘”等12个生字,理解“甚至、无论”等词语的意思;会写“岸、屋、散”等8个生字。
2. 在语言、图片情境中展开想象,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感受雾的淘气。
3.整合教材资源,能够仿照课文用“无论……还……都……”说话,交流雾给景物带来的神奇变化,了解雾的自然特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过程:
一、承旧知,建立情感,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在诗人的文字中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这使我们感受到想象像一个小精灵一样,为我们插上翅膀,在语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现在,我们就和这个小精灵朋友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板书:想象)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篇课文,温习单元要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二、做游戏,积累词语,导入新课
1.看偏旁,学生字。
同学们,你们看,精灵朋友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偏旁:我们来玩“偏旁交友”游戏吧。
看到你能想到哪些生字朋友? (雨、露、雪、雷、雾……)
2.比字义,有发现。
看这些带雨字头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带雨字头的字一般与天气有关)
3.多拓展,多积累。
雨:你能用“雨”字说几个词语吗?(阵雨、下雨、雨水……)
露:你在哪里见过露珠?
雾: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见到的自然现象,说说这个词语:一(
其他文献
阜【fù】甲 1 2 3 篆 象形字,《说文》解析为“大陆,山无石者”,《释名》具体解说为“土山曰阜,言高厚也”。可见,“阜”像高大的山岭形。正如金仑、林霖在《字海探源》一书中所言:“甲骨文前一款的‘阜’其实是‘山’,只不过是竖着写的,山根在右,山峰朝左。”从甲骨文字形可见,若将“ ”向左旋转90°成“ ”,极像山岭之状。“阜”作偏旁變形为“阝”,如“阳”繁体为“陽”,右上是“旦”,其下是光芒照
事物发展有规律,事物变化应有“度”。适度,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当前语文教学中,尚存在忽视学情,轻视基础,求深求透,唯美炫美的现象。提倡“细读”,无可厚非。说明教师重视深钻教材,细心研读教材。但“细读”,并非让教师在课堂上不顾学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倾囊相授。也不是让教师讲深、讲透、嚼碎、嚼烂,甚至咀嚼出非语文的滋味。细读对教师而言,不仅要细读教材,也要细读学生,深入了解学情,掌握学情变化的规
教学目标: 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正确书写“画、奖、拿”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分不同角色的语言,分角色朗读对话。 3.能用上“得意”“伤心”“满意”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4.能懂得“只要肯動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聊“画”导入,认识人物 1.(出示“画”的古文字)猜猜这是什么字?想到了什么? 师讲解:上面的演变
我大概算是有点不务正业的语文老师。 以前人们把老师叫作“教书匠”,而现在,我又得了个“弯刀木匠”的称号。 心里到底少了点什么 还得从一次装修说起。 买了房子,自然是要装修的。也许是城市太小吧,忙碌的设计师们千篇一律地向你展示他们“欧式”“美式”“现代”“中式”等一系列既定名词之下的作品,一套套方案犹如快餐店里的一份份套餐,甚是快捷规矩,却少了些意趣,难以从其中感受到这是盛放自己情绪的空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触摸实物,初步感知主题餐厅的概念。 2.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了解好主題餐厅的特点,制作思维导图,丰富并拓展学生的设计范畴,感知背后的文化内涵。 3.在通读、研读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个性化感悟,运用设计主题餐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爱丽丝”的理解,唤醒阅读积累,主动创造,把阅读成果做成实在的“文化产品”。 预学任务: 1.课前小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师范毕业的我,一腔热血,满怀憧憬,来到老家附近的一所村小。从此,开启了我的农村小语教学之旅。这条路,一走就是20余年。 那时那地,信息闭塞,文化贫瘠。老师教语文,靠的只有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说是“刀耕火种”,也不为过。当年的我,跟着一群民转公教师,步履蹒跚,懵懵懂懂。和他们一样,被应试教育一路裹挟着,胁迫着,一教就是近10年。 模糊记得,作家残雪说,很多时候,你无
口语交际课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而设置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运用语言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可是,笔者在听课调研时发现,一些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出现了失衡现象:一是不能准确把握口语交际课的课型特点,对怎样开展教学感到茫然;二是对教学过程探究不够,学生自主交流的主线不明确,任其自由发挥。作为语文教研员,应该如
学习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讲到“词句段运用”部分,说到作者写季节的不同方法,有侧面描写,借助典型动物展开描写,也有正面描写,直接写这一季节的事物。出示“冬天,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这句话,让学生集体读,读到最后一句话时,小魏同學可能想到了舔臭脚丫子,他低头抿嘴一乐。这表情被我和小徐同学捕捉到了,于是,小徐同学心领神会,仿佛
当下,一部分学生觉得语文课乏味、无力,少上几节或多上几节差别不大,听课时注意力集中与否并不影响语文学习的大局,此类现象表明他们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是语文课缺少了思维的力量,或思维的“含金量”不足。没有思维的课堂,学生处于静止不前、慵懒散漫的状态。提到“思维”一词,有人觉得这更多的是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甚至有人觉得思维似乎跟语文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语文
《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我一见钟情,反复读来,在小小荷塘里,片片荷葉下,竟寻到了那份愈久愈浓的情与趣。 一、初识之喜 翻开教材,《荷叶圆圆》这个课题一下就吸引到了我。一遍读完,“可爱”之情油然而生。“荷叶圆圆”,圆圆的荷叶,是不是还可以说“荷叶大大”“荷叶绿绿”……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说:眼睛亮亮,苹果甜甜,蛋糕香香……诗中有几个可爱的主人公: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