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chou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GPS技术应用研究的逐步深入,全球定位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中,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一下GPS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GPS;工程测量;特点;应用
  
  0.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GPS技术应用研究的逐步深入,全球定位系統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中,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GPS测量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求定测量点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本文着重探讨一下GPS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
  1.GPS构成
  1.1空间卫星星座
  GPS空间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平面的倾角为55°,卫星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h58min。卫星用L波段的两个无线电载波向广大用户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定位信号,导航定位信号中含有卫星的位置信息,使卫星成为一个动态的已知点。在地球的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以上,平均可同时观测到6颗卫星,最多可达到9颗。
  1.2地面监控站
  GPS地面监控站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检测站组成。主控站根据各监测站对GPS卫星的观测数据,计算各卫星的轨道参数、钟差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编制成导航电文,传送到注入站,再由注入站将主控站发来的导航电文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器中。
  1.3用户设备
  GPS用户设备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其终端设备等组成。GPS接收机可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跟踪卫星的运行,并对信号进行交换、放大和处理,再通过计算机和相应软件,经基线解算、网平差,求出GPS接收机中心(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GPS工程测量的特点
  2.1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测站间相互通视一直是测量学的难题。GPS这一特点,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必须开阔,以使接收GPS卫星信号不受干扰。
  2.2定位精度高
  一般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ppm,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ppm,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GPS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大量实验证明,在小于50公里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10-6,而在100~500公里的基线上可达10-6~10-7。
  2.3观测时间短
  采用GPS布设控制网时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30~40min左右,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观测时间更短。例如使用Timble4800GPS接收机的RTK法可在5s以内求得测点坐标。
  2.4提供三维坐标
  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2.5操作简便
  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目前GPS接收机已趋小型化和操作傻瓜化,观测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即求得测点三维坐标。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2.6全天候作业
  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3.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常规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根据基线长度和测量等级观测45分钟以上的时间。这种模式一般可以达到5mm+1ppm的相对定位精度。常规静态测量常用于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建立长距离检校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
  3.2快速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数分钟。这种模式常用于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3.3准动态测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在进行初始化后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几个历元数据。这种方法不同于快速静态,除了观测时间不一样外,它要求移动站在搬站过程中不能失锁,并且需要先在已知点或用其它方式进行初始化。这种模式可用于开阔地区的加密控制测量、工程定位及碎部测量、剖面测量及线路测量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另外,有一种连续动态测量,也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测量是在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流动接收机在初始化后开始连续运动,并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自动记录数据。这种方法常用于精密测定运动目标的轨迹、测定道路的中心线、剖面测量、航道测量等。
  3.4实时动态测量
  实时动态测量则是实时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这种模式具体方法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架设GPS基准站接收机和数据链,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并通过数据链向移动站发送数据。移动站接收机通过移动站数据链接收基准站发射来的数据,并在机进行处理,从而实时得到移动站的高精度位置。DGPS通常叫做实时差分测量,精度为亚米级到米级,这种方式是基准站将基准站上测量得到的RTCM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到移动站,移动站接收到RTCM数据后,自动进行解算,得到经差分改正以后的坐标。RTK则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它的工作思路与DGPS相似,只不过是基准站将观测数据发送到移动站(而不是发射RTCM数据),移动站接收机再采用更先进的在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精度比DGPS高得多的实时测量结果。这种方法的精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测量领域中,由于GPS定位技术自身独特而强大的功能,充分显示了它在该领域实际测量工作中比常规控制测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适应性,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来适应实际测量工作。随着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GPS定位技术将在工程测量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红兵.谈GPS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2.
  [2]王杰.GPS定位系统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应用[J].科技信息.2010.31.
其他文献
目前日益为中小学所推崇和倡导的小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研的一种形式,它是相对于大课题研究而言的.大课题主要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拟订、学校教师申报、立项的课题.这里,教育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教育教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已经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小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因此,针对《认识分数》这一教学内容,就要求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与思维特点,实现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
曾经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越轻松愉快的氛围,越能使人思维活跃、记忆力更加牢固,想象力更加丰富。如果将这一点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可能是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帮助。为此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学校在教师短缺的情况下,要想保住生源,让学校继续发展,对于当今的教育形势来看显然是一个难题,那么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保证教学质量,让老百姓认可,学生才不会流失。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用实施高效课堂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一、 强化特色,营造文化氛围  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重点要放在课堂教学之上,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教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校本教研已成为各中小学的现实需要。在进行校本教研的诸多方式中,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方式。所谓的小课题研究,它
课堂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推行多年,很多教师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建立了合乎自己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更好地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堂教学由教师的满堂讲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教师点拨引领转变,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但还有相当一部
在数学教学或者在老师引导下完成练习时候,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教学的各知识点,也能练习做得不错,但在让学生自己独立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做得不尽如人意,而审题就是最突
小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如何科学而有效地选择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确定研究课题。一、特殊案例个案研究曾经在教育领域非常流行,是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的一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