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虎:以贪欲出发,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mmmmmmmmmmmm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读太多书,让书蒙蔽了心灵和眼睛。凭你的直觉,爱就够了,用你的心,你的眼睛去感受;锐利的眼睛,无畏的考古心态,最大的耐心。”这是徐小虎的鉴定观。
  徐小虎,当今艺术史学者中的异类。当其他学者根据文献、题款、印章等约定俗成的线索来辨别古画的真伪时,她自创了一套中西合璧的方法论,同时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西方的结构分析法、中国式的“笔墨”鉴定、从日本人收藏中国书画的历史中借鉴参考——来找寻真迹,重建中国绘画的历史。
  学术圈冷遇,大众媒体鹊起
  2016年4月下旬,82岁的徐小虎被TEDxXihu邀请到杭州演讲。她从尼泊尔的深山里一路跋涉而来,挺过了崎岖山路的颠簸和高原反应的折磨。终于以袭白衣蓝袍,精神矍铄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无人不为她的气质和谈吐感到惊讶。
  徐小虎被主流学术界漠视了几十年,直到近些年才被大众认识并喜爱。1995年,《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英文版问世,徐小虎在书中宣称“台北故宫”现存的吴镇书画中,只有三幅半是真迹。这种极具颠覆性的观点,却并未给学术圈带来太大的冲击波,也没能激发学术界重新讨论传统的书画鉴定法。
  《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中文版在大陆出版后,她以为会有大学请她授课,但一个也没有。21年过去,始终没有一个同仁和她讨论学术问题。她一直期望有学术圈的人找到她说:“小虎你的书里有很多错误,但是现在用你的方法带着我的学生,我们来找找赵孟頫或者董其昌的真迹吧!”
  “我仿佛一下子成了烫手山芋,众人避之唯恐不及。不但没人与我讨论书里提出的问题,我反而好像瞬间从专业研究机构与学术刊物间消失,成为一个不存在的人。陷入了无限寂寞,全然孤独的境地。”徐小虎回忆那段经历。
  近几年,徐小虎在大陆陡然走红。2012年广西师大理想国愿意出版她的书(之前北京和南京的两家出版社都犹豫再三);大陆的三家官方机构邀请她演讲(其中包括浙江博物馆,谈论的主题竟然还是浙派书画);中国美院王澍请她演讲之后,现场有个小姑娘主动找她,说要做她的助理,义务帮她打理大陆的事务;主流报纸把她当作名人,像电影明星一样报道;她的两本书热销,讲座场场爆满,主流媒体整版报道,粉丝在网上讨论她的观点和方法。
  在TEDxXihu的舞台上,徐小虎讲述了尼泊尔那片神秘国土上有关灵修男孩儿Guru的故事。这位轰动世界的少年,1990年出生,15岁离家,佛陀一般在树林里静坐,不吃不喝长达数年,成千上万的朝圣者蜂拥而至,82岁的徐小虎也是其中一位,几乎是Guru身边年纪最大的一位。徐小虎是2012年去她口中的“大师父”Guru身边报到的,声称“这可比找真迹还刺激,关乎整个人类的未来。“这不是迷信,我不是个迷信的人。”徐小虎说。
  徐小虎认为,她的好运、生命中的贵人和转机,都是Guru带给她的神奇。五年来她尽可能待在Guru身边,几乎把所有的研究都放下了,然而人们却开始关注她的鉴定成果和方法。
  退学普林斯顿,证伪“台北故宫”馆藏
  徐小虎1934年生于南京,中德混血。祖父是北洋军阀皖系远威将军徐树铮,因1919年派军收复外蒙古而威名远播。父亲是民国宪法先驱徐道邻,早年留学德国,结识了德国女子徐碧君。徐碧君生下她时,家人并没人想到会是个女孩,只准备了一个男孩的名字——小虎。这个响亮的中文名,是中国奶奶取的,因为家里曾养过一只叫做“小虎”的大猫,父亲与两个“小虎”的感情都很深厚。
  徐小虎的童年,随着时代一起动荡,从幼儿园到初中,辗转于南京、罗马、重庆和上海。她戏称读书时的“大成就”是一学期里,被记了两个大过,两个小过,只差一个小过,险被开除。
  1967年,在普林斯顿读书时,因为和导师方闻观念上的冲突而退学。徐小虎回忆说,导师方闻认为“画画不是科学,研究中国书画用不着画画,用科学性的结构分析就能精确判定一件作品的制造年代,误差在二十五年以内”。而她则坚持,“画画如同烹饪,有各种文字难以道出的微妙细节,包括动作的姿势、力量、时间、水分等。研究古代食谱就得拿着菜刀与锅铲,真正下厨去做做看。研究中国古代书画,也定要自己提笔体会笔墨的滋味与好坏。”
  退学后,徐小虎和家人前往日本待了4年。她
  边撰写含艺术批评在内的多个专栏,一边观摩各种古画展览,利用日本丰富的史料资源继续展开艺术史研究。1971年,徐小虎从日本回到美国,就“笔墨问题”不断地向知名收藏家、鉴赏家王季迁请益问道。1980年,徐小虎从加拿大迁居台北,任教于台湾大学,只为能亲身体验并深入检验中国绘画作品。
  在台期间,她用“结构、形态与笔墨行为”结合的方法,对存世的吴镇书画进行重鉴,十六件吴镇作品包含五十多幅,有四幅经她考证是真迹,四幅中有一幅的三边曾被严重裁切过,两幅遭受过明显的补笔并加上伪印,其余全都是明到清初的产品,连“台北故宫”所藏的大名鼎鼎的《墨竹谱》也是伪作。拿贡布里希当“小白鼠”,与高居翰“互掐”
  无论是鉴定还是收藏,徐小虎都强调“以全部的心灵、全部的精神、全部的灵魂与全部的意志来体验”。因为面对艺术品,和面对大自然一样,人类能毫无预期、无所保留地、不带先入为主的观点响应它的美。
  在引导外行人鉴定吴镇书画时,徐小虎主张“把纸张当作自己的皮肤,来感觉笔在身上按压的软硬程度、走笔的速度。有些笔法像是有痛感的硬刷子扫过去,有些笔法则是轻柔舒缓的动作,这两种情况下艺术家的呼吸是不一样的。她认为,内行人看的都是题跋、印章,这都是画作以外的东西,外行人反而不会有这些顾虑和纷扰。
  上世纪80年代,徐小虎写信给时任伦敦大学瓦尔堡学院教授的贡布里希,问他愿不愿意做“小白鼠”,与她做一个对话,为她《被遗忘的真迹》一书做注脚。
  这位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慷慨同意,但表示“我可没学过中国艺术”。而徐小虎却说,她就是想让一位受过高度西方艺术史训练、但不熟悉中国笔墨的学者,来分析同样的两件传是吴镇作品的结构形态。她还有一点私心,贡布里希的名头很大,有他作证,别人会信。   1986年7月3日,徐小虎到瓦尔堡学院拜访贡布里希,在未告知这两件作品所传作者和年代信息的前提下,请他做一番评论。贡布里希检视这些幻灯片,从墨色、空间、技术等方面逐一评述之后表示,《竹石图》有较高的质量,并指着画作局部称赞“真的是太棒了!”
  结束看画后,徐小虎向贡布里希解释说,她认为两件作品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这两件作品在各自的时代里都是好的作品,但贡布里希教授很快笑着回答:“是啊!但我宁愿买这一件(《竹石图》)!”
  徐小虎和贡布里希是一面之交,与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高居翰,则是常常“互掐”的老朋友。徐小虎15岁在美国念高中时就认识高居翰,两人曾合作演戏,她与高居翰分饰男女主角。
  尽管二人是挚友,有同样的研究方向,学术意见却渐行渐远。被高居翰鉴定为是吴镇作品的《墨竹谱》,在徐小虎看来不仅是假画,而且是伪作里质量不高的东西。
  徐小虎清清楚楚记得他们之间曾经的对话。徐小虎说:“和真迹《竹石图》相比,一个笔那么快、那么硬,一个笔那么慢,缓慢得完全像沉在丝绸里似的!Jim你还是拿薪水的,你还要你博士在普林斯顿写论文,高举《墨竹谱》为世界第一吴镇,而把无法解释的《竹石图》定为‘例外’!!岂有此理!?”而高居翰激动地说:‘Joon你为啥虐待它(《墨竹谱》),给它这么多没有感情的评论,你如此刻薄,简直是恶毒,像要把它撕开一样!”
  后来,高居翰得知徐小虎正在做和王季迁对谈,研究中国笔墨之理,亲自写了推荐书,帮她申请国家人文基金会的研究经费补助。访谈手稿整理完毕后,高居翰是第一个看到全文的人,他立即拿给自己的学生传阅。令徐小虎遗憾的是,《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在内地出版后不到一个月,高居翰就在美国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
  对话
  “大师之作有圣物功能,即便假也难以抗拒”
  收藏·拍卖:是不是很多人请你去鉴定中国古代书画?
  徐小虎:我不参与商业鉴定,我做这些研究,意图不是打假,而是求真,我定要找到真迹!
  大多数传统收藏家则因为利益和感情因素,对于传称是名人之作的艺术品,即便是赝品,也难以抗拒,被作品上的签名牵着鼻子走。只要有机会得到件古代知名大师的稀世绘画或书法,上面有米芾、苏轼、黄庭坚、赵孟頫、倪瓒、吴镇、黄公望或王蒙的名款,绝大多数收藏者都会“希望”它是真迹,因此对大师落款作品比较宽容,大师之作具有“圣物”功能。
  收藏·拍卖:如何理解“圣物”功能这个说法?
  徐小虎:拥有知名作品,在中国社会从来都是件独特且具吸引力的事情,收藏者想要拥有它,即便不能拥有,也要以某种方式与它产生联系。中国古代书画里,画和落款绝大多数不一致。华人收藏不是以画的美来收,而是以名字来收,对画作的态度取决于知名与否。
  收藏·拍卖:是否可以推论“名气越大,赝品越多”?
  徐小虎:著名大师的作品在生前就受到大量的学习、模仿、复制与伪造,王羲之当年去朋友家探访,就已经看到友人在市面上花了高价买来的王羲之伪作。其实他可以自己写封信,等王羲之回信,就能拥有真迹。这说明他是听说王的书法很好就去买,而不是自己觉得好得不得了而收藏。
  如果大师的名声在身后数十年或数百年仍持续增长,赝品的数量也会同时成长。收藏者的时代与艺术家相隔越远,收藏到赝品的几率也更高。唐太宗说“朕要王羲之”,王羲之已经死了400多年,人们只能千方百计把“王羲之作品”制作出来。别的帝王也要王羲之,伪作便越来越多,收藏完全被恶化了。
  收藏·拍卖:良性的收藏是怎样的状态呢?
  徐小虎:在日本我看见人们把没有名气的中国书画也当作国宝,藏在一块块丝绸里卷起来,摆放在有香味的木头盒子里,取的时候都是用双手捧着。像对待神一样对待美丽的事物,这种虔诚让我意识到,国人不是不会看,人人都会看,但国人对待收藏,方法一开始就是错的。以贪开始,就没用了;一开始是因为美而爱,因为爱而收藏,之后再发现它是谁画的,这才是良性的过程。爱是真的,和心有关,而非功利的为了赚钱投资,把艺术当经济品。鉴赏这件事,不一定要素养、学养,而是直觉,没有任何外在的价值,随着人的成长,所爱好的东西会变。
  收藏·拍卖:欣赏和所爱,其实就是趣味问题,但趣味有高下和好坏吗?
  徐小虎:一般而言小孩不喜欢芥末,长大了才有人会喜欢芥末,但这并不表示巧克力不如芥末。可国人的价值观是,你不喜欢芥末就是你不懂,我们就不要和你往来。
  王季迁原本很喜欢王翚的作品,王翚所表达的,类似容易让人兴奋的巴洛克音乐。后来王季迁欣赏了王原祁后,会觉得王翚没有那么大的意思,这不代表王翚作品不好,而是王原祁的创造达到了更奥妙的个境界,他不以笔墨的壮美为傲,而以笨拙的笔墨达至原始的活力,因此王原祁的作品更难被欣赏。欣赏到王原祁的奥妙,就要放弃一些王翚的兴奋。于是王季迁卖掉了王翚的一个大手卷,买了一张王原祁的小小册页。
其他文献
言及收藏,则先修其身,华夏文明历数千年,个中有太多传奇与菁华,需为藏者所探、所研。昔时珍宝,如今或长眠地下,或散落世间,它们被悉心珍藏的同时,也为我们解读先祖的文明打开了一扇窗。  随着近代文博体系的输入,博物馆肩负起保存、展示、传播文明古国文化精髓的重任,并为藏家、学者以及艺术爱好者建立科学、权威的学术指导。法国作家曾说:“所谓千古不朽的艺术作品,特点就在不论时尚怎么改变,它总是有办法满足任何时
期刊
在习惯摁亮手机屏  在习惯摁亮手机屏幕看时间之前,人们用钟表来彰显时间的概念,钟表发明之前则使用圭表、日晷与漏刻,诗意的中国人以“一炷香”“一盏灯”为时间量词,西方人曾随身携带沙漏计时。时过境迁,传统钟表逐渐被冷落,设计师们尝试用概念时钟、创意烛台与插香座、沙漏台灯以及日历等家居小物件呈现光阴荏苒之美,让悄然流逝的岁月可见可感可碰触,打捞沉淀在历史深处的碎片,抚平创伤与乡愁,休憩身心慰藉性灵,重现
期刊
有一座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在亚历山大港崛起前,也就是法老时代末期,它拥有当时十分重要的国际港口,也拥有埃及艳后登基的寺庙,却不幸于1300年前沉入海底。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只在文献里见过关于这座叫索尼斯(Thonis,古埃及语)的古城的记载,却没有实实在在地找到任何物证。而古希腊人将英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Heracles)最先踏足的埃及城市称作希拉克莱奥(Heracleio
期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华夏自古以礼仪之大自居,周公制礼作乐,以明尊卑、辨贵贱,不仅体现天子之尊,更是维护周王朝的万世统治。而分封于南蛮之地的楚国,在多年的励精图治后得以崛起,一度称霸中原,诸国则不复以蛮夷视之。“问鼎中原”成了流传之典故。我们不禁要问,偏安南方一隅的楚国,为何具备了“问鼎”的底气?  从今年6月17日至9月16日,《问鼎——楚式青铜器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本次展由广东省博物馆与湖
期刊
谈起艺术史上的名作,《蒙娜丽莎》无疑是最先被大家想到的经典之一,为何偏偏是这幅名画能为全球公众所认知?  如今《蒙娜丽莎》家喻户晓的知名度,在过去并不是这样的,其收藏机构卢浮宫通过多年的艺术管理、推广运营,才使之成为公众认知的人文“景观”。用今天的话说,就叫“p”,卢浮宫通过纪念品、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媒体报道推广,而小说电影的大量取材,尤其是后者,对于《蒙娜丽莎》的推广无疑是巨大的。  而《蒙娜丽
期刊
李公麟晚年因病致仕,回到故乡舒州桐城县的龙眠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并自作《龙眠山庄图》以记之。李公麟自图幽居之所,一来映射出文人画家所怀之隐逸志趣,二来则暗藏着对于“卢鸿草堂”与“王维辋川”之“文化——图像”范式的效仿。  告病还乡,隐居龙眠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李公麟鬓角的微霜已然尘封了他熙宁三年(1071年)年少及第时的意气风发。经历了北宋政坛的风云变幻,目睹了好友王安石与苏轼的宦海沉
期刊
“漆点双眸鬓绕蝉,长留白雪占胸前。爱将红袖遮娇笑,往往偷开水上莲。”这是唐诗《观美人》中对其时女性丰腴婀娜的赞美。凡提起大唐美人,言必及《簪花仕女图》这幅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人物画长卷是举世公认的国宝,画中美人,薄衣罗纱、簪花弄蝶,可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那么,这幅旷世名作究竟何人所绘,又绘于何时?簪花仕女真的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大唐美人吗?  雍容华贵,拈花弄蝶的美人  《簪花仕女图》是
期刊
阅古人碑志,能钩沉稽古,发微抉隐,补正史之不足,这正是笔者热衷于收藏墓志铭拓片的缘由。如王羲之生卒之年,便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直至2006年王羲之之妻郗璇墓碑出土,方有定论。辛亥元老李根源藏有唐诗《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墓志,补唐史无传之憾,章太炎作跋云:“诵其诗而不悉人之行事,得此石乃具本末,真大快也。”钱文忠标点的陈三立《散原精舍文集》已在笔者书柜中插架十多年了,近日翻阅,惊奇地发现陈三立为他
期刊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是的,摆脱眼前苟且的方法,不一定非得远行,非要生活在别处。朋友圈传看一张漫画:一把沙滩椅上舒服地躺着一位穿着游泳衣的男子,脚下一堆沙,男子闭着眼睛,仿佛置身海边——镜头拉开,旁边是熙熙攘攘的闹市……漫画固然是取笑主人公的困窘,但也不妨换个角度,所谓“身还在,心已远”,大致如斯。  诗意不在远方。心中若无诗意,跑得再远也于事无补。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期刊
公元1979年,考古学家们正在清理英国凯尔利昂地区的一片罗马澡堂遗址。澡堂设施底部的浮土被小心翼翼地扫去,然后,一个闪亮的、红色的小东西映入了他们的眼帘——这是枚扁椭圆形的红玉髓戒面,一面利落地雕刻着一个人形,优雅的身形证明其非凡的身份——一位古希腊神祗。随后,两颗、三颗、更多戒面如闪耀的星星般从浮土之下涌现出来,蓝玉髓、紫水晶、缟玛瑙、鸡肝石……每件上都雕刻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就好像奥林匹斯的盛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