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意识需要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这对于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帮助。在小班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法引导幼儿分享心得体会与所感所悟,激励幼儿的不断发展与成长,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关键词:小班幼儿;分享意识;行为培养;实践
引言: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及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此,接下来,笔者着重探讨了影响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系列因素,并明确一系列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为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与支持。
一、影响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幼儿的个体认知
由于幼儿的认知意识并不成熟,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通常缺乏分享意识,且分享能力严重不足,这必然会对幼儿的分享行为造成限制。根据欧洲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研究发现: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并且,父母、伙伴、玩具等也应该是自己的。由于在这一时期幼儿存在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外界的任何新鲜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但是却异常的敏感,导致幼儿出现明显的自我意识,缺乏分享观念,导致分享行为受限。所以,幼儿的个体认知会对其分享意识及行为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
(二)外界环境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分享意识及行为带来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特别是家庭结构及父母行为习惯等,也是非常关键的影响要素。由于八十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四世同堂的现象非常罕见,大部分家庭逐渐呈现出小型化的发展特点,也就是说很多幼兒都是父母的唯一宝贝,他们备受宠爱,却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的共同生活经历,从而真正地感受到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彼此分享等带来的各种感受,在这种背景下,幼儿的分享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的具体路径探讨
(一)创设班级环境 ,激发幼儿分享意识
在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内外活动,激发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例如:幼儿教师通过设计“一面墙”鼓励幼儿进行快乐分享,在教室后面教师创设一个快乐分享墙,鼓励幼儿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感人事迹、快乐体验等一一地分享出来,使幼儿能够真正地感受到与身边朋友分享所获得的美好体验,由此能够激励幼儿的积极参与,这不但能够激发幼儿的分享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与社交能力。另外,幼儿教师也可以开设一个家园联系栏,定期分享一些育儿知识,在家长交流会、游园日等活动中,鼓励家长与教师积极地交流与沟通,以便于丰富教师及家长们的育儿经验,这对于不断改善教育内容、优化教学手段等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发挥榜样效应,帮助幼儿学习分享
通过榜样作用能够对幼儿进行激发与引导,例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必然会对幼儿带来深刻影响,对此,父母要不断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积极做出表率,使幼儿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认识到分享的意义与家长,实现健康成长。
另外,教师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导师,教师需要利用榜样效应对幼儿的一言一行进行引导。例如,在教师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分享教学经验、教学工具等这都属于正面的榜样效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分享意识及行为。如果幼儿有分享意识及行为的话,教师要第一时间给予鼓励与赞扬,这对于激发幼儿的再次分享具有极大帮助,对于这种强化教育手段来说,对幼儿的分享行为形成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当然,幼儿身边的同伴对幼儿的分享意识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树立典型楷模,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引入故事,鼓励幼儿认识分享
幼儿的认知能力对其分享行为带来很大影响,对此,需要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引导幼儿积极开展分享活动[1]。其中,讲故事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幼儿喜好各种各样的故事,这里面有鲜明的人物、生动的情节,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深深沉浸于其中。在听故事时,幼儿能够学会一些道理,并获得感悟,逐步培养及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与良好情感。例如,在向幼儿介绍《金色的房子》这一则故事的过程中,由于主人公的自私导致身边的朋友都远离她,所以她一个人非常的孤独,但是,当她开始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漂亮房子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聚集在她身边,这样主人公感到非常的开心。通过这一个故事,鼓励幼儿去分析主人公的内心动态,然后引导幼儿去表演与阐释,从而让幼儿理解为何主人公不高兴或者高兴的原因,这能够使幼儿逐渐认识到分享带来的各种好处,使幼儿认识到一个人独享是无法获得他人的喜爱与支持的,分享带来的快乐是能够让人成长的。
(四)构设教学情节,促使幼儿感悟分享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经常形成一些分享意识,但是却不懂得该如何运用。对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构设分享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分享。例如,当几个幼儿在争抢某一个玩具的时候,一般会有争执,此时教师要向大家提问“这一个玩具大家应该如何玩呢?”通过引导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寻找不同的方法,就好比“轮流玩”、“设置时间”等方法来说,让幼儿能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并逐步获得一些感悟与体会,从而更好地进行分享与互动。
三、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积极创新与改革,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培养与指导,帮助小班幼儿形成分享意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相关行为活动,为其今后的更好成长做铺垫。
参考文献
[1]魏凤霞. 浅谈家园合作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3).
榆林市横山区第三幼儿园 吴晶晶 张娜 杨海玉
关键词:小班幼儿;分享意识;行为培养;实践
引言: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及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此,接下来,笔者着重探讨了影响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系列因素,并明确一系列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为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与支持。
一、影响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幼儿的个体认知
由于幼儿的认知意识并不成熟,所以在人际交往中通常缺乏分享意识,且分享能力严重不足,这必然会对幼儿的分享行为造成限制。根据欧洲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研究发现: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并且,父母、伙伴、玩具等也应该是自己的。由于在这一时期幼儿存在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外界的任何新鲜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但是却异常的敏感,导致幼儿出现明显的自我意识,缺乏分享观念,导致分享行为受限。所以,幼儿的个体认知会对其分享意识及行为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
(二)外界环境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分享意识及行为带来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特别是家庭结构及父母行为习惯等,也是非常关键的影响要素。由于八十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四世同堂的现象非常罕见,大部分家庭逐渐呈现出小型化的发展特点,也就是说很多幼兒都是父母的唯一宝贝,他们备受宠爱,却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的共同生活经历,从而真正地感受到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彼此分享等带来的各种感受,在这种背景下,幼儿的分享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的具体路径探讨
(一)创设班级环境 ,激发幼儿分享意识
在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内外活动,激发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例如:幼儿教师通过设计“一面墙”鼓励幼儿进行快乐分享,在教室后面教师创设一个快乐分享墙,鼓励幼儿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感人事迹、快乐体验等一一地分享出来,使幼儿能够真正地感受到与身边朋友分享所获得的美好体验,由此能够激励幼儿的积极参与,这不但能够激发幼儿的分享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与社交能力。另外,幼儿教师也可以开设一个家园联系栏,定期分享一些育儿知识,在家长交流会、游园日等活动中,鼓励家长与教师积极地交流与沟通,以便于丰富教师及家长们的育儿经验,这对于不断改善教育内容、优化教学手段等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发挥榜样效应,帮助幼儿学习分享
通过榜样作用能够对幼儿进行激发与引导,例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幼儿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必然会对幼儿带来深刻影响,对此,父母要不断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积极做出表率,使幼儿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认识到分享的意义与家长,实现健康成长。
另外,教师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导师,教师需要利用榜样效应对幼儿的一言一行进行引导。例如,在教师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分享教学经验、教学工具等这都属于正面的榜样效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分享意识及行为。如果幼儿有分享意识及行为的话,教师要第一时间给予鼓励与赞扬,这对于激发幼儿的再次分享具有极大帮助,对于这种强化教育手段来说,对幼儿的分享行为形成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当然,幼儿身边的同伴对幼儿的分享意识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树立典型楷模,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引入故事,鼓励幼儿认识分享
幼儿的认知能力对其分享行为带来很大影响,对此,需要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引导幼儿积极开展分享活动[1]。其中,讲故事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幼儿喜好各种各样的故事,这里面有鲜明的人物、生动的情节,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深深沉浸于其中。在听故事时,幼儿能够学会一些道理,并获得感悟,逐步培养及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与良好情感。例如,在向幼儿介绍《金色的房子》这一则故事的过程中,由于主人公的自私导致身边的朋友都远离她,所以她一个人非常的孤独,但是,当她开始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漂亮房子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聚集在她身边,这样主人公感到非常的开心。通过这一个故事,鼓励幼儿去分析主人公的内心动态,然后引导幼儿去表演与阐释,从而让幼儿理解为何主人公不高兴或者高兴的原因,这能够使幼儿逐渐认识到分享带来的各种好处,使幼儿认识到一个人独享是无法获得他人的喜爱与支持的,分享带来的快乐是能够让人成长的。
(四)构设教学情节,促使幼儿感悟分享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经常形成一些分享意识,但是却不懂得该如何运用。对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构设分享情境,鼓励幼儿积极分享。例如,当几个幼儿在争抢某一个玩具的时候,一般会有争执,此时教师要向大家提问“这一个玩具大家应该如何玩呢?”通过引导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寻找不同的方法,就好比“轮流玩”、“设置时间”等方法来说,让幼儿能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并逐步获得一些感悟与体会,从而更好地进行分享与互动。
三、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积极创新与改革,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培养与指导,帮助小班幼儿形成分享意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相关行为活动,为其今后的更好成长做铺垫。
参考文献
[1]魏凤霞. 浅谈家园合作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3).
榆林市横山区第三幼儿园 吴晶晶 张娜 杨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