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如何更好的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在科研经费管理中所存在的经费立项、预算、内控、规范、监督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 经费管理 问题 对策
科研经费是农业科研院所申请的各种来源渠道的、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主要包括财政性的纵向经费和企业合作的横向经费,这些经费是其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随着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已形成多渠道办科研的格局,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更好的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 完成科研任务,使其达到预期效果并发挥应有作用,是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重要新课题之一。本文试就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目前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项目立项随意。尽管近些年国家在财政制度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实现了提前预算、政府集中采购、国库支付等,对科学研究费用的管理逐渐加强,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控制科研项目的立项。有些科研单位不是从当前产业重大科技需求出发,而是为了争取科研经费费尽心机、巧立名目挂个牌子立项。这种随意立项,严重违反了科学精神,使国家财政资金的效率大为降低。因此,要做到既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研发,也要注意避免一些科研人员巧立名目,套取资金。
2.科研项目预算简单笼统, 缺少科学性。农业科学研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一般具有研究周期长、季节性强等特点,科研经费预算通常很难覆盖农业科研的全过程,也很难合理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恰恰是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方面,项目负责人又不考虑这一特点,他们只是依据经验来估算项目经费,甚至不对项目的进程及资金的需求进行合理划分,也不调查了解团队已有的资源和设备,时常会造成大量的浪费。 加之预算时又缺少财务人员的参与,所以,编制的预算缺少合理性、科学性,在实际支出过程中,与预算存在一定差距。
3.科研经费管理内控制度薄弱。首先,农业科研院所单位领导往往重立项轻管理,忽视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有关管理制度;其次,一般而言,科研项目以课题制形式进行管理,课题负责人可以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有一定限额的审批权,只有超过限额的情况下,才会由单位负责人审批。这种经费支出权限完全下放给课题负责人的做法,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导致科研经费使用随意性和隐蔽性高。
4.科研经费的项目支出不规范。科研经费的划分类别在部分条例中有详细的规范,对这一范围进行的划分包括:材料费、劳务费、差旅费、设备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管理费、燃料动力费、出版 / 文献 / 信息传播 / 知识产权事务费等。不同的费用需要进行明确的分门别类,但是在会计工作中,财务部门是按照会计制度分类进行明细核算的,明细分别为:设备购置费、专用材料费、会议费、咨询费、劳务费、水电费、邮电费、商品服务支出等,这和科研经费预算明细不一致,在执行中存在偏差。尤其是“商品服务支出”项目因其范围很广,故多数会计把许多内容都划在此类中,使得这一项目的数额很大。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法准确的反映项目的实质,就无法准确的对各项进行分析对比。
5.部分科研支出结构比例不合理。因为各科研项目以课题组的方式进行,科研课题的进程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工作进程,但随之带来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报账时票据所附的原始依据不足,下乡调研、考察学习、出差费用报销无主管部门审批或通知,无其他任何说明,经常报销大量的出租车票、餐票、汽车加油票等。其二,农业科研工作大部分需要下田下地,根据时令季节和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管理,大部分农活需要聘请农民进行耕地、培土、播种、施肥等田间管理,由此造成发放临时工劳务费随机性大,无发放文件或依据,或者只有发放明细表,但仅仅起着一张领款凭据作用,由经办人签名后将款项领走,财务部门无法审核其真实性。
6.科研经费管理考核不到位,评价体系不科学.许多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或者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考核制度;或者存在多个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各个部门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没有严格履行科研经费监管职责。例如,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科研课题管理由课题组、财务部门以及科研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然而,实际工作中,三个部门表面上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实际上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课题组负责课题选题、申报以及具体的实施工作,只关注科研经费的争取而忽视经费使用效率;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课题的立项、管理以及协调工作,通常只注重课题的命中率以及到账经费金额;财务部门只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会计核算,缺乏事前的预算和事后的考核。因此,目前科研经费管理考核还不到位。
7.项目评审体系不科学,评审流于形式。当前由于国家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科研机构获得的项目资助额度越来越大,而每个项目的各项支出内容都有比例限制。因此,很多项目临近结算的时间,而经费还有大半没用出去,为应付检查或避免被收回,项目承担者往往会想方设法、费尽心思把经费花完,如加大购买材料或其他途径尽快把经费使用出去。由此,造成资源浪费,资源闲置,甚至造成违规违纪问题。目前,科研项目经费评价主要体现在项目结束后的评审验收,包括财务验收及项目各项指标的验收,评审方式主要有经费下拨机构组织的评审验收、财政部门组织的审计和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的审计验收,其中除重大项目或经费下拨机构认为有必要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验收外,其余项目一般都由经费下拨机构组织验收。而且这类验收往往都是由经费下拨机构负责组织,项目承担單位及相关专家对项目承担者提供的项目验收及财务收支资料进行验收,验收评审仅是对提供的材料进行,而对项目组所提供的资料数据及财务开支的真实性、合理性等无法进行审核判断,项目结题验收评审只是根据项目组提供的工作总结,或者资料中相关数据与项目申报立项时的指标进行对照,看是否完成合同约定的任务内容,从而给予项目验收通过或不通过,未能对项目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 8.会计监督不力。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多争取科研经费,许多农业科研院所规定,科研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管理,因此,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普遍比较宽松,科研经费应该怎样花、具体用在哪些方面一般都由项目负责人说了算,会计人员的职能仅仅是会计核算,缺乏对科研经费全过程的动态监督。会计人员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时,主要根据发票等原始凭证审核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规范性,如果缺少相关附件的印证,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发票和附件都齐全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的监督一般也是形式上的监督,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认还把握不准。因此,会计监督还不到位,监督往往还游离于形式。
9.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农业科研院所通过课题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为国有资产,纳入单位固定资产统一进行管理,但往往科研项目经费实行课题负责制,经费的使用权归课题负责人。由于各个科室或课题组各自为政多、合作共赢少,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必然导致低水平重复购置固定资产,闲置现象严重,使用效率不高。其次,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混乱。部分农业科研院所承担了一些课题的子课题,有些资产由承担的单位进行采购,本研究所只负责使用,没有在本单位进行登记,从而形成了账外资产,等到课题结束以后,这些资产也随之消失。另外,还有些协作课题由本单位主要承担,本单位采购固定资产分配给协作单位使用,本单位报销发票登记资产,课题结束后,该固定资产归协作单位所有,从而形成有账务无实物的资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流失现象严重。
二、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加强科研项目立项管理。纵向课题的取得虽然一般都经过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部门的专家组审核,但是,要防止有些单位为了拿课题而不顾科学研究的精神,其研究课题不是本领域基础研究需要、或不是当前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而是为了争取科研经费巧立名目挂个牌子;同时,还要防止有些单位在同一研究课题上变换花样,改头换面,在国家不同部委之间重复申报,造成国家财政资源的浪费。横向课题,由于是与委托单位以协议的形式实现的,不一定都经过专家审核,缺乏对科研协作的真实性、可行性的监督,故应着重审查科研合同的合法性、科研成果归属等问题,以杜绝轮为“洗钱渠道”或挪作他用。
2.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针对农业科研的特点,在编制课题经费预算时,课题组、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该成立预算编制工作组,该工作组就是统筹协调课题编制工作,各个部门从不同的专业角度,针对科研内容工作量,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尽量使得预算更加科学化、准确化,确保科研的实际支出都能够体现在预算中。
3.严格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为了确保科研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必须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与控制。首先,设立经费银行专户,专门核算科研资金,避免将科研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存混用,从账户源头避免挤占、挪用课题专项资金。第二,对照科研合同,严格审批经费支出,对于超出预算内容和金额的支出,一律不得列支。其次,国家要按照经费渠道及时拨付经费,为顺利开展科研提供经费保障;在农业科研院所内部,课题组及时开支科研经费,确保经费支出进度与科研任务进度相匹配。第三,通过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到位,保证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农业科研院所可以通过招商引资、企业之间横向合作、转让技术专利、单位职工入股以及积极争取政府贷款等,来弥补科研经费不足。
4.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为了规范使用科研经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硬性规定,农业科研院所的财务部门应该、必须全过程参与项目,防止有些单位片面重视课题组的重要而只赋予财务部门服务的职能。这样有利于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有效控制。一改以往发票由课题主持人一支笔签为课题主持人加单位领导联签制度,并且财务人员根据课题合同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课题合同的支出一律不得报账。财务人员不仅对相关票据形式上进行监督,也要通过印证附件加强对业务真实性、合理性、准确性及相关性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对相关经济业务延伸监督,确保科研经费规范使用,最大程度发挥好会计的监督职能。
5.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制度。农业科研院所可以由纪委牵头,会同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组成的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小组,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建立客观公正的科研效益评价指标。一般定量规评价指标,主要依据科研合同书中明确的各项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指标,具体如人才培养、论文发表数量、专利情况、实现的利润、对社会创造的贡献等。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计算、比对、权衡,全面分析课题组的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从中找到存在的异常,并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以便更好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定性描述要充分结合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才能对效益性做出正确评价。
6.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首先,农业科研院所要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信息数据库,要整合单位现有的仪器设备,必须打破资产小部门所有制,建立常用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避免重复购置常用仪器设备,将有限的科研资金花在刀刃上,最大程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一些比较高端的仪器设备,农业科研院所课题组可以借助各省级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现共享,节约科研支出。其次,对于账无实有或者账有实无的固定资产,等到课题通过验收时后,及时将这部分资产进行登记、划转或者收回,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防止资产流失。
7.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单位整体道德修养。对单位领导者和科研人员进行财经法规宣传,提高诚信和法律意识;应当经常开展经济法律的宣传活动,推广法律知识,使科研单位各级人员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财务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关科研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更好的完成监督审查工作,在提高职业能力的同时增强职业修养。人的行为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建立主人意识,了解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和危害,领会诚信道德的重要性,自觉的遵守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的制度,有效的进行内控。 总而言之,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长期并且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和各级人员的共同配合,科学的、合理有效的立项、预算、监督及考评。
参考文献:
[1]王国俊.浅析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23):175-176.
[2]张政权.当前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8-9.
[3]郭碧兰.对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J].福建建设科技,2001,(3):50.
[4]韩海斌,刘悦,尚建库.对农业科研院所课题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6):33-35.
[5]晁骏毅.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農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3):21-23.
[6]崔伟.浅谈农业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甘肃农业,2007,(10) :45+48.
[7]杨景艳,韩海斌.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50-51.
[8]曹钧峰.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124-125+126.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 经费管理 问题 对策
科研经费是农业科研院所申请的各种来源渠道的、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主要包括财政性的纵向经费和企业合作的横向经费,这些经费是其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随着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已形成多渠道办科研的格局,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更好的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 完成科研任务,使其达到预期效果并发挥应有作用,是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重要新课题之一。本文试就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目前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项目立项随意。尽管近些年国家在财政制度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实现了提前预算、政府集中采购、国库支付等,对科学研究费用的管理逐渐加强,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控制科研项目的立项。有些科研单位不是从当前产业重大科技需求出发,而是为了争取科研经费费尽心机、巧立名目挂个牌子立项。这种随意立项,严重违反了科学精神,使国家财政资金的效率大为降低。因此,要做到既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研发,也要注意避免一些科研人员巧立名目,套取资金。
2.科研项目预算简单笼统, 缺少科学性。农业科学研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一般具有研究周期长、季节性强等特点,科研经费预算通常很难覆盖农业科研的全过程,也很难合理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恰恰是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方面,项目负责人又不考虑这一特点,他们只是依据经验来估算项目经费,甚至不对项目的进程及资金的需求进行合理划分,也不调查了解团队已有的资源和设备,时常会造成大量的浪费。 加之预算时又缺少财务人员的参与,所以,编制的预算缺少合理性、科学性,在实际支出过程中,与预算存在一定差距。
3.科研经费管理内控制度薄弱。首先,农业科研院所单位领导往往重立项轻管理,忽视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有关管理制度;其次,一般而言,科研项目以课题制形式进行管理,课题负责人可以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有一定限额的审批权,只有超过限额的情况下,才会由单位负责人审批。这种经费支出权限完全下放给课题负责人的做法,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导致科研经费使用随意性和隐蔽性高。
4.科研经费的项目支出不规范。科研经费的划分类别在部分条例中有详细的规范,对这一范围进行的划分包括:材料费、劳务费、差旅费、设备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管理费、燃料动力费、出版 / 文献 / 信息传播 / 知识产权事务费等。不同的费用需要进行明确的分门别类,但是在会计工作中,财务部门是按照会计制度分类进行明细核算的,明细分别为:设备购置费、专用材料费、会议费、咨询费、劳务费、水电费、邮电费、商品服务支出等,这和科研经费预算明细不一致,在执行中存在偏差。尤其是“商品服务支出”项目因其范围很广,故多数会计把许多内容都划在此类中,使得这一项目的数额很大。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法准确的反映项目的实质,就无法准确的对各项进行分析对比。
5.部分科研支出结构比例不合理。因为各科研项目以课题组的方式进行,科研课题的进程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工作进程,但随之带来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报账时票据所附的原始依据不足,下乡调研、考察学习、出差费用报销无主管部门审批或通知,无其他任何说明,经常报销大量的出租车票、餐票、汽车加油票等。其二,农业科研工作大部分需要下田下地,根据时令季节和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管理,大部分农活需要聘请农民进行耕地、培土、播种、施肥等田间管理,由此造成发放临时工劳务费随机性大,无发放文件或依据,或者只有发放明细表,但仅仅起着一张领款凭据作用,由经办人签名后将款项领走,财务部门无法审核其真实性。
6.科研经费管理考核不到位,评价体系不科学.许多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或者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考核制度;或者存在多个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各个部门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没有严格履行科研经费监管职责。例如,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科研课题管理由课题组、财务部门以及科研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然而,实际工作中,三个部门表面上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实际上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课题组负责课题选题、申报以及具体的实施工作,只关注科研经费的争取而忽视经费使用效率;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课题的立项、管理以及协调工作,通常只注重课题的命中率以及到账经费金额;财务部门只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会计核算,缺乏事前的预算和事后的考核。因此,目前科研经费管理考核还不到位。
7.项目评审体系不科学,评审流于形式。当前由于国家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科研机构获得的项目资助额度越来越大,而每个项目的各项支出内容都有比例限制。因此,很多项目临近结算的时间,而经费还有大半没用出去,为应付检查或避免被收回,项目承担者往往会想方设法、费尽心思把经费花完,如加大购买材料或其他途径尽快把经费使用出去。由此,造成资源浪费,资源闲置,甚至造成违规违纪问题。目前,科研项目经费评价主要体现在项目结束后的评审验收,包括财务验收及项目各项指标的验收,评审方式主要有经费下拨机构组织的评审验收、财政部门组织的审计和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的审计验收,其中除重大项目或经费下拨机构认为有必要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验收外,其余项目一般都由经费下拨机构组织验收。而且这类验收往往都是由经费下拨机构负责组织,项目承担單位及相关专家对项目承担者提供的项目验收及财务收支资料进行验收,验收评审仅是对提供的材料进行,而对项目组所提供的资料数据及财务开支的真实性、合理性等无法进行审核判断,项目结题验收评审只是根据项目组提供的工作总结,或者资料中相关数据与项目申报立项时的指标进行对照,看是否完成合同约定的任务内容,从而给予项目验收通过或不通过,未能对项目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 8.会计监督不力。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多争取科研经费,许多农业科研院所规定,科研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管理,因此,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普遍比较宽松,科研经费应该怎样花、具体用在哪些方面一般都由项目负责人说了算,会计人员的职能仅仅是会计核算,缺乏对科研经费全过程的动态监督。会计人员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时,主要根据发票等原始凭证审核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规范性,如果缺少相关附件的印证,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发票和附件都齐全的情况下,会计人员的监督一般也是形式上的监督,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认还把握不准。因此,会计监督还不到位,监督往往还游离于形式。
9.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农业科研院所通过课题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为国有资产,纳入单位固定资产统一进行管理,但往往科研项目经费实行课题负责制,经费的使用权归课题负责人。由于各个科室或课题组各自为政多、合作共赢少,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必然导致低水平重复购置固定资产,闲置现象严重,使用效率不高。其次,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混乱。部分农业科研院所承担了一些课题的子课题,有些资产由承担的单位进行采购,本研究所只负责使用,没有在本单位进行登记,从而形成了账外资产,等到课题结束以后,这些资产也随之消失。另外,还有些协作课题由本单位主要承担,本单位采购固定资产分配给协作单位使用,本单位报销发票登记资产,课题结束后,该固定资产归协作单位所有,从而形成有账务无实物的资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流失现象严重。
二、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加强科研项目立项管理。纵向课题的取得虽然一般都经过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部门的专家组审核,但是,要防止有些单位为了拿课题而不顾科学研究的精神,其研究课题不是本领域基础研究需要、或不是当前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而是为了争取科研经费巧立名目挂个牌子;同时,还要防止有些单位在同一研究课题上变换花样,改头换面,在国家不同部委之间重复申报,造成国家财政资源的浪费。横向课题,由于是与委托单位以协议的形式实现的,不一定都经过专家审核,缺乏对科研协作的真实性、可行性的监督,故应着重审查科研合同的合法性、科研成果归属等问题,以杜绝轮为“洗钱渠道”或挪作他用。
2.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针对农业科研的特点,在编制课题经费预算时,课题组、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该成立预算编制工作组,该工作组就是统筹协调课题编制工作,各个部门从不同的专业角度,针对科研内容工作量,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尽量使得预算更加科学化、准确化,确保科研的实际支出都能够体现在预算中。
3.严格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为了确保科研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必须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与控制。首先,设立经费银行专户,专门核算科研资金,避免将科研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存混用,从账户源头避免挤占、挪用课题专项资金。第二,对照科研合同,严格审批经费支出,对于超出预算内容和金额的支出,一律不得列支。其次,国家要按照经费渠道及时拨付经费,为顺利开展科研提供经费保障;在农业科研院所内部,课题组及时开支科研经费,确保经费支出进度与科研任务进度相匹配。第三,通过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到位,保证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农业科研院所可以通过招商引资、企业之间横向合作、转让技术专利、单位职工入股以及积极争取政府贷款等,来弥补科研经费不足。
4.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为了规范使用科研经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硬性规定,农业科研院所的财务部门应该、必须全过程参与项目,防止有些单位片面重视课题组的重要而只赋予财务部门服务的职能。这样有利于对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有效控制。一改以往发票由课题主持人一支笔签为课题主持人加单位领导联签制度,并且财务人员根据课题合同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课题合同的支出一律不得报账。财务人员不仅对相关票据形式上进行监督,也要通过印证附件加强对业务真实性、合理性、准确性及相关性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对相关经济业务延伸监督,确保科研经费规范使用,最大程度发挥好会计的监督职能。
5.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制度。农业科研院所可以由纪委牵头,会同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组成的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考评小组,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建立客观公正的科研效益评价指标。一般定量规评价指标,主要依据科研合同书中明确的各项技术、经济及社会效益指标,具体如人才培养、论文发表数量、专利情况、实现的利润、对社会创造的贡献等。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计算、比对、权衡,全面分析课题组的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从中找到存在的异常,并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以便更好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定性描述要充分结合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才能对效益性做出正确评价。
6.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首先,农业科研院所要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信息数据库,要整合单位现有的仪器设备,必须打破资产小部门所有制,建立常用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避免重复购置常用仪器设备,将有限的科研资金花在刀刃上,最大程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一些比较高端的仪器设备,农业科研院所课题组可以借助各省级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现共享,节约科研支出。其次,对于账无实有或者账有实无的固定资产,等到课题通过验收时后,及时将这部分资产进行登记、划转或者收回,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防止资产流失。
7.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单位整体道德修养。对单位领导者和科研人员进行财经法规宣传,提高诚信和法律意识;应当经常开展经济法律的宣传活动,推广法律知识,使科研单位各级人员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财务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关科研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更好的完成监督审查工作,在提高职业能力的同时增强职业修养。人的行为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建立主人意识,了解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和危害,领会诚信道德的重要性,自觉的遵守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的制度,有效的进行内控。 总而言之,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长期并且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和各级人员的共同配合,科学的、合理有效的立项、预算、监督及考评。
参考文献:
[1]王国俊.浅析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23):175-176.
[2]张政权.当前基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8-9.
[3]郭碧兰.对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看法[J].福建建设科技,2001,(3):50.
[4]韩海斌,刘悦,尚建库.对农业科研院所课题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6):33-35.
[5]晁骏毅.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農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3):21-23.
[6]崔伟.浅谈农业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甘肃农业,2007,(10) :45+48.
[7]杨景艳,韩海斌.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50-51.
[8]曹钧峰.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12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