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教育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其包括精神性、集体性、关系性、无限性。本文从目前教师教育幸福的困惑、教育幸福的维度、教育幸福的开发来阐述观点,以期盼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体验幸福。
关键词:教育幸福 幸福维度 幸福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80-01
根据心理学的界定,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愉悦状态。因此,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如果个体需要不被满足,就不会产生幸福的感觉。幸福是多元的,满足不同的需要就会有不同的幸福。职业幸福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获得成功后所带来的幸福,职业幸福与人的生命质量紧密相关,是人幸福的重要源泉。因此,教师教育幸福就应该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事业获得成功所带来的幸福感。
1 教育幸福困惑
根据已有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态与教师的幸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教师的热情竭力与积极情感之间存在负相关,教师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情感之间存在负相关。并不像人们所说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等等词语,来形容教师那样灿烂。
2 教育幸福维度
根据英国心理学家罗斯(Rose)等人研究,真正的幸福可个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幸福H=P+E+H。“P”代表个人性格,“E”代表生存需要,“H”代表高级心理需求。实际上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对于教师的教育幸福,檀传宝指出,教师的教育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教师的教育幸福包括四个维度:其一,教育幸福的精神性,表现在为其劳动及报酬的精神性。教师的报酬不仅是物质,更应该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师生之间情感上的沟通,对社会的贡献等,具体地说,工作的吸引力、工作的意义、工作的热情、与学生及同伴之间相处的愉悦感、正确处理事情的态度情感等;其二,教育幸福的关系性,教师希望能够尽其所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识教给学生,希望学生能有突出的成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教育对象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实现精神体验。其三,教育幸福的集体性,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都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劳动的结果。因为教师的教育本身就是带有集体性质,无论是每一节课中教学的平等对话、遇物而诲、活动体验、情境感悟、活动体验,还是教师的课后辅导,都显示了师生共同完成任务的迹象。其四,教育幸福具有效果上的无限性,它包括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在时间上,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对学生的人格与学业的影响具有终身性,在空间上,教师所培养的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其劳动效果远远超过了班级与校园的范围。故教师个体的劳动带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 教育幸福开发
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从细化的角度来研究,张陆、佐斌等人的研究认为,教师的教育幸福可以分为:教师认同感,就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接纳,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学控制感,就是教师能够控制教学过程,采用教学机智,随时对课堂进行调整,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个人成长性,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认识到自身的工作潜能,体验到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工作自主性,就是在工作中能独立地完成任务,把握自己的教育过程,不受别人影响;教育价值感,就是能判断对教书育人的意义、价值和作用;积极情感,就是教师可以从教学中体验到快乐。那么怎样开发提升教师的教育幸福呢?
3.1 提高认识、理解教育幸福内涵
要获得教育幸福,关键是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新的职业观要求将工作与生命信仰的实现完全融为一体,在工作中体验爱、美、意义与永恒,转换到意念上说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智力的成长,还有情感的浸润、意志的砥砺、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圆满,进而体验到一种精神上的幸福。教育幸福,来源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信,来源于自我和社会对这种不可替代的工作的认可。在工作中,当教师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或者没有新鲜的外界刺激的情境中持续生活,同样会造成人们的工作效力低下,机体功能弱化。曾有学者断言:“人彻底摆脱了压力就是死亡。”可见,适当的压力能调动人的生理和心理各系统的积极应对。因此,压力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彻底消除所有的压力,而是缓解压力。一方面把压力的负面影响和对健康的破坏性,降低到最小的限度;另一方面,最大化压力的积极影响,以发挥它激发人们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作用。一位教师在其博客上曾经写道:“在我两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孩子都吸引着我,我对工作的结果愿意有一份承诺,于是我全然忘掉了时间,我感到幸福;当我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所教的孩子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渐渐地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地充实,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
3.2 创新机制、改变教育评价体系
教师在长期的劳动工作中,当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成了唯一评判他的尺码,那么教师的幸福感指数就会变得很低,也就很难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并且在分数的驱使下,他就有可能采取过激的行为弃德不顾而只看好分数。时间长了,心理压力就会增大,心理问题就会产生,心理就会不健康。试想,这种类型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会是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吗?因此改变、革新评价办法,变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与过程评价。比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是评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评教学思想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评教师的教学思路的设计脉络是不是清晰、科学有序,符不符合学生实际,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堂课安排的几个大的教学环节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等等;评教师的基本素养;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学的内容是否正确,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知识性或思想性错误。内容的选择是否凸现学科学习的价值功能。内容设计是否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教师是否从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反复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必备工具,创造性灵活运用教材,能否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易懂、乐学等等。这样的评价才是合理客观的评价。
3.3 鼓励学习、实现生命意义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看作人的最高需要。人的幸福感固然和外部因素密切关联,但与自身的心理反应密不可分。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他就能够体验到最大的充实感、欣慰感和幸福感。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创造自己璀璨的教育人生。教师的生命价值,不独是自己的,还有社会的一面。教师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之时,也实现着社会的价值。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也创造了自己的幸福和利他幸福的统一。一个教师物质上可能并不富裕,但当他体验到教育带给他的内在尊严和欢乐时,他精神上一定是最幸福的。当把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与个人收获的快乐、生命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与国家的兴旺、文明的传承、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时,他就获得了一种精神的雅福,一种利他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佐斌.教师人际关系和谐.中国轻工业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教育幸福 幸福维度 幸福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80-01
根据心理学的界定,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愉悦状态。因此,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如果个体需要不被满足,就不会产生幸福的感觉。幸福是多元的,满足不同的需要就会有不同的幸福。职业幸福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获得成功后所带来的幸福,职业幸福与人的生命质量紧密相关,是人幸福的重要源泉。因此,教师教育幸福就应该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事业获得成功所带来的幸福感。
1 教育幸福困惑
根据已有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态与教师的幸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教师的热情竭力与积极情感之间存在负相关,教师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情感之间存在负相关。并不像人们所说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等等词语,来形容教师那样灿烂。
2 教育幸福维度
根据英国心理学家罗斯(Rose)等人研究,真正的幸福可个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幸福H=P+E+H。“P”代表个人性格,“E”代表生存需要,“H”代表高级心理需求。实际上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对于教师的教育幸福,檀传宝指出,教师的教育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教师的教育幸福包括四个维度:其一,教育幸福的精神性,表现在为其劳动及报酬的精神性。教师的报酬不仅是物质,更应该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师生之间情感上的沟通,对社会的贡献等,具体地说,工作的吸引力、工作的意义、工作的热情、与学生及同伴之间相处的愉悦感、正确处理事情的态度情感等;其二,教育幸福的关系性,教师希望能够尽其所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识教给学生,希望学生能有突出的成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教育对象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实现精神体验。其三,教育幸福的集体性,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都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劳动的结果。因为教师的教育本身就是带有集体性质,无论是每一节课中教学的平等对话、遇物而诲、活动体验、情境感悟、活动体验,还是教师的课后辅导,都显示了师生共同完成任务的迹象。其四,教育幸福具有效果上的无限性,它包括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在时间上,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对学生的人格与学业的影响具有终身性,在空间上,教师所培养的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其劳动效果远远超过了班级与校园的范围。故教师个体的劳动带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 教育幸福开发
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从细化的角度来研究,张陆、佐斌等人的研究认为,教师的教育幸福可以分为:教师认同感,就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接纳,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学控制感,就是教师能够控制教学过程,采用教学机智,随时对课堂进行调整,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个人成长性,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认识到自身的工作潜能,体验到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工作自主性,就是在工作中能独立地完成任务,把握自己的教育过程,不受别人影响;教育价值感,就是能判断对教书育人的意义、价值和作用;积极情感,就是教师可以从教学中体验到快乐。那么怎样开发提升教师的教育幸福呢?
3.1 提高认识、理解教育幸福内涵
要获得教育幸福,关键是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新的职业观要求将工作与生命信仰的实现完全融为一体,在工作中体验爱、美、意义与永恒,转换到意念上说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智力的成长,还有情感的浸润、意志的砥砺、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圆满,进而体验到一种精神上的幸福。教育幸福,来源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信,来源于自我和社会对这种不可替代的工作的认可。在工作中,当教师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或者没有新鲜的外界刺激的情境中持续生活,同样会造成人们的工作效力低下,机体功能弱化。曾有学者断言:“人彻底摆脱了压力就是死亡。”可见,适当的压力能调动人的生理和心理各系统的积极应对。因此,压力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彻底消除所有的压力,而是缓解压力。一方面把压力的负面影响和对健康的破坏性,降低到最小的限度;另一方面,最大化压力的积极影响,以发挥它激发人们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作用。一位教师在其博客上曾经写道:“在我两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孩子都吸引着我,我对工作的结果愿意有一份承诺,于是我全然忘掉了时间,我感到幸福;当我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所教的孩子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渐渐地发现,知识得到不断地充实,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
3.2 创新机制、改变教育评价体系
教师在长期的劳动工作中,当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成了唯一评判他的尺码,那么教师的幸福感指数就会变得很低,也就很难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并且在分数的驱使下,他就有可能采取过激的行为弃德不顾而只看好分数。时间长了,心理压力就会增大,心理问题就会产生,心理就会不健康。试想,这种类型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会是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吗?因此改变、革新评价办法,变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与过程评价。比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是评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评教学思想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评教师的教学思路的设计脉络是不是清晰、科学有序,符不符合学生实际,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堂课安排的几个大的教学环节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等等;评教师的基本素养;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学的内容是否正确,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知识性或思想性错误。内容的选择是否凸现学科学习的价值功能。内容设计是否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教师是否从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反复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必备工具,创造性灵活运用教材,能否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易懂、乐学等等。这样的评价才是合理客观的评价。
3.3 鼓励学习、实现生命意义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看作人的最高需要。人的幸福感固然和外部因素密切关联,但与自身的心理反应密不可分。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他就能够体验到最大的充实感、欣慰感和幸福感。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创造自己璀璨的教育人生。教师的生命价值,不独是自己的,还有社会的一面。教师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之时,也实现着社会的价值。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也创造了自己的幸福和利他幸福的统一。一个教师物质上可能并不富裕,但当他体验到教育带给他的内在尊严和欢乐时,他精神上一定是最幸福的。当把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与个人收获的快乐、生命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与国家的兴旺、文明的传承、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时,他就获得了一种精神的雅福,一种利他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佐斌.教师人际关系和谐.中国轻工业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