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发展思维的催化剂。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把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因此,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意识的设疑,把教学内容进行巧妙构思,精心设计,一方面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配合协调;另一方面使教学层次的展开与教学思维及数学发现的过程基本一致。可产生和谐的教学情绪,创造和谐的意志领域,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1 钻研教材,精心设计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从数学科的运用入手,把枯燥乏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等与现实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必须抓住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美、逻辑美而诱发学生联想,产生求知欲,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并利用教材中出现的趣味题,数学小知识以及插图等去激发学生兴趣和自豪感,树立为适应时代需求而学的远大理想。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而小学生年龄又较小,他们的思维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形成始于模仿,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生到熟,多次反复,逐渐形成的发展过程。同时课堂上的情况千变万化,面对意外情况,教师反应要敏捷,善于猜学生的思维取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或变换追加问题,或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讨论,因势而导地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心态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如能审时度势,发挥教学机智,提出一些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问题,便能重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精神饱满地重新投入学习活动。
  
  2 创造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科不是单纯的知识性活动,而且是情感性活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情感的融洽,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产生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心情舒畅地去学习,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热爱学生的激情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语言文明礼貌,具有亲切感,平等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差生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尽快赶上。当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数学难理解不好学”的人为情绪,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把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放在情境之中。试想,如果学生没有急待解决问题,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会产生参与意识?参与是学生知识发展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必须让学生尽量做到:人人动手操作,人人动脑思考,人人动口回答,启发他们自己突破难点,创造各种参与的机会和条件。做到只要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代言。当然激发兴趣,不能仅仅是表层上的。随着年级逐步升高,必须尽量挖掘数学的内在魅力。小学生对新奇问题特别感兴趣,容易被不寻常的现象和内容所吸引,为此,教师必须投其所好,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再因势而导,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3 突出重点,鼓励质疑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必然会积极参与,因而教师必须突出过程的教学。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教程、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来学会新知识。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无论是老师讲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有疑问都大胆提出来,运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使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在教学中,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握重点和难点来设问。针对常发性错误,知识间的异同和联系通过对比找出异同点。进一步深刻地分析和确定事物的特殊性和一般属性,设计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进取,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进行启发。有些关键点,从下面阐述并不难理解。但为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其实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从反面提出非议,激发学生为了“明理”而认真思考,并提出反驳。这样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牢固掌握知识。抓住重点设疑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一大优势,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能恰当的设疑,诱发学生以最佳的求知心理状态进入新知识探求思考中。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因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要让学生多思善想,敢于多问。对各类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并不时抓住学生反馈问题的契机,转化为促进全班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手段。让大家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这样课堂的探究气氛就会显得特别活跃。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思考习惯,激发学生的自我投入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心,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等,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  【关键词】 氛围 兴趣 主体意识 方法  现阶段,农村中学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学生知识层面和师资条件、教学设备等问题的困扰,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改革仍然举步维艰;在阅读教
期刊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是整个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中学校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为解决、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打下基础。我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抓起。有效性的教
期刊
“爱”是教育的基础。这个理论早已深深地植根在我的内心深处。而这次来昌乐学习,我才真切感受到了其中的涵义。三天的学习,充实而快乐,完全是三点一线的方式:学习——吃饭——睡觉。所有的授课老师都站着讲课,而且一站就是一整天。他们制作的精美课件,生动传神。听课的老师悉心听讲,整个会场没有任何人的手机响起。晚上,写学习感受,时间紧凑。所有的人这样投入,因为他们有着纯粹的“爱心”。他们聚到这里,学习理论知识,
期刊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旧的教育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事实上,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及其熟练的程度,而是应该更具有探索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问题。因为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和探索问题本身就是
期刊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批阅过或正在批阅着不计其数的材料相同、写法相似的几乎是千篇一律的作文,失望和困惑时时向我们袭来,我们常常自问: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经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近95%的学生不喜欢作文。造成这种现状最直接的、影响最大的原因,是作文教学本身深深地陷进应试教育的怪圈,形成一种僵化的模式。  长期以来,学校领导要求精批细改、家长迷信精批细改已经成天经地义的事,大家都认为只有精批细改的老师才是
期刊
【摘 要】 积累能构建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积累又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语文老师,都应该将科学的积累贯注于语文教学之中。课内阅读课外书、课前三分钟背诵训练、每周一篇随笔等等,都是积累教学中很好的尝试。  【关键词】 教学方法 积累教学 思考 尝试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人们常常用是否满腹诗书、能说会写来衡量。满腹诗书,就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能写会说是语言积累
期刊
1 听——是一个比较容易操作的内容,主要检测的方向是听写和默写     每次学新课文、词语盘点或者积累知识前。笔者都在课前听写本课的八个词语、一个语文知识点和一个问答题,这个问答题提前告诉学生作为预习的作业,只要这十道题满分的学生,本课的生字词抄写就可以以不用做,以为鼓励。当然,在批改的过程中,如果这个学生本该满分,但成绩并不大理想应该抄写词语,可以适当告诉学生因书写不够工整所以没有满分,争取下次
期刊
1 转化策略的分类    1.1 以思维方法来分类,转化策略大致体现在熟化、简化、异化、物化、侧化等五个方面化。  1.1.1 熟化。把陌生的生疏的数学问题通过一定的途径方式方法,使他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有关问题,或归之于已经解决过的问题,或者是凭借经验能够解决的问题,简称化生为熟,或称熟化。  【例1】(六下数学第73页)学校美术组35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有多少?  【分析】学生没有学
期刊
1 教师要提高阅读教材的能力    大多数教师比较注重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容易忽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从而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结构。如教师往往关注所教的新知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而忽视了在所教的新知识前面学生已经学过了什么,在后续学习中还要学习什么。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提高阅读、分析教材的能力,认真阅读和分析教材,捕获教学细节,把握知识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上好课。  1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那么如何使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