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阅读教学的优势在于提高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这些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能使教学中固有的师生“传承”教学模式得以根本性的改造,让学生从接受性学习中解放出来,时刻保持较好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融入自我、张扬个性、读活作品、品出境界。
  〓〓一、收集信息、慎密“编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研究性阅读把阅读材料看成一个信息集,通过识码、解码、编码达到对它的有效理解与把握。因此,要求学生围绕阅读目的和提出的问题,独立自主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衍生出新的信息。
  〓〓以《失街亭》为例,马谡自以为是、纸上谈兵,导致街亭失守,可谓是“街亭失,大势去”。那么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何在呢?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就可找到以下信息:马谡据守街亭,王平相助,高翔屯兵街亭东北,魏延屯兵街亭之右,赵云、邓芝布疑兵,诸葛亮自出斜谷。马谡违令,山上扎寨,受围;马谡夺荒而逃,王平增援受阻;魏延及时增援,遭魏方重兵埋伏;王平引兵援延,王平魏延与高翔夜袭魏营,又遭埋伏;列柳城失陷,退守阳平关。在理出这些信息后,学生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后,就可以得到“战前部署可谓步步为营,而战争过程却处处被动”这个结论,继而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失街亭究竟是谁之过。这样,学生对“失街亭,孰之过”这个话题的分析就会有理有据,而不至于泛泛而谈。教师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与自己课题有关的各种信息,更要指导学生对信息分步进行筛选与价值判断。引导学生对信息的价值大小和取舍做出果断判断,培养学生的信息价值感。根据自己课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区分各种信息对研究的价值的大小,找出研究目标和已拥有信息的差距,决定下一步寻找信息的方向和重点。
  〓〓二、沿波讨源、披文入情——培养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审美能力。美的事物需要人去感知,学生审美的关键在于培养他们鉴赏美的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因此,鉴赏文学作品,必须要从作品本身出发,通过与作家、作品“对话”,碰撞出激越的思维火花。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解读课文或阅读材料,不断培养个性才华,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一切都产生于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中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学生初读沈从文的《边城》后,可能对小说的“田园诗”的特点只能有一个朦胧的感觉。但是通过研究性阅读,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通过对沈从文小说的拓展性、延伸性阅读,就可以对小说中刻画的独特而美丽的景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美感享受,能体会到小说中所流露出的一种顺乎自然的人生,感悟到闪烁着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体会到一种深藏在湘西边远山乡底层人们之中的良知和明慧。研究性学习正是打开传统阅读教学的桎梏、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最好的途径。
  〓〓三、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培养创新能力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宋濂就强调自己除了“遍观群书”,就是向名师“援疑质理”。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而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则是突出了学法的指导。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善于创新。例如阅读《失街亭》,传统的观点是马谡的自以为是、不听诸葛亮的再三告诫,不听王平的劝说,一意孤行,导致战争的失利。面对这个传统的、正统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多方查寻资料,在充分了解历史事件、大量占有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独立思考,仔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以为权威是不可侵犯的,不要人云亦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呢?为什么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就不能自成一说呢?我们要让学生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有“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的信念和决心。
  责任编辑〓潘孟良
其他文献
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实施,给政治课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对每个政治教师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日益增长的知识体系,它要求政治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观念、传统的模式、习惯性的思维,形成能适应新课程的新观念、新模式、新思维,最终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在探索多种教育方式中,体验式教学在“文化快餐”泛滥的今天,对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知识是必要的探索。  一、有效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这门学科任重道远。从语文的功能方面来说,语文学科是多维的、综合性的,它包含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两大基本功能。特别是语言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语文学科发展创新思维的独特优势。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鼓励学生细心观察,激发其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激发其创新意识。因为它是开启儿童创新思维的钥匙。人的创新意识的产生总是在
一、“读、导、练、悟”阅读教学模式释义  经过课改的实践与研究,我在阅读教学探索中总结出“读、导、练、悟”教学模式。“读”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语文科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教学模式中的“读”既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包括学生在课内的默读、朗读、精读、略读、品读等读书方式,以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导”是指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作
〓〓龙溪中学是一所农村全寄宿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10多亩,共30个教学班,学生1900多人,教师120人。我们有一种共识,作为一间普通农村中学,要想持续高水平发展,必须优化管理策略,做足做好管理这篇文章。  〓〓一、完善管理制度,突出“制度管理之基”  〓〓学校逐步建立并健全了各项考评制度,比如《教师坐班制度》、《科任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岗位责任制》、《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教师禁语和
〓〓近年来,我市体育中考项目其中一项是200米短跑。短跑是一项以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性项目,对于身体机能还未得到全面发育的初中学生来说,这个项目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要有强大的爆发力,较高的绝对速度和耐力,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合理的跑的技术以及较强的心理能力等。  〓〓一、抓好技术训练  〓〓对于200米短跑,每一位体育教师都知道,必须全面地改善与提高学生的身体训练水平,进行
〓〓任务型教学法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注意趣味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阶梯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和拓展性原则。  〓〓在小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即教什么,如何教。只有首先解决
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此宗教的存在就变成了经济和社会压力的异化象征。以政治型、伦理型、宗法型、世俗型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上明显缺少超越性。这种理
品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教育活动。  一、充分发挥幼儿园在品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 科学管理,合理安排  幼儿园教育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这是因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在家庭之外的第一次正式的教育。根据《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茂名地区幼儿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每个月都制定了幼儿品德教育培养计划,围绕着每个月的品德教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