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人教版生物必修1(以下简称《必修1》)有实验9个、探究4个、模型建构1个,在数量和类型上大大超过原来的生物教材。在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中,常常因受学校财力的限制,昂贵器材、药品不能添置;信息资源不畅,购买器材、药品的渠道不通;课堂时间不足导致实验内容不能当堂完成;教师资源不足,导致实验课不能及时准备而耽误开设。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承认问题是存在的。但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教师的态度。如何克服,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以完成新课程实验教学的质和量。
1 实验内容多,课堂时间不足问题
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有两个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显微镜方面存在两个问题:显微镜的部件和作用不清楚;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过程不熟悉。原因:学生在显微镜方面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初中校,很多学校的显微镜仅供教师演示使用,学生根本就没有分组操作过显微镜。在新课程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之下,本节实验课需完成的内容有:介绍显微镜的部件及作用、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过程、临时装片的制作、利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问题探讨、表达交流等内容。为确保实验内容的当堂完成,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可通过如下方法处理。
1.1 课前预习。
对于初中遗漏的知识采用印发材料供学生阅读。如:显微镜的部件、作用和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课前可印发初中有关显微镜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材料供学生阅读,以便缩短课堂对显微镜部件、作用和使用过程、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讲解时间,这样课堂既可腾出更多时间供学生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以比较细胞的异同点和探讨交流。
对于新的实验、探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把实验操作过程的步骤顺序以表格图解或画简图流程表示出来。如“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在预习过程中,请学生以表格图解的形式设计出实验步骤顺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如下三种表格(如表一、表二、表三):
一个探究实验课题,学生可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验步骤顺序。不同步骤顺序,得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就可能不同。但每个实验都有其最合理、最科学的实验步骤顺序。针对以上表一、表二、表三的三种实验步骤顺序,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式合理科学、哪种方式不合理,预测实验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兴趣很高,自主探究意识很强。因此,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去发现科学的真谛。这种教学活动的安排,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充分利用。
实验步骤顺序的表格化或简图化使实验步骤清晰、明朗,能够很好指导课堂实验操作,有利于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当堂完成实验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1.2 做好实验的预试工作。
预试是教师在实验课前根据实验的器材药品进行的预备实验。通过预试,确定用哪种材料、哪种方法的效果最好;哪种实验进程是最佳的方案;哪些操作观察比较困难,必须注意加以指导。通过预试,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实验课堂的节奏,保证实验内容当堂完成,以提高实验课的质和量。
1.3 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保证课堂实验内容的完成和控制住课堂的秩序,课堂实验教学可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把一个实验分成几个段落,教师先讲解或示范第一段落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第一段落实验完成后,教师再讲解或示范第二段落的实验,再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直到最后一个段落的实验结束。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可以分成两个段落:①临时装片的制作;②显微镜的操作观察。每一个段落还可细化出若干个小的段落。如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又可以分为安放、对光、放装片、调焦、观察等几个小段落。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统一控制引导下,可以有序地进行,可以很好地完成实验的教学内容。
1.4 分组实验。
《必修1》模块教材的实验、探究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对于当堂完成实验或探究内容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如果每个学生均单独操作实验或探究,有的实验、探究就不可能当堂完成。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可以把探究内容先分为两大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组再分成若干个小组。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不同的温度作为一个小组。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是如此。实验课、探究课除关注过程外,还应重视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表达和交流。若实验课只重过程,不重视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难以提高。分组实验除保证当堂完成实验、探究内容外,还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2 采用播放教学实验光碟
实验的开设需要有器皿和药品。《必修1》模块实验所用器皿是以普通中学的实验条件为依据的,均为常备。只有药品一项,有所添加,多为染色剂。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染色剂有:甲基绿和吡罗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染色剂有:健那绿;“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药品有:酚酞。虽新增药品、试剂不多,但有的试剂很贵(如健那绿),受学校财力的限制,有的试剂不能购买,导致个别相关实验不能开设。在这种情况之下,建议采用播放实验光碟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相关实验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实验课能否开设、开设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条件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新课标基本理念的重要方法。学校应逐步完善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和用具的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生物学教师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不怕苦、不怕烦,把生物学实验开设足,开设好。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或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1 实验内容多,课堂时间不足问题
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有两个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显微镜方面存在两个问题:显微镜的部件和作用不清楚;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过程不熟悉。原因:学生在显微镜方面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初中校,很多学校的显微镜仅供教师演示使用,学生根本就没有分组操作过显微镜。在新课程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之下,本节实验课需完成的内容有:介绍显微镜的部件及作用、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过程、临时装片的制作、利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问题探讨、表达交流等内容。为确保实验内容的当堂完成,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可通过如下方法处理。
1.1 课前预习。
对于初中遗漏的知识采用印发材料供学生阅读。如:显微镜的部件、作用和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课前可印发初中有关显微镜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材料供学生阅读,以便缩短课堂对显微镜部件、作用和使用过程、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讲解时间,这样课堂既可腾出更多时间供学生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以比较细胞的异同点和探讨交流。
对于新的实验、探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把实验操作过程的步骤顺序以表格图解或画简图流程表示出来。如“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在预习过程中,请学生以表格图解的形式设计出实验步骤顺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如下三种表格(如表一、表二、表三):
一个探究实验课题,学生可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验步骤顺序。不同步骤顺序,得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就可能不同。但每个实验都有其最合理、最科学的实验步骤顺序。针对以上表一、表二、表三的三种实验步骤顺序,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式合理科学、哪种方式不合理,预测实验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兴趣很高,自主探究意识很强。因此,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去发现科学的真谛。这种教学活动的安排,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充分利用。
实验步骤顺序的表格化或简图化使实验步骤清晰、明朗,能够很好指导课堂实验操作,有利于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当堂完成实验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1.2 做好实验的预试工作。
预试是教师在实验课前根据实验的器材药品进行的预备实验。通过预试,确定用哪种材料、哪种方法的效果最好;哪种实验进程是最佳的方案;哪些操作观察比较困难,必须注意加以指导。通过预试,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实验课堂的节奏,保证实验内容当堂完成,以提高实验课的质和量。
1.3 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保证课堂实验内容的完成和控制住课堂的秩序,课堂实验教学可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把一个实验分成几个段落,教师先讲解或示范第一段落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第一段落实验完成后,教师再讲解或示范第二段落的实验,再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直到最后一个段落的实验结束。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可以分成两个段落:①临时装片的制作;②显微镜的操作观察。每一个段落还可细化出若干个小的段落。如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又可以分为安放、对光、放装片、调焦、观察等几个小段落。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统一控制引导下,可以有序地进行,可以很好地完成实验的教学内容。
1.4 分组实验。
《必修1》模块教材的实验、探究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对于当堂完成实验或探究内容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如果每个学生均单独操作实验或探究,有的实验、探究就不可能当堂完成。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可以把探究内容先分为两大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组再分成若干个小组。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不同的温度作为一个小组。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是如此。实验课、探究课除关注过程外,还应重视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表达和交流。若实验课只重过程,不重视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难以提高。分组实验除保证当堂完成实验、探究内容外,还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2 采用播放教学实验光碟
实验的开设需要有器皿和药品。《必修1》模块实验所用器皿是以普通中学的实验条件为依据的,均为常备。只有药品一项,有所添加,多为染色剂。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染色剂有:甲基绿和吡罗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染色剂有:健那绿;“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药品有:酚酞。虽新增药品、试剂不多,但有的试剂很贵(如健那绿),受学校财力的限制,有的试剂不能购买,导致个别相关实验不能开设。在这种情况之下,建议采用播放实验光碟进行教学,让学生对相关实验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实验课能否开设、开设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条件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新课标基本理念的重要方法。学校应逐步完善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和用具的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生物学教师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不怕苦、不怕烦,把生物学实验开设足,开设好。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或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