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年大学扩招,越来越多的贫困生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如何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特点,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加大,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应运而生,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达到甚至超过在校生的15%,贫困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虽然 我国已经形成了“补、减、奖、勤、贷、助” 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是民办高职院校仅有国家宏观政策的一般扶持,没有政府财力实际的支撑,其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费收入,故对学生一般不轻易减、免学费,因此贫困生扶助困难程度甚于公办院校。针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的特殊性,创新贫困生资助办法,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成为必要。
一、国家贫困生资助体系政策基本情況
根据2007 年5 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文件精神,建立健全资助政策体系的目标是:加大财政投入, 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 学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1. 完善国家奖学金制度。2. 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3.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4. 从2007 年起, 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 实行免费教育。5. 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 用于学 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 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二、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及对策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个体,办学经费完全自筹,不享受政府财政拨款,所谓“补、减、 奖、勤、贷、助” 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具体到民办院校,只能落实“奖、勤、贷、助” 四项, 而且还存在奖少、勤多及贷助不足的状况。现在,依次从各方面加以分析:
“奖”: 按照现行贫困生资助政策,应实行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奖励品学兼优以及成绩优良、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而民办高职院校,除了少数人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外, 大多人成绩平平, 综合素质不是太高。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符合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条 件的不多。而在实际上,国家分配到民办高职院校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的名额也相对较少,一所五六千人的学校,享受国家奖学金的一般三五人,享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一般在两位数。点上开花点上秀,无助于面上问题的解决。
“勤”: 勤工助学已经成为民办高职院校资助贫困生的一项主要措施。把一部分学校管理工作分解出来,由学生承担,不仅可以缓解学校机构的臃肿问题,而且通过按劳付酬,可以解决部分学生的生活困难,也可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目前,各民办高职院校均设有勤工 俭学。
“贷”: 按照国家政策,贫困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6000 元,民办高校的学费相对公办高校来说高出很多, 一般在一万至一万五之间。国家提倡生源地贷款, 但下达贷款指标太少,只能解决五分之一左右贫困生的难题, 多数贫困生只能入学申请国家贷款, 但这项贷款手续繁杂,而且拖得时间较长,一般要半年以上。此外,贷款也只能解决部分学费的问题,学费不足部分、住宿费、 生活费均要由学生自筹, 学生和家长的经济压力依然存在,仍有很多贫困生生活捉襟见肘, 东借西凑。 “助”: 国家助学金政策惠及广大贫困生, 受到学校及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但是实际上, 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仅占 在校生的10%左右,“僧多粥少”, 而且贫困生的认定模式 也比较单一, 仍有近5%贫困生享受不到, 而且贫困生的认 定模式比较单一, 缺乏统一的规定, 各地民政部门所把握 的尺度也不尽相同, 这就导致对“困难” 学生界定、甄别 出现困难, 从而也会导致助学金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少数 困难大的贫困生得不到应有的资助。
三、帮贫扶志, 完善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1. 资助体系从“物质救济型”向“帮贫扶志型” 转变
目前国家和高校对待贫困生重在物质资助为主, 而往往忽略其心理的健康。因此, 在做好物质资助的同时, 必须加强帮贫扶志工作。一则从国家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初衷来看, 资助贫困生在于促进教育公平, 帮助和激励学生成才, 促进学生文明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全 面提高。二则, 贫困生的精神贫困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问 题, 如果不解决好, 不仅会影响同学的发展, 甚至会贻误 终身。三则, 政府、学校、社会对贫困生的资助, 只能解 决少部分困难, 不可能解决所有困难, 所以, 要帮贫扶志。 四则,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对待贫困, 勇于面对困难, 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勤俭节约、诚实守信, 以积极进取的精 神面貌面对学习、生活, 圆满完成学业。
2.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民办高职院校在贯彻“奖、勤、贷、助” 的贫困生资 助政策的同时, 以帮贫扶志的目的出发, 联系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 逐步建立健全是民办特色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从实践经验来看, 已探索到一些成功的经验。一是, 鼓励 符合条件的学生应征入伍。从2009 年起, 国家对应征入伍 服义务兵役的高校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 每学 年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金额, 最高6000 元。这于贫困生而言, 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 也为国防建 设贡献了力量。二是, 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 将学校 一些聘请临时工、长期工的岗位设置成勤工助学岗位, 强 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增强学生管理学校的份额。三是, 多方位筹集资金资助贫困生, 比如: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 发动学校全体师生, 开展“一日捐” 活动, 学生每人捐出 一天的生活费, 老师每人捐出一天的工资, 以少积多, 成 立专门的救助基金。 3. 加强贫困生档案的动态管理 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必须要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 并进行动态管理。贫困生档案是对贫困生实施帮扶的重要 依据。一是在新生入学之初, 就收集贫困生证明材料, 比 如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贫困证明”。二是, 要求学生提供 相关的材料, 如: 家庭成员及收入情况, 户口本以及兄弟 姐妹学生证复印件, 城镇下岗职工提供下岗证等等。三是, 如果条件允许, 对贫困生进行家访, 了解贫困生平时的消 费、生活习惯, 诚信情况等。四是, 建立贫困生档案建立 之后, 对全校进行公示, 请全校的同学对接受资助的贫困 生进行监督。五是, 根据情况的变化, 随时记入学生档案, 调查受助学生名单。
4.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国家助学贷款采取金融行业信用贷款、政府财政贴息和学校交纳风险金的形式资助贫困生, 反映对在校贫困生的关心和支持。要使贫困生都能享受这项优惠政策, 使这项政策长期延续下去, 必须把诚信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教育体系,作为经常性的工作, 贯彻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懂得,何为感恩,何为饮水思源。
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涉及国家、社会支持、学校等方方面面,又有自身的鲜明特点, 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既实行“物质救济”,又进而“帮贫扶志”, 可以帮助并激励更多的贫困生逆境成才,不仅有益于国家经 济建设和事业,也有利于社会稳定,造福千万个家庭。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项目编号 SGSY2009YB210)
【参考文献】
[1] 高国华.浅析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问题与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 2005(11) .
[2] 王礼彬.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6(8) .
[3] 张建奇.1983 年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演变[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
【作者简介】朱浩熙(1944— ), 男, 江苏沛县人,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王敏(1983— ), 女, 宁夏人, 九州 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机电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兼行政副主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加大,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应运而生,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达到甚至超过在校生的15%,贫困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虽然 我国已经形成了“补、减、奖、勤、贷、助” 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是民办高职院校仅有国家宏观政策的一般扶持,没有政府财力实际的支撑,其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费收入,故对学生一般不轻易减、免学费,因此贫困生扶助困难程度甚于公办院校。针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的特殊性,创新贫困生资助办法,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成为必要。
一、国家贫困生资助体系政策基本情況
根据2007 年5 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文件精神,建立健全资助政策体系的目标是:加大财政投入, 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 学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1. 完善国家奖学金制度。2. 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3.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4. 从2007 年起, 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 实行免费教育。5. 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 用于学 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 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二、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及对策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个体,办学经费完全自筹,不享受政府财政拨款,所谓“补、减、 奖、勤、贷、助” 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具体到民办院校,只能落实“奖、勤、贷、助” 四项, 而且还存在奖少、勤多及贷助不足的状况。现在,依次从各方面加以分析:
“奖”: 按照现行贫困生资助政策,应实行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奖励品学兼优以及成绩优良、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而民办高职院校,除了少数人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外, 大多人成绩平平, 综合素质不是太高。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符合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条 件的不多。而在实际上,国家分配到民办高职院校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的名额也相对较少,一所五六千人的学校,享受国家奖学金的一般三五人,享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一般在两位数。点上开花点上秀,无助于面上问题的解决。
“勤”: 勤工助学已经成为民办高职院校资助贫困生的一项主要措施。把一部分学校管理工作分解出来,由学生承担,不仅可以缓解学校机构的臃肿问题,而且通过按劳付酬,可以解决部分学生的生活困难,也可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目前,各民办高职院校均设有勤工 俭学。
“贷”: 按照国家政策,贫困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6000 元,民办高校的学费相对公办高校来说高出很多, 一般在一万至一万五之间。国家提倡生源地贷款, 但下达贷款指标太少,只能解决五分之一左右贫困生的难题, 多数贫困生只能入学申请国家贷款, 但这项贷款手续繁杂,而且拖得时间较长,一般要半年以上。此外,贷款也只能解决部分学费的问题,学费不足部分、住宿费、 生活费均要由学生自筹, 学生和家长的经济压力依然存在,仍有很多贫困生生活捉襟见肘, 东借西凑。 “助”: 国家助学金政策惠及广大贫困生, 受到学校及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但是实际上, 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仅占 在校生的10%左右,“僧多粥少”, 而且贫困生的认定模式 也比较单一, 仍有近5%贫困生享受不到, 而且贫困生的认 定模式比较单一, 缺乏统一的规定, 各地民政部门所把握 的尺度也不尽相同, 这就导致对“困难” 学生界定、甄别 出现困难, 从而也会导致助学金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少数 困难大的贫困生得不到应有的资助。
三、帮贫扶志, 完善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1. 资助体系从“物质救济型”向“帮贫扶志型” 转变
目前国家和高校对待贫困生重在物质资助为主, 而往往忽略其心理的健康。因此, 在做好物质资助的同时, 必须加强帮贫扶志工作。一则从国家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初衷来看, 资助贫困生在于促进教育公平, 帮助和激励学生成才, 促进学生文明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全 面提高。二则, 贫困生的精神贫困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问 题, 如果不解决好, 不仅会影响同学的发展, 甚至会贻误 终身。三则, 政府、学校、社会对贫困生的资助, 只能解 决少部分困难, 不可能解决所有困难, 所以, 要帮贫扶志。 四则,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对待贫困, 勇于面对困难, 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勤俭节约、诚实守信, 以积极进取的精 神面貌面对学习、生活, 圆满完成学业。
2.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民办高职院校在贯彻“奖、勤、贷、助” 的贫困生资 助政策的同时, 以帮贫扶志的目的出发, 联系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 逐步建立健全是民办特色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从实践经验来看, 已探索到一些成功的经验。一是, 鼓励 符合条件的学生应征入伍。从2009 年起, 国家对应征入伍 服义务兵役的高校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 每学 年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的金额, 最高6000 元。这于贫困生而言, 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 也为国防建 设贡献了力量。二是, 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 将学校 一些聘请临时工、长期工的岗位设置成勤工助学岗位, 强 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增强学生管理学校的份额。三是, 多方位筹集资金资助贫困生, 比如: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 发动学校全体师生, 开展“一日捐” 活动, 学生每人捐出 一天的生活费, 老师每人捐出一天的工资, 以少积多, 成 立专门的救助基金。 3. 加强贫困生档案的动态管理 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必须要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 并进行动态管理。贫困生档案是对贫困生实施帮扶的重要 依据。一是在新生入学之初, 就收集贫困生证明材料, 比 如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贫困证明”。二是, 要求学生提供 相关的材料, 如: 家庭成员及收入情况, 户口本以及兄弟 姐妹学生证复印件, 城镇下岗职工提供下岗证等等。三是, 如果条件允许, 对贫困生进行家访, 了解贫困生平时的消 费、生活习惯, 诚信情况等。四是, 建立贫困生档案建立 之后, 对全校进行公示, 请全校的同学对接受资助的贫困 生进行监督。五是, 根据情况的变化, 随时记入学生档案, 调查受助学生名单。
4.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国家助学贷款采取金融行业信用贷款、政府财政贴息和学校交纳风险金的形式资助贫困生, 反映对在校贫困生的关心和支持。要使贫困生都能享受这项优惠政策, 使这项政策长期延续下去, 必须把诚信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教育体系,作为经常性的工作, 贯彻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懂得,何为感恩,何为饮水思源。
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涉及国家、社会支持、学校等方方面面,又有自身的鲜明特点, 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既实行“物质救济”,又进而“帮贫扶志”, 可以帮助并激励更多的贫困生逆境成才,不仅有益于国家经 济建设和事业,也有利于社会稳定,造福千万个家庭。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项目编号 SGSY2009YB210)
【参考文献】
[1] 高国华.浅析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问题与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 2005(11) .
[2] 王礼彬.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6(8) .
[3] 张建奇.1983 年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演变[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
【作者简介】朱浩熙(1944— ), 男, 江苏沛县人,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王敏(1983— ), 女, 宁夏人, 九州 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机电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兼行政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