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为“移景对比法”
所谓“移景对比法”是指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中,假设性4改变审美主体对象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在不同背景材料的对比中,明了美的主题和背景之间的特定关系,领会作者所创造的美的意蕴。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通的。我们平常所说“红花要用绿叶衬”,正是说明了审美的主体对象和背景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红花”与“绿叶”之间是一种姊妹式的映衬关系;而“染缸里倒不出白布”的“染缸”和“布”则是一种母子间的相生关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系并从中把握事物的整体美,正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其方法颇多“移景对比法”是最简捷和富有成效的一种。
二、实列分析
朱自清先生的游记散文《绿》中,有一节是作者对游览时天气情况的描写: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湿润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笔者在讲解中将这一部分当做审美主体对象梅雨潭之绿的背景材料之一,其作用为
1.渲染了一种柔和、静谧的色调,为下文梅雨潭和梅雨瀑提供了声与色的映衬(见课本)。
2.暗示了作者寻求美和体察美时从容不迫、恬淡宁静的心境。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那么没有恬淡宁静的心境也就很难发现美的所在。”这“薄阴的天气”和“微微流动的云”不正是作者某种心境的写照吗?
3.表明是独特的气候决定了梅雨潭有“奇异的绿”。古人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不可以说“秋到潭边水更绿”吗?
由第一方面来说,天气情况(背景)和梅雨潭的绿(全体)之间是映衬关系;而由第二种与第三方面来说则是一种相生关系。为了让学生体会出这些,笔者设置了三种场景,来实施“已经对比法”。
1.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种禾苗半枯焦。(《水浒》)——毒热的太阳灼人的眼睛,使人焦躁不安。
2.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浸薛荔墙。(【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天外黑风吹海立。(【宋】)苏轼《有美堂暴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同上《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状美,但疾风暴雨,使人凄惶恐怖。所以引导学生思考。
以上两种能孕育和产生梅雨潭那“离合的神光”和作者恰淡宁静的审美心境吗?
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王维《山中》)——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本来没有落雨,但松荫浓翠,似流欲滴,穿行其间,颇觉凉爽,宛若湿衣,这“似流欲滴”的“浓郁松荫”和课文“岩面与草丛”的“油油绿意”何其相似,恐怕还会以为梅雨潭那一潭绿水是这山的汁液染成的呢!在此等环境中,你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心境呢!难道不会像作者那样按捺不住胸中的激情去讴歌那秋的神韵吗?
三、“移景对比法”的应用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移景对比法”的运用有着以下几点好处:
1.避免了教学的简单化,背景的建设在审美对象的创造中虽必不可少,但由于它在文中只占极少的篇幅容易忽视。而通过“移景对比法”则可以将它放在醒目的位置上,详细的加以分析。
2.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举一反三的教和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移花接木式的移景与对比体现了教师匠心独运的教学艺术
3.移景对比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跳出课文的过程,而对比之后的归纳总结的过程,则是引导学生又回归课文的过程。一出一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的灵活性。
4.解释美的来源,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
然而,“移景对比法”的运用,也并不是无条件的,须遵循以下原则:
1.联系性原则,用来移植的材料与被移植的材料之间,应当有一定的相关因素,他们的性质或者相反(状美与优美)或者相近,但必须有利于进行对比和分析。
2.趣味性原则
3.适当性原则,对比不是目的,不可为了对比而对比,在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中一般不用此法,在写景文章中运用时也要讲究地方和火候,不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所谓“移景对比法”是指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中,假设性4改变审美主体对象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在不同背景材料的对比中,明了美的主题和背景之间的特定关系,领会作者所创造的美的意蕴。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通的。我们平常所说“红花要用绿叶衬”,正是说明了审美的主体对象和背景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红花”与“绿叶”之间是一种姊妹式的映衬关系;而“染缸里倒不出白布”的“染缸”和“布”则是一种母子间的相生关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系并从中把握事物的整体美,正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其方法颇多“移景对比法”是最简捷和富有成效的一种。
二、实列分析
朱自清先生的游记散文《绿》中,有一节是作者对游览时天气情况的描写: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湿润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笔者在讲解中将这一部分当做审美主体对象梅雨潭之绿的背景材料之一,其作用为
1.渲染了一种柔和、静谧的色调,为下文梅雨潭和梅雨瀑提供了声与色的映衬(见课本)。
2.暗示了作者寻求美和体察美时从容不迫、恬淡宁静的心境。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那么没有恬淡宁静的心境也就很难发现美的所在。”这“薄阴的天气”和“微微流动的云”不正是作者某种心境的写照吗?
3.表明是独特的气候决定了梅雨潭有“奇异的绿”。古人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不可以说“秋到潭边水更绿”吗?
由第一方面来说,天气情况(背景)和梅雨潭的绿(全体)之间是映衬关系;而由第二种与第三方面来说则是一种相生关系。为了让学生体会出这些,笔者设置了三种场景,来实施“已经对比法”。
1.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种禾苗半枯焦。(《水浒》)——毒热的太阳灼人的眼睛,使人焦躁不安。
2.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浸薛荔墙。(【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天外黑风吹海立。(【宋】)苏轼《有美堂暴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同上《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状美,但疾风暴雨,使人凄惶恐怖。所以引导学生思考。
以上两种能孕育和产生梅雨潭那“离合的神光”和作者恰淡宁静的审美心境吗?
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王维《山中》)——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本来没有落雨,但松荫浓翠,似流欲滴,穿行其间,颇觉凉爽,宛若湿衣,这“似流欲滴”的“浓郁松荫”和课文“岩面与草丛”的“油油绿意”何其相似,恐怕还会以为梅雨潭那一潭绿水是这山的汁液染成的呢!在此等环境中,你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心境呢!难道不会像作者那样按捺不住胸中的激情去讴歌那秋的神韵吗?
三、“移景对比法”的应用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移景对比法”的运用有着以下几点好处:
1.避免了教学的简单化,背景的建设在审美对象的创造中虽必不可少,但由于它在文中只占极少的篇幅容易忽视。而通过“移景对比法”则可以将它放在醒目的位置上,详细的加以分析。
2.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举一反三的教和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移花接木式的移景与对比体现了教师匠心独运的教学艺术
3.移景对比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跳出课文的过程,而对比之后的归纳总结的过程,则是引导学生又回归课文的过程。一出一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的灵活性。
4.解释美的来源,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
然而,“移景对比法”的运用,也并不是无条件的,须遵循以下原则:
1.联系性原则,用来移植的材料与被移植的材料之间,应当有一定的相关因素,他们的性质或者相反(状美与优美)或者相近,但必须有利于进行对比和分析。
2.趣味性原则
3.适当性原则,对比不是目的,不可为了对比而对比,在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中一般不用此法,在写景文章中运用时也要讲究地方和火候,不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