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优化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方式;探索
语文学习方式的培养是达到掌握运用语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他们选材、解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有效的手段。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具体的做法有以下三点:1.教给学生查资料的方式,整合学习资源。关于课前一些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资料这方面,学生多少了解一些查资料的方法。我让他们交流可以从什么大方得到资料,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出来的方法有上英特网查找,去图书馆查询,找有关报刊杂志,看有关电影电视,问邻居,长辈,与同学互相交换资料等,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学习资料,扩充文本,开阔视野,研讨文本。2.教给学生筛选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现在研究教给学生如何质疑的文章很多,但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放开让学生质疑,除了有的优秀学生能“一语中的”之外,其余的学生,特别是学习障碍生的之一简直就是“无的放矢”,质疑的水平简直不敢恭维,于是我让学生在预习时第一次将字音读准,第二次读课文要注意圈点。热门为自己可以读懂的地方用“。”表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第三遍度肯威尔士要想一想并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思考话“?”的地方是否想明白了,能否解决。能解决的就将“?”改成“。”剩下的“?”才是自己应在课堂上质疑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中的大部分人质疑水平都有所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研讨文本的能力。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课文、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提高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要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集中注意力,抓住老师的思路、抓住关键内容、积极思考,学思结合,有目的地认真听课,另外要指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密切与同学合作,不怕出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认真、及时地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巩固;还要注意课堂小结。总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打好基础。
3、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记忆,把所学内容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加强记忆,要抓住新教材中心问题,对照课本和听课笔记,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弄懂新课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其次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反复独立思考,多方查阅参考资料和请教老师与同学,使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弄不懂的问题尽可能得到解决,达到完全理解新教材,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目的;另外要指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朗读和背诵, 课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达到更牢固、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后的复习延伸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摘抄积累课文优美句段那么低层的要求,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引导他们在复习的基础上去拓展延伸,而这才是最好的复习的方式和复习习惯。
4、指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看清楚每一道题的要求,要让自己的思路顺着题目的路子思考。在头脑中分析这道题涉及到哪些学过的语文知识,通过思考、准确、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寻找解题途径。在独立作业前系统地复习有关教材,在比较充分地复习教材的基础上,找出联系,总结规律,进行思维内化,然后再再正确解题,判定解题的方案。但在做题时还要注意做题的质量。书写规范,表达准确,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除此以外,在解题中,重要的知识点应写出来,这样得出的答案才可能正确,写出的言语才可能流畅、规范;其次要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重视有声作业和阅读作业的完成,以加强语文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而整体提高语文水平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书面作业完成后要注意检查。就是回过头来再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按题目要求都做出来了,有没有漏做的。是否出答案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没有做错。检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一环。我让学生自我检查的方法基本上有以下几点:1.字字检查法。即从审题开始,一个字一个字读,检查。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出知识、表达上的错误。2.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本子,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并做好记载,长期坚持下去,知识就会越积累越丰富,以后就会减少出现的漏洞。我认为做到了以上这些就能养成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憶三个环节。”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初期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根据这个规律,应在学习的当天和第二天及时复习2次,三天后复习第3次,一周后复习第4次。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经常提醒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督促并鼓励学生每天利用早读的时间朗读,背诵学过的课文及自己喜欢的优美的句段。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48小时之内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复习记忆,以提高记忆效率。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对过去识记的知识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的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和知识重点、难点记得更牢。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方式;探索
语文学习方式的培养是达到掌握运用语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他们选材、解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有效的手段。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具体的做法有以下三点:1.教给学生查资料的方式,整合学习资源。关于课前一些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资料这方面,学生多少了解一些查资料的方法。我让他们交流可以从什么大方得到资料,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出来的方法有上英特网查找,去图书馆查询,找有关报刊杂志,看有关电影电视,问邻居,长辈,与同学互相交换资料等,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学习资料,扩充文本,开阔视野,研讨文本。2.教给学生筛选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现在研究教给学生如何质疑的文章很多,但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放开让学生质疑,除了有的优秀学生能“一语中的”之外,其余的学生,特别是学习障碍生的之一简直就是“无的放矢”,质疑的水平简直不敢恭维,于是我让学生在预习时第一次将字音读准,第二次读课文要注意圈点。热门为自己可以读懂的地方用“。”表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第三遍度肯威尔士要想一想并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思考话“?”的地方是否想明白了,能否解决。能解决的就将“?”改成“。”剩下的“?”才是自己应在课堂上质疑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中的大部分人质疑水平都有所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研讨文本的能力。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课文、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提高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要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集中注意力,抓住老师的思路、抓住关键内容、积极思考,学思结合,有目的地认真听课,另外要指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密切与同学合作,不怕出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认真、及时地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复习巩固;还要注意课堂小结。总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打好基础。
3、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记忆,把所学内容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加强记忆,要抓住新教材中心问题,对照课本和听课笔记,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弄懂新课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其次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反复独立思考,多方查阅参考资料和请教老师与同学,使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弄不懂的问题尽可能得到解决,达到完全理解新教材,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的目的;另外要指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朗读和背诵, 课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达到更牢固、更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后的复习延伸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摘抄积累课文优美句段那么低层的要求,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引导他们在复习的基础上去拓展延伸,而这才是最好的复习的方式和复习习惯。
4、指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看清楚每一道题的要求,要让自己的思路顺着题目的路子思考。在头脑中分析这道题涉及到哪些学过的语文知识,通过思考、准确、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寻找解题途径。在独立作业前系统地复习有关教材,在比较充分地复习教材的基础上,找出联系,总结规律,进行思维内化,然后再再正确解题,判定解题的方案。但在做题时还要注意做题的质量。书写规范,表达准确,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除此以外,在解题中,重要的知识点应写出来,这样得出的答案才可能正确,写出的言语才可能流畅、规范;其次要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重视有声作业和阅读作业的完成,以加强语文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而整体提高语文水平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书面作业完成后要注意检查。就是回过头来再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按题目要求都做出来了,有没有漏做的。是否出答案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没有做错。检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一环。我让学生自我检查的方法基本上有以下几点:1.字字检查法。即从审题开始,一个字一个字读,检查。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出知识、表达上的错误。2.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本子,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并做好记载,长期坚持下去,知识就会越积累越丰富,以后就会减少出现的漏洞。我认为做到了以上这些就能养成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憶三个环节。”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初期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根据这个规律,应在学习的当天和第二天及时复习2次,三天后复习第3次,一周后复习第4次。养成良好的记忆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经常提醒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督促并鼓励学生每天利用早读的时间朗读,背诵学过的课文及自己喜欢的优美的句段。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48小时之内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整理复习记忆,以提高记忆效率。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对过去识记的知识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的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和知识重点、难点记得更牢。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