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备课才能让生成更有章可循?如何生成才会使课堂更精彩纷呈?老师的课堂是对教案的执行,“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备好了课,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给力”。其次,在课堂生成时,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善于抓住课堂中“偶现”的教学契机,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备课;创设情境;抓住“契机”;课堂活起来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上课前自认为对课堂的预设已经非常流畅,但是实际教学下来,却发现与自己的预期效果有着极大的差距:本该活跃的地方,学生却呆若木鸡:本该形成高潮的地方,却波澜不惊;理想中张弛有度的课堂对话,却陷入“独角戏”的尴尬境地……
为什么一堂课自认为预设良好,而生成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我自身的多次反思与实际的尝试中,我觉得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第一、始终只把教材作为钻研的对象,却忽略了对学生认知水平的钻研。要不是备课过多,问题设置太难,让学生手足无措;要不是问题设置过低,让学生兴趣缺缺;要不是缺乏梯度,出现断层。
第二、在培养情境的过程中没有倾注教师感情。我们一些教师因为重复授课等原因,情境创设和课堂驾御已经非常熟练,在重复授课时情境的创设就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感情;还有一些教师因为过于追求情境的渲染,创设出的情境很虚假、不自然,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
第三、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急于让学生体悟到正确的理解,学生成了被老师牵着的木偶,沿着老师预设好的轨迹或听或回答问题,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在这种预设性过强的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丧失了,进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自觉的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整个课堂就成了一个人的舞台。
既如此,那么该如何才能改变现状呢?我想这应该回到一个问题上来,那就是:如何生成才会使课堂更精彩纷呈?
一、精心备课,为课堂活跃的生成作好准备
“磨刀不误砍柴工”。 尽管课堂中的许多流动的场景是我们无法预见的,是无法事先设定的,但我们在走进课堂前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都渴望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有闪光点,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经过精心周密的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堂充分准备的课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引导学生“标新立异”,让课堂动起来。
那如何备好课呢?一位重点中学的名师认为选择学习文本的几个标准:
1.文质兼美。
2.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4.能够帮助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5.能够在单位时间充分消化。
其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非常重要。“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因此,我们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如刚开始教《论语》时,我原先设想学生可能对孔子的一生所知甚少,对他的儒家思想也不甚了然。所以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结合照片,介绍孔子生平。结果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对孔子的生平、作品甚至一些思想都能异口同声复述。经了解,原来在两周前的班会课上,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恰好选用了孔子来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且观看了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我一想,有关“孔子”的这些知识可以说在学生记忆中已储备,教师只要把这些零碎的、尘封的知识指引出来就得了,如果课堂环节改为“介绍我心中的孔子”不是比原有的环节来得更有灵动性吗?这样一安排,既再现学生原有的知识积淀,又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更拉近了他们与文本的距离,何乐而不为?结果,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很好的印证了我后来的预设是切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的。学生们都主动发言,课堂也显得活跃的多。
另外在备课时注意有留白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对过程要多作些假设:这个问题学生会如何说?如果学生不知道我又该如何引?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使备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
二、创设情境,让课堂灵动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当学生有了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才会对语文产生好感。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用情感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外,更需要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来完成这样的教学目的。
(一)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创设情境
多媒体的运用能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闻接受方式变为多种感官的共同体会,这样能拨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们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如:刚进学校时,我上公开课《胡同文化》,刚开始揣摩时,只是详细介绍北京的胡同文化,因为我们是南方,对这种带有浓郁北方地方色彩的东西知之甚少,所以我发现学生们一头雾水,找不到方向。于是我在另外班级运用多媒体展示北京胡同的图片,播放歌曲《胡同》,让学生在京韵实足的乐曲中感受京味文化的魅力,结果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我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入音乐、画面甚至电影片段,目的就是要用这些艺术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以最佳的情绪有意识地去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去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意蕴。在我的语文课堂中,音乐是最特殊的语言。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二)对话表演,创设情境
《论语》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多数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辛苦的内容。怎样让《论语》教学活起来?诵读显然是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读出水平,读出兴趣,读出能力,需要教师认真策划。
如:我在教学《沂水春风》时,课前就分配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五名同学分别扮演孔子、子路、冉有、公西华、曾晳)。通过对白、动作,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让同学们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还课堂以生机,还学生以活力。
三、抓住课堂中“偶现”的教学契机
备课当中我们有弹性空间预设。课堂是非线性的,教师必须关注课堂的即时动态,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情况发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必须善于捕捉教学过程的“闪光点”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我在教学《老王》一课时,设计了三个板块:“走近老王——善待老王——感受老王”,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结果却发现有好几位学生饶有兴趣地在临摹课本中老王的插图,并且调皮地在老王的嘴巴上画上了胡子。我很是生气,但细想,横加指责甚为不妥;但如果不加阻止,学生等于是在浪费时间。我灵机一动,就在黑板上多加了两个板块:画说老王--选择文中描述老王的句子,给老王画一幅肖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给老王加上胡子;描述老王--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不再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对来自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巧妙利用加以整合,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认识和堆积。”所以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捕捉学生的灵光一现,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我们40分钟的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通讯》.
[3]《中学语文参考》.
[4]《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备课;创设情境;抓住“契机”;课堂活起来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上课前自认为对课堂的预设已经非常流畅,但是实际教学下来,却发现与自己的预期效果有着极大的差距:本该活跃的地方,学生却呆若木鸡:本该形成高潮的地方,却波澜不惊;理想中张弛有度的课堂对话,却陷入“独角戏”的尴尬境地……
为什么一堂课自认为预设良好,而生成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我自身的多次反思与实际的尝试中,我觉得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第一、始终只把教材作为钻研的对象,却忽略了对学生认知水平的钻研。要不是备课过多,问题设置太难,让学生手足无措;要不是问题设置过低,让学生兴趣缺缺;要不是缺乏梯度,出现断层。
第二、在培养情境的过程中没有倾注教师感情。我们一些教师因为重复授课等原因,情境创设和课堂驾御已经非常熟练,在重复授课时情境的创设就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感情;还有一些教师因为过于追求情境的渲染,创设出的情境很虚假、不自然,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
第三、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急于让学生体悟到正确的理解,学生成了被老师牵着的木偶,沿着老师预设好的轨迹或听或回答问题,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在这种预设性过强的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丧失了,进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自觉的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整个课堂就成了一个人的舞台。
既如此,那么该如何才能改变现状呢?我想这应该回到一个问题上来,那就是:如何生成才会使课堂更精彩纷呈?
一、精心备课,为课堂活跃的生成作好准备
“磨刀不误砍柴工”。 尽管课堂中的许多流动的场景是我们无法预见的,是无法事先设定的,但我们在走进课堂前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都渴望在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有闪光点,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经过精心周密的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堂充分准备的课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引导学生“标新立异”,让课堂动起来。
那如何备好课呢?一位重点中学的名师认为选择学习文本的几个标准:
1.文质兼美。
2.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4.能够帮助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5.能够在单位时间充分消化。
其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非常重要。“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因此,我们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如刚开始教《论语》时,我原先设想学生可能对孔子的一生所知甚少,对他的儒家思想也不甚了然。所以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结合照片,介绍孔子生平。结果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对孔子的生平、作品甚至一些思想都能异口同声复述。经了解,原来在两周前的班会课上,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恰好选用了孔子来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且观看了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我一想,有关“孔子”的这些知识可以说在学生记忆中已储备,教师只要把这些零碎的、尘封的知识指引出来就得了,如果课堂环节改为“介绍我心中的孔子”不是比原有的环节来得更有灵动性吗?这样一安排,既再现学生原有的知识积淀,又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更拉近了他们与文本的距离,何乐而不为?结果,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很好的印证了我后来的预设是切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的。学生们都主动发言,课堂也显得活跃的多。
另外在备课时注意有留白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对过程要多作些假设:这个问题学生会如何说?如果学生不知道我又该如何引?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使备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
二、创设情境,让课堂灵动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当学生有了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才会对语文产生好感。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用情感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外,更需要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来完成这样的教学目的。
(一)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创设情境
多媒体的运用能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闻接受方式变为多种感官的共同体会,这样能拨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们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如:刚进学校时,我上公开课《胡同文化》,刚开始揣摩时,只是详细介绍北京的胡同文化,因为我们是南方,对这种带有浓郁北方地方色彩的东西知之甚少,所以我发现学生们一头雾水,找不到方向。于是我在另外班级运用多媒体展示北京胡同的图片,播放歌曲《胡同》,让学生在京韵实足的乐曲中感受京味文化的魅力,结果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我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入音乐、画面甚至电影片段,目的就是要用这些艺术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以最佳的情绪有意识地去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去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信息和意蕴。在我的语文课堂中,音乐是最特殊的语言。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二)对话表演,创设情境
《论语》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多数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辛苦的内容。怎样让《论语》教学活起来?诵读显然是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读出水平,读出兴趣,读出能力,需要教师认真策划。
如:我在教学《沂水春风》时,课前就分配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五名同学分别扮演孔子、子路、冉有、公西华、曾晳)。通过对白、动作,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让同学们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还课堂以生机,还学生以活力。
三、抓住课堂中“偶现”的教学契机
备课当中我们有弹性空间预设。课堂是非线性的,教师必须关注课堂的即时动态,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情况发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必须善于捕捉教学过程的“闪光点”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我在教学《老王》一课时,设计了三个板块:“走近老王——善待老王——感受老王”,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结果却发现有好几位学生饶有兴趣地在临摹课本中老王的插图,并且调皮地在老王的嘴巴上画上了胡子。我很是生气,但细想,横加指责甚为不妥;但如果不加阻止,学生等于是在浪费时间。我灵机一动,就在黑板上多加了两个板块:画说老王--选择文中描述老王的句子,给老王画一幅肖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给老王加上胡子;描述老王--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不再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对来自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巧妙利用加以整合,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认识和堆积。”所以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捕捉学生的灵光一现,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我们40分钟的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通讯》.
[3]《中学语文参考》.
[4]《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