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血压有两大类型,即: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和继发性高血压。95%以上的高血压为EH,在临床上人们所指的高血压常为EH,其病因不明确。EH人群的生活质量常常会因患有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而有所下降,同时,EH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血脂;血小板
一、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理分析
EH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疾病,血压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在高血压人群中心脏等器官会因长期的血压升高状态而受到损害,同样也可以累及到大脑、肾脏等脏器。有相关报告已指出: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约有一半以上的人数以高血压为病因发病的,高血压已成为发生心血管病的一个有重要地位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患病人数约占世界总人数的1/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其形式相当严峻。据我国最近的调查及研究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占我国人口总数的33%,患有高血压的人数不断增加,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其中由高血压所引起的相关疾病及高血压所导致的死亡,对我国居民的健康,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地威胁,因此高血压的防治迫在眉睫。血脂异常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根据有关研究示:目前我国已确诊的高血压人群中,超过一半的人群同时也存在着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已经被明确指出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紧密相关,二者也都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启动因子及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同时存在时,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将会扩大 3~4倍。血小板参数具有简单、便捷、性价比高且临床应用广泛等优点。临床上常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ve width,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以上四个参数来反映血小板发生活化的情况。
高血压可通过引起血管结构重塑及内分泌变化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的损伤可导致高血压的进一步恶化。当血小板活化时,血小板参数是因骨髓受到刺激而发生改变的。因此研究影响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及机制,对今后预防及治疗高血压的道路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指导意义。
二、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
1、高血压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血管内皮的损伤。据研究结果显示,引起心血管病的启动因子之一就是血管内皮的损伤,高血压患者常因为 RAAS 系统被激活和增高的剪切力而致使血管内皮损伤。也有研究发现,高血压状态下血管收缩增强,使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内皮细胞会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不但会使合成的内皮素含量增加,也可以使内皮素的释放量增多,对血管内皮造成了严重的损伤。
2、近年来,肥胖及肥胖所引起的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肥胖不但反映了脂肪过多于腹部或腹腔内脏堆积的指标,而且成为多种慢性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发达国家,肥胖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在我国,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改变,饮食结构的持续变化,平素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运动量下降等多种因素也使肥胖症的发病率大幅度上涨。BMI 是全球公认的用来衡量整体性肥胖指标,同时对肥胖的诊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肥胖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既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也降低生活质量和减短预期寿命。肥胖现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因肥胖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达 30万,对人类的健康已造成巨大威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经常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静脉血栓等多种疾病同时出现,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被广泛探讨。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喜欢食肉制品等富含脂肪、热量及蛋
白丰富的食物,加之人民平素忙于工作,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忽视了体育锻炼,运动量减少,使机体处于摄入的能量及热量远远超过机体消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脂肪组织就会将这些未被消耗的物质转化为 TG,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脂肪细胞会因上述情况持续存在时而增生并且体积变大,并减少脂肪组织的供血量,最终形成局部的、相对的缺氧状态,脂肪组织会因长期缺氧状态而出现液化坏死,巨噬细胞的浸润速度也常因缺氧状态而被加速。
TG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由甘油和长链脂肪酸形成的脂肪分子,可附着沉积在血管壁上,侵入内皮细胞后促使血小板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病程中,与血浆 TG 浓度的升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TG 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影响内皮功能:血浆 TG 水平升高可以通过不断地激活单核细胞及炎症反应,加强机体内促炎因子的表达。当血浆中 TG 水平增高时,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体内生成的脂质过氧化物便会增多,还可以通过 TG 水解后产生的非酯化脂肪酸来激活炎症过程来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ROS 可使内皮细胞及血管舒张功能受损,损伤的血管内皮可以代偿性的上调细胞 HO-1 蛋白的表达,使血液循环中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活性被提升,eNOS 可以降低血循环中 NO 的含量,内皮功能在上述作用下使内皮的完整性被破坏,引起血小板發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姚震,陈琳.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与展望[J].海南医学,2017,24(13):1873-1876.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7[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3]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 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6):521-528.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护理学专业)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血脂;血小板
一、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理分析
EH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疾病,血压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在高血压人群中心脏等器官会因长期的血压升高状态而受到损害,同样也可以累及到大脑、肾脏等脏器。有相关报告已指出: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约有一半以上的人数以高血压为病因发病的,高血压已成为发生心血管病的一个有重要地位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患病人数约占世界总人数的1/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其形式相当严峻。据我国最近的调查及研究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占我国人口总数的33%,患有高血压的人数不断增加,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其中由高血压所引起的相关疾病及高血压所导致的死亡,对我国居民的健康,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地威胁,因此高血压的防治迫在眉睫。血脂异常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根据有关研究示:目前我国已确诊的高血压人群中,超过一半的人群同时也存在着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已经被明确指出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紧密相关,二者也都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启动因子及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同时存在时,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将会扩大 3~4倍。血小板参数具有简单、便捷、性价比高且临床应用广泛等优点。临床上常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ve width,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以上四个参数来反映血小板发生活化的情况。
高血压可通过引起血管结构重塑及内分泌变化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的损伤可导致高血压的进一步恶化。当血小板活化时,血小板参数是因骨髓受到刺激而发生改变的。因此研究影响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及机制,对今后预防及治疗高血压的道路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指导意义。
二、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
1、高血压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血管内皮的损伤。据研究结果显示,引起心血管病的启动因子之一就是血管内皮的损伤,高血压患者常因为 RAAS 系统被激活和增高的剪切力而致使血管内皮损伤。也有研究发现,高血压状态下血管收缩增强,使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内皮细胞会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不但会使合成的内皮素含量增加,也可以使内皮素的释放量增多,对血管内皮造成了严重的损伤。
2、近年来,肥胖及肥胖所引起的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肥胖不但反映了脂肪过多于腹部或腹腔内脏堆积的指标,而且成为多种慢性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发达国家,肥胖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在我国,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改变,饮食结构的持续变化,平素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运动量下降等多种因素也使肥胖症的发病率大幅度上涨。BMI 是全球公认的用来衡量整体性肥胖指标,同时对肥胖的诊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肥胖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既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也降低生活质量和减短预期寿命。肥胖现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因肥胖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达 30万,对人类的健康已造成巨大威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经常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静脉血栓等多种疾病同时出现,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被广泛探讨。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喜欢食肉制品等富含脂肪、热量及蛋
白丰富的食物,加之人民平素忙于工作,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忽视了体育锻炼,运动量减少,使机体处于摄入的能量及热量远远超过机体消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脂肪组织就会将这些未被消耗的物质转化为 TG,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脂肪细胞会因上述情况持续存在时而增生并且体积变大,并减少脂肪组织的供血量,最终形成局部的、相对的缺氧状态,脂肪组织会因长期缺氧状态而出现液化坏死,巨噬细胞的浸润速度也常因缺氧状态而被加速。
TG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由甘油和长链脂肪酸形成的脂肪分子,可附着沉积在血管壁上,侵入内皮细胞后促使血小板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病程中,与血浆 TG 浓度的升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TG 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影响内皮功能:血浆 TG 水平升高可以通过不断地激活单核细胞及炎症反应,加强机体内促炎因子的表达。当血浆中 TG 水平增高时,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体内生成的脂质过氧化物便会增多,还可以通过 TG 水解后产生的非酯化脂肪酸来激活炎症过程来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ROS 可使内皮细胞及血管舒张功能受损,损伤的血管内皮可以代偿性的上调细胞 HO-1 蛋白的表达,使血液循环中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活性被提升,eNOS 可以降低血循环中 NO 的含量,内皮功能在上述作用下使内皮的完整性被破坏,引起血小板發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姚震,陈琳.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与展望[J].海南医学,2017,24(13):1873-1876.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7[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3]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 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6):521-528.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护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