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和学生,是高效课堂的两个立足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就成为了成就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我认为,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必须要在了解并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文本特点,抓住时机运用方法,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既能深入理解文本,又提高了阅读能力。下面谈一下我在语文教学的不同环节上针对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这一问题所做的一些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做法。
  一、读前的准备:接近文本。过去有的老师总是在上课之初就一股脑的把助读资料倾倒给学生,以此来吸引同学们阅读。通过介绍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适合每一篇文章的。引导大家来读文章的方式有很多,但都要根据文章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性的运用。对符合自己兴趣的文章,同学们自然而然的被吸引住了,从而愿意读下去,不需要花很大力气去发动。有的文章题目或开头设计的很巧妙,也能留给学生很好的第一印象,吸引学生愿意去读。有的文章和学生的机缘在这两者之外,就需要老师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同学们接近文本。读之前,学生对文本内容是不了解的,要让学生愿意去读,就要创设使学生愿意接近文本的内在和外在两种条件。外在条件指安静的阅读环境。内在条件指要在学生心里建立一种阅读期待和阅读准备。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可以通过介绍作者的成就或有关作品的评价和影响力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走进文本。初读的方式我推荐默读。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担心默读会使课堂教学出现“冷场”而慎用甚至不用,朗读因被认为“声情并茂”,在各类公开课以至常规教学中备受青睐。而因此,默读被有意或无意地“自然淡化”。朗读固然能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并能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外化,但在初读时,学生对课文毫不熟悉,此时朗读有难度并且意义不大。
  默读能建立融入文本的“气场”,有利于学生静心思考,能体现阅读的个性化。默读速度由学生自己控制,这就有利于读者边读边想,遇到重点,难点之处,可回过去反复多读几遍,加以体味,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进行质疑,解疑,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另外,由于默读不出声,易使自己集中注意力,也不影响他人思维。此时的教室虽是一片沉寂,但学生的思维却是活跃的,可以说是“于无声处听欢唱”,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吸引学生沉浸课文方面,无声胜有声默读有朗读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初感:合作探究,深入文本。学生自主学习文本之后,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问题:一是对文章有自己初步的理解,但浅尝辄止,对文本语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并不能真正深入文本理解文字背后的深意。二是对课文有很多疑惑,有读不懂的地方。这些和学生的阅历少有关,也和同学们掌握的有关课文的相关知识多少有关。这两个问题是有梯度的,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要使同学由无疑进步到有疑。老师可以针对同学们忽视的地方或理解不够深入的地方提出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四、评价交流,超越文本。深入文本不仅要钻进去,更要跳出来。跳出来有两种表现,一是对课内收获的迁移和延伸。学了胡适的《我的母亲》,在他的引导启发下,我们可以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或其他的母亲。能够像胡适一样,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善于感悟的心灵来感受母爱,书写母爱。而不再对这些爱熟视无睹。学了《藤野先生》,我们能用衬托来表现人物特点等等;第二个表现是站在更高的层次,采用个性化眼光来审视文本。通过独立的思考,选择独特的角度,阐发个性化的见解。这需要打破对对作家、对编者的迷信,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仍以《我的母亲》为例,在肯定母爱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对文中母亲的教子方法做些探讨。
  接近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是阅读过程中循序渐进的三重境界。深入文本是核心,接近文本和超越文本是他的前伸和后延。在这些过程中,必须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文本特点,适时的运用方法,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既能深入文本,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有人说这是一个自我的时代,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有时人们更汲汲于追求富贵,淡忘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可是我总相信,人可以为了权利和物质不断去追求,但当一切浮华过后,一定会明白什么是人生的必需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注重阅读积累的内化与输出,提高生命的质量,我想那时更多的学生会有“海阔我畅游,天高自在飞”的惬意。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
期刊
一、规范、准确,具有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是达到教学清晰美的主要途径,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教师只有十分准确地利用语言传递信息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并产生审美快感。规范准确的语言,首先是标准的普通话,说准普通话的音韵调,切忌讲方言。有的教师一讲普通话就脸红,就不自然,而且容易卡壳,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平时老爱用方言交谈,没有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若是用一口流利、标
期刊
作为班主任,每天都在重复着肯定学生的进步,处理学生的错误。面对孩子们的进步时,我们为之振奋,幸福不已;面对孩子们形形色色、源源不断的错误时,我们真是柔肠寸断,头疼不已。做了12年班主任工作的我,已经走过了“勃然大怒”“声嘶力竭”“情郁于中”“穷途末路”的诸多历程,万般无奈,我只能另辟蹊径——选择去“爱”学生的错误。很多时候,当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走近这些“错误”时,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些“错误”中竟然还那
期刊
一、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观念上。  新课程已经走进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正确理解素质教育下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德教学观至关重要,“传统型”教师认为课堂上老师“教’,学生“学” 这就是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老师和学生双方的情感,导致教师因不见好 的成绩而失去信心,学生难于学懂,而产生厌学心理。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并未完全根除,尽管在教学的形式上耍些花招,但
期刊
人非生而知之,读书无疑是人获取知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人生有限,学问无涯。   从教十年了,十年短暂而又漫长。说它短暂,是因为在不经意间十年已经过去了;说它漫长,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我的学生、我的工作。困惑、迷茫、反思,一番挣扎后,我翻然醒悟:我缺乏能量了,我需要充电了,否则我将停步不前。   于是,在同事的推荐下,我首先拜读了托德·威特克尔先生的著作《优
期刊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
期刊
一、生活即语文,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语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合起来就是语文。”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无不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广义的语文就等于生活。语文教学中绝不能忽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阅读教学,让学生走进作品,做“如果是你,你会有怎样的体验,有怎样的想法,怎样的表现等”的假设,调动学生的体验,拉近作品和生活的距离,和
期刊
一、 上网查询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了解课文设计的重要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根据这些要求我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利用网络的阅读环境,不仅有助于扩大信息量、扩展知识面,还能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得到体现。记得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
期刊
(一)创设语文生活化学习环境  新课程改革以来,全新的教材文本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富有童真童趣,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加上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模拟生活化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成了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将课桌椅子排成几个大方块,学生围坐在一起,主动合作、交流。教室里,开辟贴近学
期刊
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们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中华传统经典它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  首先是培养语感能力。诵读,要强调一个“读”字,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文章来,它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反复诵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