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语文课堂提问的一些粗浅看法;
  第一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第二课堂提问要旁敲侧击,善于启发。在整体把握全篇的基础上,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巧设问题,吸引学生。有意识地把设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第三课堂提问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设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科研课题、能力实际,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这样对于他们素质的提高毫无价值,有序地结合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
  第四课堂提问要适时设问,随机应变。设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勿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使问题变得毫无所值。此外,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切入的角度,提问的方式,以把握知识要点,训练重点和教学进程。
  语文教材中有的作品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有的作品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多彩的自然现象,有的作品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的作品能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这为我们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教师的提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有效的课堂提问方法:
  一、导入激趣法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讲究提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问题要提得巧,富有启发性。教《孔乙己》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都喜欢看电影、电视。看喜剧时,我们会捧腹大笑;看悲剧时,我们会叹息落泪。
  这就是说,喜剧和笑声、悲剧和叹息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是一场悲剧,却充满了笑声,这是一场笑的悲剧。那么,这个悲剧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引人发笑的呢?我们学习了《孔乙己》就会找到答案。这样导入,既创设了解问题的情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投石激浪法
  就是用提问的“石子”,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经验丰富的教师常会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警察和赞美诗》一文,初看情节那么荒诞不经,语言那么生动幽默,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学生较感兴趣,但又容易浅尝辄止,产生一种满足感。因此不妨这样设问:这篇小说倘若改为剧本,它该是“喜剧”还是“悲剧”?这一问犹如在平静的湖水里投下了一枚小石子,随即激起阵阵的涟漪。
  三、逐层深入法
  如教《变色龙》一文,可先提问:奥楚篾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较容易回答出题为;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热情高涨,纷纷答道: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在此基础上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是什么?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四、多角度思考法
  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善于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使之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例如,对于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不只是一种划分方法,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有时可故意提出与课文观点不一致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可这样提问:有人说愚公若没有神的帮助,不知要多少代人才能挖空太行、王屋两座山。那么,他为什么不搬家?这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谈谈你的观点。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白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总之,“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全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向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必要前提。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  寒假,捧书细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 感觉更像一个童话,也许正因为是在平凡中所诞生的奇迹,才令人倍加感动。雷夫以他对教育无法比拟的热情将不足40平米的教室无限延伸,为他的学生们在贫民窟的教室里营造了一个
期刊
课堂提问,是讲究艺术性的教学环节。提问,不仅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还是学生与教师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提问中,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依此调整教学进度与节奏。随着对发展智能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纵观当前的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表面性提问。过分追求热闹场面,要求一问齐答
期刊
准确的表达真情抒写历来是学生作文的核心。但是,我却越来越觉得学生的情不那么真了,表达不那么准确了,尤其是刚接手高一新生时,总看到更多空洞、拼凑的文章。作文一提到真情准确,我们的高中生就把小学写到初中、初中写到高中的诸多事情一一搬出来:什么妈妈雨中送伞了,老师送我去看病了,车上让座了……读着这些文章,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心肠越来越硬了,怎么也感动不起来。现在的高中生的作文,真正能写出真话、准确表达、抒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是:“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把学生置于主动者的位置,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创新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呢?下面从积累、思考、表达、评价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注重积累是
期刊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我们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一定能在师生间架设沟通心灵的桥梁。只要老师与学生真诚相待,给学生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笑脸,多一点耐心,学生就会喜欢我们,则会亲其师,就会对老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则会信其道。  那么,怎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呢?下面,我就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谈谈感受。  一、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只有老师把所有的爱奉献给学生,并让他们体会到你的爱,你的
期刊
有人说这是一个自我的时代,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有时人们更汲汲于追求富贵,淡忘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可是我总相信,人可以为了权利和物质不断去追求,但当一切浮华过后,一定会明白什么是人生的必需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注重阅读积累的内化与输出,提高生命的质量,我想那时更多的学生会有“海阔我畅游,天高自在飞”的惬意。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
期刊
一、规范、准确,具有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是达到教学清晰美的主要途径,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教师只有十分准确地利用语言传递信息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并产生审美快感。规范准确的语言,首先是标准的普通话,说准普通话的音韵调,切忌讲方言。有的教师一讲普通话就脸红,就不自然,而且容易卡壳,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平时老爱用方言交谈,没有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若是用一口流利、标
期刊
作为班主任,每天都在重复着肯定学生的进步,处理学生的错误。面对孩子们的进步时,我们为之振奋,幸福不已;面对孩子们形形色色、源源不断的错误时,我们真是柔肠寸断,头疼不已。做了12年班主任工作的我,已经走过了“勃然大怒”“声嘶力竭”“情郁于中”“穷途末路”的诸多历程,万般无奈,我只能另辟蹊径——选择去“爱”学生的错误。很多时候,当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走近这些“错误”时,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些“错误”中竟然还那
期刊
一、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学观念上。  新课程已经走进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正确理解素质教育下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德教学观至关重要,“传统型”教师认为课堂上老师“教’,学生“学” 这就是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老师和学生双方的情感,导致教师因不见好 的成绩而失去信心,学生难于学懂,而产生厌学心理。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那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并未完全根除,尽管在教学的形式上耍些花招,但
期刊
人非生而知之,读书无疑是人获取知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人生有限,学问无涯。   从教十年了,十年短暂而又漫长。说它短暂,是因为在不经意间十年已经过去了;说它漫长,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我的学生、我的工作。困惑、迷茫、反思,一番挣扎后,我翻然醒悟:我缺乏能量了,我需要充电了,否则我将停步不前。   于是,在同事的推荐下,我首先拜读了托德·威特克尔先生的著作《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