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理论非常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认为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符合他们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好玩、好表现的心理。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探索创造。但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我们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要在“导”上下功夫。教师“导”的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添活力。
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语、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乐于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这样设计,教师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刚,每人分到几个?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现在只有一个苹果,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刚,请用手指表示分到的苹果个数。这样,学生一下被怔住了,有的学生会用半截手指表示,可问他表示什么意思。他说表示“半个苹果。”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这下子可被难住了。这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着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他们自己学习的需要。
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有同学提出: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如果不沿圆柱的高剪,而是斜着剪开,就会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也是圆柱的高。我热情地赞扬到:“你真细心,又善于思考,真了不起。”以质疑为突破口,捕捉智慧的火花,及时给予肯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语言和动手能力,以此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解决疑问,开发潜能。
三、激励学生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自动”基础上的“互动”。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观点渐渐完善,认识不断深化。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从不过早地评判,过多的限制,允许有不同的意见,互相补充争辩,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对于判断题“一个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少2倍。”当时有很多学生认为是对的,我没有表态,而是让他们阐述自己的理由,由此引发了双方激烈的争论。我首先让做错的同学讲。因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椎体积是1倍,圆柱体积就是它的3倍,所以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少2倍。反方的同学马上反驳:“你把圆锥的体积看成1倍,而这道题是把圆柱的体积看成1倍,因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把圆柱的体积看作1,圆锥的体积是它的三分之一,所以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三分之二。做错的同学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没有分清单位“1”,导致判断失误。争论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求是、求真的学风,使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提供学生自学的空间,培养自学能力
研究表明:通过教学而获得的知识只有10%~20%。可见,人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靠自学获得的。当然,让学生自学绝不是放任自流,而需要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
又如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我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比”知识,先提出“比例的意义”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学生们踊跃发言:“①比例的意义是什么?②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③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④学了比例知识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这样学生就能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获取知识,探索问题的
解决方法,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了发展。
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2人小组或4人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研究与讨论。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他们有了更多阐述想法的机会,也能受益他人,还能体验到与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
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对这些图形的看法,可以从边的特点看,也可以从角的特点看,通过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在更深的思维层次上认识图形的特征。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弄清个体疑难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即长知识又长智慧。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7-10
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语、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乐于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这样设计,教师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刚,每人分到几个?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现在只有一个苹果,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刚,请用手指表示分到的苹果个数。这样,学生一下被怔住了,有的学生会用半截手指表示,可问他表示什么意思。他说表示“半个苹果。”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这下子可被难住了。这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着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他们自己学习的需要。
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有同学提出: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如果不沿圆柱的高剪,而是斜着剪开,就会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也是圆柱的高。我热情地赞扬到:“你真细心,又善于思考,真了不起。”以质疑为突破口,捕捉智慧的火花,及时给予肯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语言和动手能力,以此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解决疑问,开发潜能。
三、激励学生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自动”基础上的“互动”。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观点渐渐完善,认识不断深化。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从不过早地评判,过多的限制,允许有不同的意见,互相补充争辩,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对于判断题“一个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少2倍。”当时有很多学生认为是对的,我没有表态,而是让他们阐述自己的理由,由此引发了双方激烈的争论。我首先让做错的同学讲。因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椎体积是1倍,圆柱体积就是它的3倍,所以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少2倍。反方的同学马上反驳:“你把圆锥的体积看成1倍,而这道题是把圆柱的体积看成1倍,因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把圆柱的体积看作1,圆锥的体积是它的三分之一,所以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三分之二。做错的同学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没有分清单位“1”,导致判断失误。争论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求是、求真的学风,使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提供学生自学的空间,培养自学能力
研究表明:通过教学而获得的知识只有10%~20%。可见,人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靠自学获得的。当然,让学生自学绝不是放任自流,而需要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
又如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我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比”知识,先提出“比例的意义”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学生们踊跃发言:“①比例的意义是什么?②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③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④学了比例知识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这样学生就能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获取知识,探索问题的
解决方法,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了发展。
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2人小组或4人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研究与讨论。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他们有了更多阐述想法的机会,也能受益他人,还能体验到与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
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对这些图形的看法,可以从边的特点看,也可以从角的特点看,通过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在更深的思维层次上认识图形的特征。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弄清个体疑难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即长知识又长智慧。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