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维·斯特劳斯说:“技艺,是人在宇宙中为自己所找到的位置。”然而,遗忘来得如此之快,很多传统技艺濒临消逝。所以,对龚为而言,用相机记录下这些技艺,便是为我们所找到的位置留下恒久的坐标。
寻找失去的符号
可以想象龚为的生活常态:
他仿佛本雅明笔下的游荡者,走街串巷,在被人们遗忘的僻远角落,在一位正在劳作汗水淋漓的老人面前,露出孩童发现世界的欣喜笑容。
他的挎包里,装着沉沉的相机,也许还有一本随时翻习的《天工开物》。整整一个下午,他缠着剪纸的婆婆剪下一张张花样,剪一张,他买一张。
夜晚,他在灯下查找资料,整理好自己拍下的照片,并写道:“在里下河地区兴化一带,也流传着一种挑花技艺——青布挑花。青布挑花最早使用的就是雪花针,绣的时候,依据花样设计,在经线上挑成花本,作为织花的依据,这种花本要计算经纱的根数,用挑花勾针或小梭子顺次将一部分经纱挑起,而后把纬纱穿过经纱的开口,逐梭交织成花纹。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的‘画师先画何等花色开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就是这个意思”……
年仅27岁的龚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在兴化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办公室的工作经历,加深了他对那些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激发了他对濒临迷失亟待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忧患意识:“这些记载着历史文化的老手艺、老行当,有的已经失传,有的正在失传,有的现在还有方寸之地,但若千年后也必然会失传。如果不去抢救性地记录它,保护它,这些民族的文化符号就会消亡”。于是,“寻找失去的符号”成为他自觉担负的使命,“它们都是或者曾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漠视它们的价值,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负责任。”他拿起相机,骑上摩托,穿梭街巷,奔走城乡,到处寻寻觅觅——他所寻找的符号是我们生活中以前所常见,但现在已不多见的老行当。于他而言,把将要灭绝的物种、将要消亡的文化记录在影像中,也是摄影师的一份社会责任。而记录一个老行当,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下影像,在图像的背后,还必须了解这个行当的历史、操作过程以及地域特点等。
开始拍“老行当”是三四年前的事了。在出行的路上,无意中撞见了补锅、锔碗的老人,新鲜之余,将其记录下来的想法油然而生。几经周折,老人终于答应了他的拍摄要求,谁知真拍的时候又不配合,跑了好几次,磨了不少的嘴皮;第一次拍完不满意,又去,老人笑笑,老太太发话了,说工夫都被占了,出去做生意能有50元收入,好,又给50元……前后一个月的时间,这才拍到了最有表达力的照片。之后,对“老行当”上瘾的他一发不可收拾,现如今他已经拍了一个系列好几十组照片了,其间的曲折辛苦自是不言而喻。
功夫不负有心人,龚为的这一批老行当摄影作品开始受到关注,《老银匠》、《箍桶匠》在权威性摄影报刊《中国摄影报》上发表,《迷失的记忆——老行当系列》先是获江苏省文化干部美术、书法、摄影大赛银奖和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接下来获得了2008年香港首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会大奖”,2009年9月,再获第6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
印下历史的记忆
“磨剪子咧,镪菜刀啰……”看过龚为的照片后,这样的游走吆喝声在脑海中反复回响,这是已经快被遗忘的过往生活碎片:铁匠铺、木作坊、马车行、造酒坊、弹棉花……那些传统的手工行当,沿袭着祖辈人生活的轨迹,记述了我们的昨天,它们是时代的缩影和见证,也是记忆的载体和情感的积淀。如今,这些曾经熟悉的老行当,随着五花八门新行业的繁荣和兴盛,已经渐渐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无数个记忆的碎片,仍然残留在不少的心灵深处,一旦找到释放的闸口,仍会引起我们对过去生活悠远的遐想。
追忆,并不仅仅意味着一声怀旧的叹息。侯孝贤说:“我们之所以喜欢古的东西、手工的东西,是因为我们的美感来源,就是由这历时久远的技艺中,逐渐形成的”,“看那些农民或手工艺的,经常拥有一种奇怪的自信与笃定,他靠这技艺生活、成家,也靠这,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作为实用主义者的我们,早已放弃了曾经的位置,坚定地站在了机械化大潮的那边,现代工业流水线的生产,都市嘈杂而超速的生活,让我们早已轻松地告别过去,似乎毫无负重地在走向未来,即使我们在每一件用品上再也触摸不到被人反复打磨留下的汗水印迹,即使我们的生活日益变得千篇一律标准化而毫无个性。我们不再使用笨重厚实的老式木工家具,即使它榫卯相接堪以传家,我们更多选择宜家轻薄的板式家具,它可以随逛随买随拆随用,并随时抛弃毫不犹豫……我们也收藏旧物,可自称恋物癖的我们只是喜欢满足不断占有的欲望,却从不深情凝视每一个物件背后的人和故事……
“过去,我们不能不知道餐桌上的土豆是在什么样的土里生长出来的。我们知道是谁的手烧铸了手中的盘子。我们知道是谁缝制了脚上的鞋,谁的母牛被屠宰而提供了制鞋用的皮。我们知道,我们用的水来自哪一个泉、哪一口井或哪一个水槽……”(李阿·海格·柯恩),可现在的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被我们遗忘和抛弃的,不仅仅是一些人,一些事,还是深埋在我们内心的集体记忆,更是曾一以贯之的完整生活。
好在我们中间,有这样“被夺走过去的人们,不管在家乡或是在国外,似乎成为最热情的拍照者”,于他们而言,“照片其实是捕捉到的经验,而相机是当意识想要获得某种东西时的理想手臂。”(苏珊·桑塔格)龚为和他的同道者们,这些意识到渐渐被夺走过去的人们,行走于新旧历史交替的罅隙间,正践行着摄影对历史的记录、参与和坚守,这样,即使有一天,当这些老行当终于湮没,当我们不得不更彻底地告别过往时,对它们的记忆仍将存在于我们灵魂的深处。
寻找失去的符号
可以想象龚为的生活常态:
他仿佛本雅明笔下的游荡者,走街串巷,在被人们遗忘的僻远角落,在一位正在劳作汗水淋漓的老人面前,露出孩童发现世界的欣喜笑容。
他的挎包里,装着沉沉的相机,也许还有一本随时翻习的《天工开物》。整整一个下午,他缠着剪纸的婆婆剪下一张张花样,剪一张,他买一张。
夜晚,他在灯下查找资料,整理好自己拍下的照片,并写道:“在里下河地区兴化一带,也流传着一种挑花技艺——青布挑花。青布挑花最早使用的就是雪花针,绣的时候,依据花样设计,在经线上挑成花本,作为织花的依据,这种花本要计算经纱的根数,用挑花勾针或小梭子顺次将一部分经纱挑起,而后把纬纱穿过经纱的开口,逐梭交织成花纹。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的‘画师先画何等花色开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就是这个意思”……
年仅27岁的龚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在兴化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办公室的工作经历,加深了他对那些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激发了他对濒临迷失亟待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忧患意识:“这些记载着历史文化的老手艺、老行当,有的已经失传,有的正在失传,有的现在还有方寸之地,但若千年后也必然会失传。如果不去抢救性地记录它,保护它,这些民族的文化符号就会消亡”。于是,“寻找失去的符号”成为他自觉担负的使命,“它们都是或者曾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漠视它们的价值,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负责任。”他拿起相机,骑上摩托,穿梭街巷,奔走城乡,到处寻寻觅觅——他所寻找的符号是我们生活中以前所常见,但现在已不多见的老行当。于他而言,把将要灭绝的物种、将要消亡的文化记录在影像中,也是摄影师的一份社会责任。而记录一个老行当,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下影像,在图像的背后,还必须了解这个行当的历史、操作过程以及地域特点等。
开始拍“老行当”是三四年前的事了。在出行的路上,无意中撞见了补锅、锔碗的老人,新鲜之余,将其记录下来的想法油然而生。几经周折,老人终于答应了他的拍摄要求,谁知真拍的时候又不配合,跑了好几次,磨了不少的嘴皮;第一次拍完不满意,又去,老人笑笑,老太太发话了,说工夫都被占了,出去做生意能有50元收入,好,又给50元……前后一个月的时间,这才拍到了最有表达力的照片。之后,对“老行当”上瘾的他一发不可收拾,现如今他已经拍了一个系列好几十组照片了,其间的曲折辛苦自是不言而喻。
功夫不负有心人,龚为的这一批老行当摄影作品开始受到关注,《老银匠》、《箍桶匠》在权威性摄影报刊《中国摄影报》上发表,《迷失的记忆——老行当系列》先是获江苏省文化干部美术、书法、摄影大赛银奖和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接下来获得了2008年香港首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会大奖”,2009年9月,再获第6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
印下历史的记忆
“磨剪子咧,镪菜刀啰……”看过龚为的照片后,这样的游走吆喝声在脑海中反复回响,这是已经快被遗忘的过往生活碎片:铁匠铺、木作坊、马车行、造酒坊、弹棉花……那些传统的手工行当,沿袭着祖辈人生活的轨迹,记述了我们的昨天,它们是时代的缩影和见证,也是记忆的载体和情感的积淀。如今,这些曾经熟悉的老行当,随着五花八门新行业的繁荣和兴盛,已经渐渐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无数个记忆的碎片,仍然残留在不少的心灵深处,一旦找到释放的闸口,仍会引起我们对过去生活悠远的遐想。
追忆,并不仅仅意味着一声怀旧的叹息。侯孝贤说:“我们之所以喜欢古的东西、手工的东西,是因为我们的美感来源,就是由这历时久远的技艺中,逐渐形成的”,“看那些农民或手工艺的,经常拥有一种奇怪的自信与笃定,他靠这技艺生活、成家,也靠这,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作为实用主义者的我们,早已放弃了曾经的位置,坚定地站在了机械化大潮的那边,现代工业流水线的生产,都市嘈杂而超速的生活,让我们早已轻松地告别过去,似乎毫无负重地在走向未来,即使我们在每一件用品上再也触摸不到被人反复打磨留下的汗水印迹,即使我们的生活日益变得千篇一律标准化而毫无个性。我们不再使用笨重厚实的老式木工家具,即使它榫卯相接堪以传家,我们更多选择宜家轻薄的板式家具,它可以随逛随买随拆随用,并随时抛弃毫不犹豫……我们也收藏旧物,可自称恋物癖的我们只是喜欢满足不断占有的欲望,却从不深情凝视每一个物件背后的人和故事……
“过去,我们不能不知道餐桌上的土豆是在什么样的土里生长出来的。我们知道是谁的手烧铸了手中的盘子。我们知道是谁缝制了脚上的鞋,谁的母牛被屠宰而提供了制鞋用的皮。我们知道,我们用的水来自哪一个泉、哪一口井或哪一个水槽……”(李阿·海格·柯恩),可现在的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被我们遗忘和抛弃的,不仅仅是一些人,一些事,还是深埋在我们内心的集体记忆,更是曾一以贯之的完整生活。
好在我们中间,有这样“被夺走过去的人们,不管在家乡或是在国外,似乎成为最热情的拍照者”,于他们而言,“照片其实是捕捉到的经验,而相机是当意识想要获得某种东西时的理想手臂。”(苏珊·桑塔格)龚为和他的同道者们,这些意识到渐渐被夺走过去的人们,行走于新旧历史交替的罅隙间,正践行着摄影对历史的记录、参与和坚守,这样,即使有一天,当这些老行当终于湮没,当我们不得不更彻底地告别过往时,对它们的记忆仍将存在于我们灵魂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