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理念的改变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始关注教学的三维目标,注重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注重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始倡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体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1.采用讨论式和问题式教学.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途径、方式和手段。确定了教学目标,就要选用恰当的、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具有个性、思维活跃的人。我们的教学不能成为对旧知识的机械灌输,而应当使学生去体验、去反思、去创新。课堂采用讨论式和问题式教学,并结合社会实践,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对政治课的学习热情。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哪怕可能是错误的问题。有时候,有些问题不一定要有正确的或者是唯一的答案,学生只要想到,思维到了我们就达到目的了。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新课程所倡导的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政治教师采用的这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正确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电脑、幻灯、投影等)组织教学,避免了政治课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皮讲到底”的陈旧教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充分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能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政治教师应该正确而适当地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除了优化教法以外,政治教师还必须注重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新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教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1.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新课改是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也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同时把课堂放开,把学生的思维打开,让学生去想、去思、去做,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生硬的结果。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
3.学会倾听学生
新课改下教师应该多去倾听,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学习中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但在了解学生的时候,就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俗话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学会倾听。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讲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4.善于评价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我认为,当学生的回答很好时,我们教师要给予真诚的表扬;当学生的回答残缺不全时,教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当学生的回答背道而驰时,我们应委婉地进行批评指正,只有这样明确的、求实的评价才有利于学生学到知识,获得发展。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
一、教学理念的改变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始关注教学的三维目标,注重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注重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始倡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体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1.采用讨论式和问题式教学.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途径、方式和手段。确定了教学目标,就要选用恰当的、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具有个性、思维活跃的人。我们的教学不能成为对旧知识的机械灌输,而应当使学生去体验、去反思、去创新。课堂采用讨论式和问题式教学,并结合社会实践,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对政治课的学习热情。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哪怕可能是错误的问题。有时候,有些问题不一定要有正确的或者是唯一的答案,学生只要想到,思维到了我们就达到目的了。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新课程所倡导的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政治教师采用的这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正确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电脑、幻灯、投影等)组织教学,避免了政治课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皮讲到底”的陈旧教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充分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能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政治教师应该正确而适当地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除了优化教法以外,政治教师还必须注重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新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教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1.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新课改是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也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同时把课堂放开,把学生的思维打开,让学生去想、去思、去做,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嘴,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生硬的结果。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
3.学会倾听学生
新课改下教师应该多去倾听,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学习中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但在了解学生的时候,就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俗话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学会倾听。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讲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4.善于评价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我认为,当学生的回答很好时,我们教师要给予真诚的表扬;当学生的回答残缺不全时,教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当学生的回答背道而驰时,我们应委婉地进行批评指正,只有这样明确的、求实的评价才有利于学生学到知识,获得发展。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