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欧洲领子的发展史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领子作为服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领子的形状各种各样,不同的领子也决定着服装款式的风格。通过大量的文献和书籍以及电影发现,对服装的描写极为重视,但现有资料对服装领子的系统总结较少,缺少领子的专业讲解和介绍,这也正是系统研究领子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洛可可;巴洛克;领子;拉夫;蕾丝;梵戴克
  现在社会,领子已经发展的繁花似锦,各种经典样式和新奇样式应有尽有,领子在服装整体造型中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有时在一件衬衫、外套或者连衣裙中,领子的时尚程度很大程度了决定了服装整体造型的时尚程度。但是关于领子的起源,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从服装的发展史来了解领子的发展史是一条再好不过的线索了。
  研究服装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史前人类穿着的兽皮衣服到中世纪服装种类已经相当繁多,但是领子在这一段时期并没有频繁的出现。在最初的时候人们穿衣的最初动机是保温和保暖,领子这种极具装饰性的造型元素在那个时代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随着后来人类文明的一点点进步,服装也在不断发展,从面料、颜色、款式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但十五世纪之前我们的祖先们,穿衣还是相对的较为前卫,领子几乎都是“敞开式”的设计。以古希腊的服装为代表,通常是把一块长方形的布在身体上缠裹、披挂而形成的不用缝制的衣服,但都会有许多优美的垂坠衣褶效果。从著名女神雅典娜的雕像中我们不难发现,其领子都是自然披搭形成的,类似于现代的圆领,并没有刻意强调和制作领子。但古希腊人却非常重视发型和头饰,他们针对各种场合精心打扮,十分得体。头饰一般有面纱、各种颜色的发带、头绳和金、宝石类饰物。这说明,当时生产力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只是古希腊对缝纫技术没有达到高度的重视。不仅欧洲如此,我国的盛世唐朝,穿衣风格也是极为大胆,为了强调体态的美感,袒胸、高腰是当时服装的显著特点,并没有单独制作的领子。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结束后,也就是十五世纪左右,衬衫的逐步确立也让领子的发展开始走上正轨。
  衬衫,是一种介于贴身内衣和马甲或者背心之间的衬衣。早在公元前16世纪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就已有衬衫,但是是无领、袖的束腰衣。十四世纪诺曼底人穿的衬衫有领和袖头。十六世纪欧洲盛行在衬衫的领和前胸绣花,或在领口、袖口、胸前装饰花边。以当时的时尚来说,绣工精美的马甲,内里露出雪白而精致的衬衫领和荷花袖,是上流社会的标准配置。穿着各式各样质地柔软的亚麻衬衫,在广阔且富丽的庄园里野餐谈天,是那个时代的美学品味。与我们现在所穿的或休闲或正式的衬衫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领子一开始的样子也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两片尖领,而是当时独立制作、独立使用的褶饰领“拉夫”(Ruff)。拉夫呈车轮状造型,是一种在高高的立领上装饰着白色褶饰花边的领饰。后来发明了一种用淀粉浆衣的技术,使其变得又厚又硬,脖子带上以后,头就无法自由活动,人们强制性的使自己表现出一种高冷、尊大的、不可一世的态度。随着拉夫流行的展开,其形状越来越大,制作这种领饰技术难度也增大,这种领子就成了那个时代高贵的象征。从欧洲各国到法国、英国,从法王亨利二世到路易十三,拉夫是正式场合贵族男女脖子上不可或缺的装饰物。伊丽莎白女皇一世可以说是绝代风华之拉夫领的代言人,但到后期,领子变得妖娇些,便把胸前的一段百褶去掉,变成了半圈的拉夫,于是开始有了两片领子和领口的形状。时尚总是轮回的,在如今的各大秀场也有拉夫的出现,但去有了极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文艺复兴时期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又被称作荷叶领。
  随着巴洛克时期文化的到来,车轮状的拉夫逐渐被一种更柔和、更简洁的造型所取代变成了大翻领或折下来的平领和披肩领。过去繁复的褶皱被柔软的蕾丝所取代,更利于脖子的活动。其造型是通过在领口收省来完成的,领缘和领面上罩有蕾丝,领子在完成后上在领口上,或用两条(或四条)带穗的细带系在脖子上,让大领子披在肩上。这种领子被称为拉巴,人们可能更熟知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凡·戴克领”。 “凡·戴克领”名字的由来是16世纪,皇家御用画师Anthony Van Dyck喜欢穿这种方形及肩的大尖领,也曾多次在画中以这样的打扮出现,后来人们他的名字来替代拉巴。
  到了十七世纪前半叶,男装大肆盛行天鹅绒或织锦缎质地的鸠斯科特尔。鸠斯科特尔虽然有许多扣子,但多作为装饰用,偶尔在腹部扣上一两个。由于衣襟是敞开的,所以领饰显的尤为重要,就出现了这种在脖子上系个蝴蝶结的领饰。这种边缘被蕾丝和刺绣装饰的领结,长度可达两米,对于如何系好这个带子也成了当时贵族男子评判高雅与否的条件。这也被认为是现在领带的直接始祖。而这时期的女性服装领口则开的很大,沿着大领口装饰着一条宽平领,也喜欢用蕾丝作为领子的装饰。整个十七世纪的服装文化都在刻意表达感情,强调变化和动感,大量使用曲线,追求人性的解放,崇尚变化,是一种新的审美意识的建立,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装饰过剩。
  到了十八世纪洛可可时期,男装在造型款式上都向近代的男装发展。外套一般为无领,也有小立领,给人正式严肃的视觉效果。外套里面的衬衣多为小立领和小翻领。后来时髦的年轻人开始使用当时军装上的一种宽领饰—用细棉布或亚麻布、丝绸等加厚纸衬制成。在这种宽颈饰上系黑色蝴蝶结一直为正装用,直到十八世纪末。与同时期的女装相比,洛可可时期的男装一直是个配角。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使女装的外在形式美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女人追求极度夸张的细腰,下半身也被裙撑无限度放大,具有极大的色情性和性感作用。这时的领子没有被极大的重视起来,依旧延续巴洛克时期的坦胸露乳的大方领,不过在脖子上增加了蕾丝蝴蝶结或珍珠装饰。这种装饰在繁复的服装装饰细节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现如今,在脖子上做装饰(区别于项链)又刮起了一阵复古风潮。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可爱萝莉的装扮了,酷酷的超短BOBO头,墨绿色棒球外套,带吊坠的黑色绸带颈饰,有一种强烈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感。
  到了近代,人们不再追求装饰过剩的衣服,开始追求服装的合理性、活动性和机能性,因而服装的造型变化也没那么明显了。男装出现了前襟自腰节开始向下斜裁的夫拉克,这种服装被看做燕尾服的前身。领型是宽大的翻驳领,领子可以竖起来,是现在经典的Burberry双排扣风衣的前身。这时期的女装有高领口和低领口两个极端的形态。有蕾丝边装饰的荷兰风时代的大披肩领再次流行起来,低领口上也有重叠数层的飞边蕾丝装饰。到十九世纪末,现代型的衬衣和领带开始出现,系法也被固定下来。这种领带被称作“夫奥·印·汉德”,相传是因来自英国的四头马车夫系的领带而得名,而持不同观点的人认为这表示系完后垂下来的长度是四个手宽,或是系领带的四个步骤。由于战争的连绵不断,物资匮乏,假衬衫领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可拆卸的领子,可以搭配任何上衣,解决了布料供给不足的问题。一个温暖的小巧思,反映了整个大时代的感情。
  随着缝纫机的发明、化学燃料的开发、成衣化的尝试、高级时装业的兴起、流行媒介的扩大,让服装有了迅猛发展,到二十世纪后半叶,人类数千年的服饰文明终于进入繁荣的国际化状态。领子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领子的样式也不再拘泥于一种或两种。领子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变化中依然是服装整体造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领子的发展史同时也是服装文化的发展史,也折射出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治等一定的社会因素。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服装,同时也让服装更具特色,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當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孙雪文.从军队到贵族的领带身世[J].科技大观园.2007,(10):36
  [3]孙宁宁.男西装领及门襟溯源[J].山东纺织经济.2009,(6):105-107
  [4]陈飞.从20世纪经典产品设计说开去[J].饰.2003,(1):42-43
其他文献
【摘要】:从古装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人的服饰具有鲜明的特点,各个朝代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且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服饰特色更加鲜明,因此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传统服饰元素供我们参考利用。在国际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服装设计也越来越全球化,本国的传统服饰元素却日渐衰落,从长远上来说是非常不利于我国服装设计的。只有在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保持本国特色,吸收传统服饰元素精华,才
期刊
【摘要】: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的作品是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散文的源头。其成名作《诗人之死》中大胆揭露社会的残暴现实,用极其讽刺的口吻表达对统治者罪行的义愤,代表广大人民发出心声,这在俄罗斯文学中开了现实主义的先河。  【关键词】:诗人之死;现实主义;莱蒙托夫  “没有奋争,人生便寂寞难忍”。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是俄罗斯文学史中屈指可数的天才作家之一,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
期刊
【摘要】:色空情是贯穿《红楼梦》的字眼,对“空情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红楼梦》;“空情说”  一、泛爱和至情  谈情是《红楼梦》的主要内容,首先要有情,才有“空情说”的出现。佛学中有“有情”一说,此“情”指的是“情识”,“有情”也就是“有情识”,指有情识的生物,即“众生”,包括人类动物,天、鬼等佛家认为有情识的对象,以区别于无情感、无意识的金石草木山河等。佛学中讲的“情”统称“情识”,
期刊
【Abstract】: Frequently cit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realistic p1aywright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Arthur Miller (1915-2005) enjoys an established status in the worldwide. His masterpiece Death of a Sa
期刊
【摘要】:在西晋残酷的政治环境里,石崇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且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所追求的“身名俱泰”的价值观跟他的性格特征有巨大的关联,而时代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析石崇的性格特征。其一,敢于直谏与卑佞的性格特征;其二,奢靡享受与附庸风雅的性格特征;其三,残忍与任侠的性格特征。石崇的多元化的性格特征正是西晋这个动荡时代复杂人性与士风的缩影。  【关键词】:西晋;石崇;性格特
期刊
【摘要】:纤维艺术是一种集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形式。现代纤维艺术更加注重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与审美价值,无论是材料、制作工艺还是作品形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它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材料、技法,现如今,这种艺术形式逐渐进入了纯艺术的行列。纤维艺术所使用的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带给人的亲和感,使其具有独特的优势,深受大众喜爱。现代纤维艺术不仅具有绘画、雕塑的艺术特征,还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表现
期刊
【摘要】:“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概念,最先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从艺术角度分析,它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效果。“陌生化”理论是上个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论概念之一,但它的影响却突破时代的界限,甚至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陌生化理论的成功运用是《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的必备要件。本文在对陌生化理论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古典
期刊
【摘要】:孟子针对读诗时“断章取义”的弊病,提出“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以意逆志”的思想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这与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思想有着相通之处。历代学者对“以意逆志”学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本文主要对“以意逆志”说作简单的概念解释,力求把各种观点的基本思想作清晰的梳理。  【关键词】:以意逆志;读者;接受美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期刊
【摘要】:光线,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是绝大部分生物生命活动所赖以进行的条件,光线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带给我们充满光明的世界和色彩斑斓的四季。艺术家们对光线都做了不同的研究,艺术家对于光线的解释,不同于科学学家的理性思维,他们认为光线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即眼睛所感觉到的。对光线的探索,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至关重要。因为有了光,才能有我们认知到的世界,才能让我们可以认知这个世界。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也不断地得到提升,与之伴随的就是对摄影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摄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程度日益加深,那么摄影者在创作符合观赏者的受欢迎的作品的时候除了要注重对作品的内容整合还要注重对形式的采用,从而实现摄影作品的价值。本文结合个人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对形式美在摄影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