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孟子针对读诗时“断章取义”的弊病,提出“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以意逆志”的思想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这与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思想有着相通之处。历代学者对“以意逆志”学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本文主要对“以意逆志”说作简单的概念解释,力求把各种观点的基本思想作清晰的梳理。
【关键词】:以意逆志;读者;接受美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这首诗,顾随称之为“绝响之作”,顾随在讲解此诗时曾说:“若举一首诗为中国诗之代表,可举义山《锦瑟》,若不了解此诗,即不了解中国诗。”那么,如何了解此诗呢?
中国古诗素有“缘情”与“言志”之分,一般而言,一首诗无论它是“缘情”还是“言志”,经过一番琢磨推敲,便可品出其主题,《锦瑟》这首诗则不然。其深得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和意境之美,虚实相生,“情”和“志”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着实耐人寻味。正因如此,其吸引着历代文人对其进行不同的品评和把玩。
因诗名为“锦瑟”,有人认为此诗是首咏物诗,即咏“锦瑟”。学者们普遍否定了这一观点,主张此诗与瑟并无关系,只是借其发端而已。有人认为,“锦瑟无端五十弦”,暗指诗人作此诗时是五十岁,以“思华年”来惋叹逝去的五十年光阴。因“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有人认为此诗蕴含着爱国情怀,表达忧国忧民的情志。还有人认为这是首悼亡诗,悼念诗人亡妻王氏,因其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等等以上这些观点,无论从哪种角度评析,都不能给这首诗贴一个确定的标签。古诗本身韵味无穷的特点,就带有多义性,加之李商隐的无题诗系列特有的扑朔迷离的意境,为本诗寻一个确定的主题就更加困难。当然,本文的重点并非要为《锦瑟》的主题给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借此引出一个问题,即在欣赏诗歌等文学作品时,“如何欣赏”的问题。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否认这句话的合理性,读者在阅读欣赏时,受个人素养、学识、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自然会对同一部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不过,尽管每个人解读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同,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问题,读者读的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无论怎样分析,都不能逃出这样一个基础。正如我们以圆心画圆一样,圆心一定是在此圆内,而不会越出弧线之外,否则,我们所看到的“哈姆雷特”便不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了。品诗也好,读小说也好,尽管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若断章取义甚至天马行空的去理解,不仅辜负了作者的一番心血,我们自己也失去了一段宝贵精彩的心灵旅程。那么,如何才能恰当准确的理解作者灌注其中的思想呢?
《孟子·万章句》咸丘蒙曰:“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叟之非臣,如何?”孟子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诗经·北山》本是怨刺劳役不均,咸丘蒙读《北山》时,只截取一点,便断章取义从字面去评析,从而没有理解《北山》“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的主題,对此,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何为“逆”?此“逆”并非“忠言逆耳”、“逆来顺受”之“逆”。《说文解字》注: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玉篇》注:逆,度也,谓先事预度之也。以意逆志,用“意”去迎合、揣度“志”。
何为志?《尚书·尧典》云“诗言志”。《说文解字》注:志者,心之所之也,从心之声。《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毋庸置疑,“以意逆志”中的“志”指向作者,即创作主体。不过,学者们仍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此句中的“志”乃作者的思想;另一种认为,“志”乃作品中的思想。为何会出现这两种看法呢?作者之思想难道与作品之思想不同吗?
如我们所知,作者出于自己的创作意图而作诗作文,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会借助艺术技巧,如比、兴、用典或其他手法等进行创作。艺术手段的运用,有时会对作者意图的表达产生影响,或助之或妨碍,正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作者在创作的最初,是有自己的创作预设的,但创作开始后,作品本身有时可能会不受作者的控制而自行发展,如此一来,作品之思想便可能与作者的初衷发生偏差,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作品之志与作者之志有可能出现的偏差,便引来了学者们对“以意逆志”中“志”的质疑。那么,作者之志和作品之志,哪个更为合理呢?在解释学那里,作品成为一个客观对象,脱离创作主体而存在,分析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释。这种批评方式强调作品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作品依附于创作者而存在的价值,这种批评方法忽略了创作主体对作品的效力。笔者认为,在孟子的语境里,“作者之志”更为恰当。《诗经》中的某些诗歌本身就是创作者用来“刺世”的,《诗经》又善用比兴等手法,有些诗歌不能仅从字句表面评析,而要根据创作者的主题意图去分析其真正的内涵。
孟子强调“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告诫咸丘蒙不要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志”,而是要用“意”,那么,“意”又是什么呢?对“意”的理解,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其一,“意”乃作者之意,即作者创作的意图。如清代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写道:“诗有内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其二,“意”乃读者之意。如宋代朱熹《孟子集注》:“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笔者认为,若将“意”理解为作者之意,用“作者之意”去理解“作者之志”,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充分的参透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但另一方面,又容易面临这样一种局面,欣赏作品变成了为“作者之志”或“意”寻找依据,如用钥匙去开对应的锁一般。笔者认为,品读诗文不是按照模子做器具,用“作者之意”去理解“作者之志”,阅读欣赏一部作品,如果一端一定要指向“作者之志”的话,另一段应该在读者那里。正如两人对话,甲方的言语指向乙方,在于使乙方明白甲的意思,而乙则是根据自己的语言思维、分析能力去理解甲的言语,而非用甲的话去解释甲的意思。回到孟子那句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说此话时,面对的是咸丘蒙,是读诗的人,孟子教导他不应如何,而应如何。“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主体是读者,对应来说,“以意逆志”的主体应该也是读者,而非作者。“以意逆志”中的“意”,解释为“读者之意”更为合理。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用“读者之意”去理解“作者之志”。不过,“作者之志”有时很难准确得之,按照西方接受美学的观点,是因为在文学文本中存在着“空白”,这些“空白”以及文本中意义的不确定性,使得“作者之志”相对读者来说,并非触手可及。在欣赏、批评活动中,正是需要作者自己去填补这些“空白结构”。文学活动,不仅是作者的创作活动,也包含读者的欣赏活动,文学活动是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作者之志被层层揭开,变得清晰可读;同时,读者的内心也受到作品与作者的触动,读者并非机械的像刻模具一样去填补作品中的意义空白,“空白”召唤着读者去填补,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与作者作品不断碰撞,擦出思想和心灵的火花。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与西方的接受美学有相通之处,都在于发挥读者在文学欣赏和批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创造者。一部作品,为作者和读者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在读者的阅读欣赏下,作者早已完成的作品也持续的散发着其无尽的魅力。但是,尽管需要读者发挥“意”的作用,但“意”也不能脱离缰绳任意驰骋,“意”若是任意发挥,便会出现偏差或者走极端,就会产生文学误读,作者之于作品中的心血便白费了。欣赏文学作品,不能拘泥于文辞去理解,亦不能从文辞上去断章取义。应在文辞的基础上,发挥“读者之意”的作用去理解“作者之志”。“以意逆志”是文学欣赏和批评活动中的一种方法,有其合理性,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局限性。对待“以意逆志”说,有接受,也要有批判。
参考文献:
[1]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2]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选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以意逆志;读者;接受美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这首诗,顾随称之为“绝响之作”,顾随在讲解此诗时曾说:“若举一首诗为中国诗之代表,可举义山《锦瑟》,若不了解此诗,即不了解中国诗。”那么,如何了解此诗呢?
中国古诗素有“缘情”与“言志”之分,一般而言,一首诗无论它是“缘情”还是“言志”,经过一番琢磨推敲,便可品出其主题,《锦瑟》这首诗则不然。其深得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和意境之美,虚实相生,“情”和“志”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着实耐人寻味。正因如此,其吸引着历代文人对其进行不同的品评和把玩。
因诗名为“锦瑟”,有人认为此诗是首咏物诗,即咏“锦瑟”。学者们普遍否定了这一观点,主张此诗与瑟并无关系,只是借其发端而已。有人认为,“锦瑟无端五十弦”,暗指诗人作此诗时是五十岁,以“思华年”来惋叹逝去的五十年光阴。因“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有人认为此诗蕴含着爱国情怀,表达忧国忧民的情志。还有人认为这是首悼亡诗,悼念诗人亡妻王氏,因其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等等以上这些观点,无论从哪种角度评析,都不能给这首诗贴一个确定的标签。古诗本身韵味无穷的特点,就带有多义性,加之李商隐的无题诗系列特有的扑朔迷离的意境,为本诗寻一个确定的主题就更加困难。当然,本文的重点并非要为《锦瑟》的主题给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借此引出一个问题,即在欣赏诗歌等文学作品时,“如何欣赏”的问题。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否认这句话的合理性,读者在阅读欣赏时,受个人素养、学识、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自然会对同一部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不过,尽管每个人解读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同,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问题,读者读的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无论怎样分析,都不能逃出这样一个基础。正如我们以圆心画圆一样,圆心一定是在此圆内,而不会越出弧线之外,否则,我们所看到的“哈姆雷特”便不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了。品诗也好,读小说也好,尽管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若断章取义甚至天马行空的去理解,不仅辜负了作者的一番心血,我们自己也失去了一段宝贵精彩的心灵旅程。那么,如何才能恰当准确的理解作者灌注其中的思想呢?
《孟子·万章句》咸丘蒙曰:“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叟之非臣,如何?”孟子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诗经·北山》本是怨刺劳役不均,咸丘蒙读《北山》时,只截取一点,便断章取义从字面去评析,从而没有理解《北山》“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的主題,对此,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何为“逆”?此“逆”并非“忠言逆耳”、“逆来顺受”之“逆”。《说文解字》注: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玉篇》注:逆,度也,谓先事预度之也。以意逆志,用“意”去迎合、揣度“志”。
何为志?《尚书·尧典》云“诗言志”。《说文解字》注:志者,心之所之也,从心之声。《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毋庸置疑,“以意逆志”中的“志”指向作者,即创作主体。不过,学者们仍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此句中的“志”乃作者的思想;另一种认为,“志”乃作品中的思想。为何会出现这两种看法呢?作者之思想难道与作品之思想不同吗?
如我们所知,作者出于自己的创作意图而作诗作文,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会借助艺术技巧,如比、兴、用典或其他手法等进行创作。艺术手段的运用,有时会对作者意图的表达产生影响,或助之或妨碍,正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作者在创作的最初,是有自己的创作预设的,但创作开始后,作品本身有时可能会不受作者的控制而自行发展,如此一来,作品之思想便可能与作者的初衷发生偏差,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作品之志与作者之志有可能出现的偏差,便引来了学者们对“以意逆志”中“志”的质疑。那么,作者之志和作品之志,哪个更为合理呢?在解释学那里,作品成为一个客观对象,脱离创作主体而存在,分析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释。这种批评方式强调作品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作品依附于创作者而存在的价值,这种批评方法忽略了创作主体对作品的效力。笔者认为,在孟子的语境里,“作者之志”更为恰当。《诗经》中的某些诗歌本身就是创作者用来“刺世”的,《诗经》又善用比兴等手法,有些诗歌不能仅从字句表面评析,而要根据创作者的主题意图去分析其真正的内涵。
孟子强调“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告诫咸丘蒙不要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志”,而是要用“意”,那么,“意”又是什么呢?对“意”的理解,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其一,“意”乃作者之意,即作者创作的意图。如清代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写道:“诗有内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其二,“意”乃读者之意。如宋代朱熹《孟子集注》:“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笔者认为,若将“意”理解为作者之意,用“作者之意”去理解“作者之志”,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充分的参透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但另一方面,又容易面临这样一种局面,欣赏作品变成了为“作者之志”或“意”寻找依据,如用钥匙去开对应的锁一般。笔者认为,品读诗文不是按照模子做器具,用“作者之意”去理解“作者之志”,阅读欣赏一部作品,如果一端一定要指向“作者之志”的话,另一段应该在读者那里。正如两人对话,甲方的言语指向乙方,在于使乙方明白甲的意思,而乙则是根据自己的语言思维、分析能力去理解甲的言语,而非用甲的话去解释甲的意思。回到孟子那句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说此话时,面对的是咸丘蒙,是读诗的人,孟子教导他不应如何,而应如何。“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主体是读者,对应来说,“以意逆志”的主体应该也是读者,而非作者。“以意逆志”中的“意”,解释为“读者之意”更为合理。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用“读者之意”去理解“作者之志”。不过,“作者之志”有时很难准确得之,按照西方接受美学的观点,是因为在文学文本中存在着“空白”,这些“空白”以及文本中意义的不确定性,使得“作者之志”相对读者来说,并非触手可及。在欣赏、批评活动中,正是需要作者自己去填补这些“空白结构”。文学活动,不仅是作者的创作活动,也包含读者的欣赏活动,文学活动是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作者之志被层层揭开,变得清晰可读;同时,读者的内心也受到作品与作者的触动,读者并非机械的像刻模具一样去填补作品中的意义空白,“空白”召唤着读者去填补,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与作者作品不断碰撞,擦出思想和心灵的火花。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与西方的接受美学有相通之处,都在于发挥读者在文学欣赏和批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创造者。一部作品,为作者和读者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在读者的阅读欣赏下,作者早已完成的作品也持续的散发着其无尽的魅力。但是,尽管需要读者发挥“意”的作用,但“意”也不能脱离缰绳任意驰骋,“意”若是任意发挥,便会出现偏差或者走极端,就会产生文学误读,作者之于作品中的心血便白费了。欣赏文学作品,不能拘泥于文辞去理解,亦不能从文辞上去断章取义。应在文辞的基础上,发挥“读者之意”的作用去理解“作者之志”。“以意逆志”是文学欣赏和批评活动中的一种方法,有其合理性,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局限性。对待“以意逆志”说,有接受,也要有批判。
参考文献:
[1]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2]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选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