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以意逆志”说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_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孟子针对读诗时“断章取义”的弊病,提出“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以意逆志”的思想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这与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思想有着相通之处。历代学者对“以意逆志”学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本文主要对“以意逆志”说作简单的概念解释,力求把各种观点的基本思想作清晰的梳理。
  【关键词】:以意逆志;读者;接受美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这首诗,顾随称之为“绝响之作”,顾随在讲解此诗时曾说:“若举一首诗为中国诗之代表,可举义山《锦瑟》,若不了解此诗,即不了解中国诗。”那么,如何了解此诗呢?
  中国古诗素有“缘情”与“言志”之分,一般而言,一首诗无论它是“缘情”还是“言志”,经过一番琢磨推敲,便可品出其主题,《锦瑟》这首诗则不然。其深得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和意境之美,虚实相生,“情”和“志”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着实耐人寻味。正因如此,其吸引着历代文人对其进行不同的品评和把玩。
  因诗名为“锦瑟”,有人认为此诗是首咏物诗,即咏“锦瑟”。学者们普遍否定了这一观点,主张此诗与瑟并无关系,只是借其发端而已。有人认为,“锦瑟无端五十弦”,暗指诗人作此诗时是五十岁,以“思华年”来惋叹逝去的五十年光阴。因“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有人认为此诗蕴含着爱国情怀,表达忧国忧民的情志。还有人认为这是首悼亡诗,悼念诗人亡妻王氏,因其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等等以上这些观点,无论从哪种角度评析,都不能给这首诗贴一个确定的标签。古诗本身韵味无穷的特点,就带有多义性,加之李商隐的无题诗系列特有的扑朔迷离的意境,为本诗寻一个确定的主题就更加困难。当然,本文的重点并非要为《锦瑟》的主题给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借此引出一个问题,即在欣赏诗歌等文学作品时,“如何欣赏”的问题。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否认这句话的合理性,读者在阅读欣赏时,受个人素养、学识、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自然会对同一部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不过,尽管每个人解读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同,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问题,读者读的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无论怎样分析,都不能逃出这样一个基础。正如我们以圆心画圆一样,圆心一定是在此圆内,而不会越出弧线之外,否则,我们所看到的“哈姆雷特”便不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了。品诗也好,读小说也好,尽管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若断章取义甚至天马行空的去理解,不仅辜负了作者的一番心血,我们自己也失去了一段宝贵精彩的心灵旅程。那么,如何才能恰当准确的理解作者灌注其中的思想呢?
  《孟子·万章句》咸丘蒙曰:“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叟之非臣,如何?”孟子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诗经·北山》本是怨刺劳役不均,咸丘蒙读《北山》时,只截取一点,便断章取义从字面去评析,从而没有理解《北山》“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的主題,对此,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何为“逆”?此“逆”并非“忠言逆耳”、“逆来顺受”之“逆”。《说文解字》注: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玉篇》注:逆,度也,谓先事预度之也。以意逆志,用“意”去迎合、揣度“志”。
  何为志?《尚书·尧典》云“诗言志”。《说文解字》注:志者,心之所之也,从心之声。《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毋庸置疑,“以意逆志”中的“志”指向作者,即创作主体。不过,学者们仍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此句中的“志”乃作者的思想;另一种认为,“志”乃作品中的思想。为何会出现这两种看法呢?作者之思想难道与作品之思想不同吗?
  如我们所知,作者出于自己的创作意图而作诗作文,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会借助艺术技巧,如比、兴、用典或其他手法等进行创作。艺术手段的运用,有时会对作者意图的表达产生影响,或助之或妨碍,正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作者在创作的最初,是有自己的创作预设的,但创作开始后,作品本身有时可能会不受作者的控制而自行发展,如此一来,作品之思想便可能与作者的初衷发生偏差,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作品之志与作者之志有可能出现的偏差,便引来了学者们对“以意逆志”中“志”的质疑。那么,作者之志和作品之志,哪个更为合理呢?在解释学那里,作品成为一个客观对象,脱离创作主体而存在,分析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释。这种批评方式强调作品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作品依附于创作者而存在的价值,这种批评方法忽略了创作主体对作品的效力。笔者认为,在孟子的语境里,“作者之志”更为恰当。《诗经》中的某些诗歌本身就是创作者用来“刺世”的,《诗经》又善用比兴等手法,有些诗歌不能仅从字句表面评析,而要根据创作者的主题意图去分析其真正的内涵。
  孟子强调“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告诫咸丘蒙不要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志”,而是要用“意”,那么,“意”又是什么呢?对“意”的理解,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其一,“意”乃作者之意,即作者创作的意图。如清代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写道:“诗有内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其二,“意”乃读者之意。如宋代朱熹《孟子集注》:“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笔者认为,若将“意”理解为作者之意,用“作者之意”去理解“作者之志”,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充分的参透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但另一方面,又容易面临这样一种局面,欣赏作品变成了为“作者之志”或“意”寻找依据,如用钥匙去开对应的锁一般。笔者认为,品读诗文不是按照模子做器具,用“作者之意”去理解“作者之志”,阅读欣赏一部作品,如果一端一定要指向“作者之志”的话,另一段应该在读者那里。正如两人对话,甲方的言语指向乙方,在于使乙方明白甲的意思,而乙则是根据自己的语言思维、分析能力去理解甲的言语,而非用甲的话去解释甲的意思。回到孟子那句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说此话时,面对的是咸丘蒙,是读诗的人,孟子教导他不应如何,而应如何。“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主体是读者,对应来说,“以意逆志”的主体应该也是读者,而非作者。“以意逆志”中的“意”,解释为“读者之意”更为合理。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用“读者之意”去理解“作者之志”。不过,“作者之志”有时很难准确得之,按照西方接受美学的观点,是因为在文学文本中存在着“空白”,这些“空白”以及文本中意义的不确定性,使得“作者之志”相对读者来说,并非触手可及。在欣赏、批评活动中,正是需要作者自己去填补这些“空白结构”。文学活动,不仅是作者的创作活动,也包含读者的欣赏活动,文学活动是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作者之志被层层揭开,变得清晰可读;同时,读者的内心也受到作品与作者的触动,读者并非机械的像刻模具一样去填补作品中的意义空白,“空白”召唤着读者去填补,读者的期待视野也与作者作品不断碰撞,擦出思想和心灵的火花。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与西方的接受美学有相通之处,都在于发挥读者在文学欣赏和批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创造者。一部作品,为作者和读者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在读者的阅读欣赏下,作者早已完成的作品也持续的散发着其无尽的魅力。但是,尽管需要读者发挥“意”的作用,但“意”也不能脱离缰绳任意驰骋,“意”若是任意发挥,便会出现偏差或者走极端,就会产生文学误读,作者之于作品中的心血便白费了。欣赏文学作品,不能拘泥于文辞去理解,亦不能从文辞上去断章取义。应在文辞的基础上,发挥“读者之意”的作用去理解“作者之志”。“以意逆志”是文学欣赏和批评活动中的一种方法,有其合理性,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局限性。对待“以意逆志”说,有接受,也要有批判。
  参考文献:
  [1]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2]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选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Abstract】: Schindler’s Ark is one of the classical works of modern Australia literature. The novel shows us the brutality of German Nazi Party and the tragic destiny of the Jewish people by portrayed
期刊
【摘要】:《野草》在鲁迅的创作及生命中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因为其散文诗的艺术创作为新文学的发展添上了一笔亮丽的光辉,更是因为《野草》以其纷繁的意象和复杂的自我剖析解释了鲁迅生命的矛盾、发展和创造。也正是由此,众多学者对《野草》的研究众说纷纭,其中也包括很多误读。本文选取了《野草》诗集中的《死后》作为研究对象,从两个角度进行《死后》的研究综述,并对《死后》作细读诠释。  【关键词】:《野
期刊
【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最早用文学形式反映我国古人爱情生活的一部作品。其中很多诗篇涉及西周时期人们的婚嫁礼俗。论文即从《诗经》着手,通过对《诗经》中的婚恋诗的分析,窥探西周时期普遍存于社会中的婚嫁礼俗,并浅析“昏礼”背后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诗经》;婚嫁礼俗;意义  婚姻向来被看作是人生之大事。芬兰历史学家韦斯特马克说:“婚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期刊
【摘要】:从古装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人的服饰具有鲜明的特点,各个朝代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且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服饰特色更加鲜明,因此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传统服饰元素供我们参考利用。在国际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服装设计也越来越全球化,本国的传统服饰元素却日渐衰落,从长远上来说是非常不利于我国服装设计的。只有在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保持本国特色,吸收传统服饰元素精华,才
期刊
【摘要】: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的作品是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散文的源头。其成名作《诗人之死》中大胆揭露社会的残暴现实,用极其讽刺的口吻表达对统治者罪行的义愤,代表广大人民发出心声,这在俄罗斯文学中开了现实主义的先河。  【关键词】:诗人之死;现实主义;莱蒙托夫  “没有奋争,人生便寂寞难忍”。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是俄罗斯文学史中屈指可数的天才作家之一,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
期刊
【摘要】:色空情是贯穿《红楼梦》的字眼,对“空情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红楼梦》;“空情说”  一、泛爱和至情  谈情是《红楼梦》的主要内容,首先要有情,才有“空情说”的出现。佛学中有“有情”一说,此“情”指的是“情识”,“有情”也就是“有情识”,指有情识的生物,即“众生”,包括人类动物,天、鬼等佛家认为有情识的对象,以区别于无情感、无意识的金石草木山河等。佛学中讲的“情”统称“情识”,
期刊
【Abstract】: Frequently cit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realistic p1aywright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Arthur Miller (1915-2005) enjoys an established status in the worldwide. His masterpiece Death of a Sa
期刊
【摘要】:在西晋残酷的政治环境里,石崇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且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所追求的“身名俱泰”的价值观跟他的性格特征有巨大的关联,而时代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析石崇的性格特征。其一,敢于直谏与卑佞的性格特征;其二,奢靡享受与附庸风雅的性格特征;其三,残忍与任侠的性格特征。石崇的多元化的性格特征正是西晋这个动荡时代复杂人性与士风的缩影。  【关键词】:西晋;石崇;性格特
期刊
【摘要】:纤维艺术是一种集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形式。现代纤维艺术更加注重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与审美价值,无论是材料、制作工艺还是作品形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它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材料、技法,现如今,这种艺术形式逐渐进入了纯艺术的行列。纤维艺术所使用的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带给人的亲和感,使其具有独特的优势,深受大众喜爱。现代纤维艺术不仅具有绘画、雕塑的艺术特征,还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表现
期刊
【摘要】:“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概念,最先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从艺术角度分析,它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效果。“陌生化”理论是上个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论概念之一,但它的影响却突破时代的界限,甚至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陌生化理论的成功运用是《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的必备要件。本文在对陌生化理论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古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