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学生参与感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科,它所教授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与实验中才能最大化地被学生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加入实验展示的环节,而在所有实验方式和方法中,运用简易道具开展的实验无疑最受欢迎,它不受场地限制不受经费影响,只要经过用心寻找和适当的改造,许多身边的小物件都可以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发挥它的大作用。
关键词:简易教具;小学科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实践课程,涵盖了物質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每一章节都可以独立成文,同时又与其他部分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说讲解起来难度非常高。作为教师要充分的让学生发挥、展现自己,增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通过一些简易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就可以有效分解成科学知识,帮助小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
一、巧借道具由生活现象设疑
学会观察生活是小学生从事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因此在小学科学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生活现象出发,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思考生活。以“材料的特性——导热性”这部分内容为例,我们就从一杯水开始了授课,课程伊始我给每组学生面前分别放置了一排小杯子,材料分别是:陶瓷、玻璃、铁、塑料、纸杯。接着我拿来一温水,分别往这几个杯子里倒水,然后让大家通过触摸的方式,感知下各个杯子里水的温度有何异同?于是自然引出“导热性”的概念并加以解释。理解了导热性的概念,并知晓了不同材料导热性不同的前提下,又给学生们提出新问题:怎么样实现保温?让学生们尝试自制保温杯,提供的材料有不同材质的杯子、毛巾、棉花、纸和胶带。学生们分别选择不同材质的杯子,接着在外面包裹一层棉花,在用纸或毛巾扎实,用胶带固定。然后外面把80度的水导入,直至下课在用温度计测量,看看哪个的保温效果更好?学生们操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论做指导,还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有的学生轧制的包装非常松,保温的效果就不好,毛巾的效果也不如纸的效果好,另外有的同学胶带缠绕的细密整齐,保温效果就相对比较好。
二、一起动手用科学解释生活
小学科学的课堂上除了教师指导下的知识学习外,我们还需要一个环节,就是用科学来解释生活。知识学习告一段落后,我用给学生们准备了几个场景,让学生们试着用科学原理来给我们做出合理解释。
场景一:将一张圆形纸裁掉五分之一左右的圆,做成漏斗状,在底部插上一根吸管向里吹气,这时候再把几个泡沫小球放进漏斗,为什么小球不仅掉不下去还会上下翻滚?
这个现象恰当说明了空气的存在,而且空气的流动还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力,托起小球不会掉下。这个实验还可以改进一下,用一个密闭的漏斗朝向桌面放置,并向里吹气,可以发现乒乓球不仅不会落下,还会升起,这更加验证了气流对物品的作用。
场景二: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辨别铁制品与铝制品?
这个难度较低,用磁石一试便知。实验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们将磁石与物块分别放置在纸板两侧,做成一个小魔术,通过移动磁石改变物块的位置,分别感受磁力的强弱变化。
这些小实验都是取材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实验的成本非常低廉,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学生们知识接受起来更加容易,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一个人能力水平的体现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卓越的思维能力,如何巧妙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三、简化实验教具突出教学效果
现在小学科学的知识面非常广,学校也为实验课配备了很多器具,但是有很多器具操作起来并不是非常顺手,以“风向标”为例,这个操作就不是十分方便,而且授课当天不一定有没有风,风的方向和大小不确定,更有可能多个方向吹风,学生们观测非常不方便。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正在努力调试,寻找合适位置,这时候有个学生非常聪明,他找来一根长木棒,在木棒的一头绑上了一缕薄膜,非常方便的可以拿着它在操场各个位置测试风向,而且还可以随时调整高低,迎风奔跑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后来在他的启发之下,我们制作了小型风向标,用一个厚纸板做成正方体做底,将它的四个面分别标上东西南北,在它的中间打一个小洞穿上一只铅笔,再用胶布固定好,这个做支架,再把一块轻质长条薄塑料扎在上面,通过塑料的摆动显示风向。只需要用风扇吹动它,这时候再观察塑料飘动的方向,就可以快速判断方向,而且学生们可以对“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理解的特别到位。除了正南、正北方向的风,这个实验中学生们对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等也有了详细的了解。在电风扇的辅助之下,通过更换档位,调整电风扇方向等,学生们对风速与风向都有了非常具体的认知。
结语
教具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作为教学的有力补充,教师既需要鼓励学生们学习与探究的热情,又需要加强教学的责任心与钻研精神,引导学生们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学习科学、释义现象、简化实验、增强效果,有效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与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更要听取学生的建议,发现问题,改进、创新实验器材。
参考文献
[1]阮晓梅.自制实验教具好处多[J].安徽教育,2003.
[2]钟冬娣.浅谈自制教具的功能与制作.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4).
关键词:简易教具;小学科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实践课程,涵盖了物質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每一章节都可以独立成文,同时又与其他部分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说讲解起来难度非常高。作为教师要充分的让学生发挥、展现自己,增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通过一些简易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就可以有效分解成科学知识,帮助小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
一、巧借道具由生活现象设疑
学会观察生活是小学生从事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因此在小学科学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生活现象出发,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思考生活。以“材料的特性——导热性”这部分内容为例,我们就从一杯水开始了授课,课程伊始我给每组学生面前分别放置了一排小杯子,材料分别是:陶瓷、玻璃、铁、塑料、纸杯。接着我拿来一温水,分别往这几个杯子里倒水,然后让大家通过触摸的方式,感知下各个杯子里水的温度有何异同?于是自然引出“导热性”的概念并加以解释。理解了导热性的概念,并知晓了不同材料导热性不同的前提下,又给学生们提出新问题:怎么样实现保温?让学生们尝试自制保温杯,提供的材料有不同材质的杯子、毛巾、棉花、纸和胶带。学生们分别选择不同材质的杯子,接着在外面包裹一层棉花,在用纸或毛巾扎实,用胶带固定。然后外面把80度的水导入,直至下课在用温度计测量,看看哪个的保温效果更好?学生们操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论做指导,还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有的学生轧制的包装非常松,保温的效果就不好,毛巾的效果也不如纸的效果好,另外有的同学胶带缠绕的细密整齐,保温效果就相对比较好。
二、一起动手用科学解释生活
小学科学的课堂上除了教师指导下的知识学习外,我们还需要一个环节,就是用科学来解释生活。知识学习告一段落后,我用给学生们准备了几个场景,让学生们试着用科学原理来给我们做出合理解释。
场景一:将一张圆形纸裁掉五分之一左右的圆,做成漏斗状,在底部插上一根吸管向里吹气,这时候再把几个泡沫小球放进漏斗,为什么小球不仅掉不下去还会上下翻滚?
这个现象恰当说明了空气的存在,而且空气的流动还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力,托起小球不会掉下。这个实验还可以改进一下,用一个密闭的漏斗朝向桌面放置,并向里吹气,可以发现乒乓球不仅不会落下,还会升起,这更加验证了气流对物品的作用。
场景二: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辨别铁制品与铝制品?
这个难度较低,用磁石一试便知。实验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们将磁石与物块分别放置在纸板两侧,做成一个小魔术,通过移动磁石改变物块的位置,分别感受磁力的强弱变化。
这些小实验都是取材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实验的成本非常低廉,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学生们知识接受起来更加容易,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一个人能力水平的体现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卓越的思维能力,如何巧妙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三、简化实验教具突出教学效果
现在小学科学的知识面非常广,学校也为实验课配备了很多器具,但是有很多器具操作起来并不是非常顺手,以“风向标”为例,这个操作就不是十分方便,而且授课当天不一定有没有风,风的方向和大小不确定,更有可能多个方向吹风,学生们观测非常不方便。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正在努力调试,寻找合适位置,这时候有个学生非常聪明,他找来一根长木棒,在木棒的一头绑上了一缕薄膜,非常方便的可以拿着它在操场各个位置测试风向,而且还可以随时调整高低,迎风奔跑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后来在他的启发之下,我们制作了小型风向标,用一个厚纸板做成正方体做底,将它的四个面分别标上东西南北,在它的中间打一个小洞穿上一只铅笔,再用胶布固定好,这个做支架,再把一块轻质长条薄塑料扎在上面,通过塑料的摆动显示风向。只需要用风扇吹动它,这时候再观察塑料飘动的方向,就可以快速判断方向,而且学生们可以对“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理解的特别到位。除了正南、正北方向的风,这个实验中学生们对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等也有了详细的了解。在电风扇的辅助之下,通过更换档位,调整电风扇方向等,学生们对风速与风向都有了非常具体的认知。
结语
教具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作为教学的有力补充,教师既需要鼓励学生们学习与探究的热情,又需要加强教学的责任心与钻研精神,引导学生们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学习科学、释义现象、简化实验、增强效果,有效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与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更要听取学生的建议,发现问题,改进、创新实验器材。
参考文献
[1]阮晓梅.自制实验教具好处多[J].安徽教育,2003.
[2]钟冬娣.浅谈自制教具的功能与制作.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