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景事例
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这时班里有个女生气喘吁吁地跑来跟我说:“老师,班里发生事情了,小博正在发脾气,像疯了一样。”我来不及多问,抬脚就往教室赶去。
来到教室,发现小博的桌子上的书一片狼藉,椅子则歪倒在一边,而小博的人却不见踪影。“怎么回事?”我一问,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他的饭卡找不到了”
“还有乘车卡!”
“他发脾气把桌子上的书弄乱了。”学生模仿他的动作用胳膊在桌子上使劲一甩。
“他还把椅子摔倒了。”
……
“那他人呢?”
“老师,他跑出去了,好像在大厅里哭呢。”
我又赶紧来到教学楼的大厅,小博果然在大厅里的椅子上坐着哭呢。
二、案例分析
许多中小学生,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摔东西,打架,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而冲他们大喊大叫。
刚接手六年级二班的时候,感觉小博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脸上也是时常挂着灿烂的笑容,虽然有些调皮,但也不失可爱。没想到他的脾气还这么大,我不由得想起前几天的事情,班长司先贺找我聊天,说起她让小博写作业,他不但不听,还朝着班长发脾气,语气、态度都很不好,以致使司先贺有了不想当班长的念头。当时我主要是做了司先贺的思想工作,帮她学习一些管理班级的方法与技巧,却忽略了小博乱发脾气这一点。现在看来,他的脾气还真是得好好改改。
三、过程叙述
(一)家庭的配合
事后我及时向小博的妈妈了解情况,经过了解得知,小博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在淄博上班。平时周末回家都是去他爷爷家——历城区,在家里,爷爷奶奶平时基本上什么事都顺着他,很任性。只有月底或者放长假的时候才到爸爸妈妈家,妈妈因为长时间见不到儿子,对他也是百依百顺,而爸爸却是个急性子,遇事就冲着儿子发脾气,甚至还动手打孩子。可以说,小博的坏脾气与他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相当大的关系。
我把小博在学校的表现和他家长说了以后,他爸爸妈妈也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答应配合我,以后尽量每周都把孩子接回自己家,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亲情和儿子沟通,以言传身教为主来教育孩子,不走溺爱和暴力两个极端。
(二)老师的引导
1.倾心交谈
事发之后我没有批评小博,而是让他仔细想想把饭卡和乘车卡放到哪里了,然后再耐心地找找看看。结果誤以为放在裤子口袋的卡最后在书包里找到了。
卡找到以后他不好意思地跟我说:“老师,我记错了。”
我适时地问他:“你发脾气、扔书、摔椅子,有用吗?”
“没用,老师,我知道错了。”
“嗯,知道了就好,作为一个男生,一个小男子汉,遇事要沉着冷静,多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不是乱发脾气,乱发脾气或者动手打架既不能解问题,也显得缺少君子的风度。”
2.激励政策
利用晨会时间,我在班中要求同学监督小博,如果一周内没有乱发脾气或者没有与班干部和同学吵架,他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如在班上公开表扬,用卖废品的钱买本本子、买支笔等等,让他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逐步改掉自己的坏脾气。
3.利用班会,给孩子介绍了一些方法
利用班会时间,召开情绪管理为主题的教育班会,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如:情境转移法、理智制怒法、评价推迟法和情感宣泄法等,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再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
四、实施成效
几个月下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们的帮助,小博易怒、易暴的情绪也逐步稳定下来了,虽然有时候也会忍不住,但毕竟次数在明显的减少。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老师,小博现在脾气好多了!”
在北京残疾人艺术团来我校选优秀舞蹈演员的时候,小博成功被录取了,听小博的妈妈讲,去北京面试时,评委们问:“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小博就给评委们讲了他那次发脾气摔桌椅的这件事情,评委们又追问:“那你以后还会乱发脾气吗?”小博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不会了,我现在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五、总结感悟
小博现在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觉得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里面有家长的配合,也有同学们的督促和帮助。作为一名班主任,遇事要冷静,不能一味地批评教育孩子,而是要了解事情的起原和经过,必要时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的方式,共同探讨更好地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小博脾气大,易怒,班里其他同学或多或少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以班会的形式教给孩子们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并让他们相互监督和激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印证了马卡连柯的观点: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
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这时班里有个女生气喘吁吁地跑来跟我说:“老师,班里发生事情了,小博正在发脾气,像疯了一样。”我来不及多问,抬脚就往教室赶去。
来到教室,发现小博的桌子上的书一片狼藉,椅子则歪倒在一边,而小博的人却不见踪影。“怎么回事?”我一问,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他的饭卡找不到了”
“还有乘车卡!”
“他发脾气把桌子上的书弄乱了。”学生模仿他的动作用胳膊在桌子上使劲一甩。
“他还把椅子摔倒了。”
……
“那他人呢?”
“老师,他跑出去了,好像在大厅里哭呢。”
我又赶紧来到教学楼的大厅,小博果然在大厅里的椅子上坐着哭呢。
二、案例分析
许多中小学生,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摔东西,打架,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而冲他们大喊大叫。
刚接手六年级二班的时候,感觉小博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脸上也是时常挂着灿烂的笑容,虽然有些调皮,但也不失可爱。没想到他的脾气还这么大,我不由得想起前几天的事情,班长司先贺找我聊天,说起她让小博写作业,他不但不听,还朝着班长发脾气,语气、态度都很不好,以致使司先贺有了不想当班长的念头。当时我主要是做了司先贺的思想工作,帮她学习一些管理班级的方法与技巧,却忽略了小博乱发脾气这一点。现在看来,他的脾气还真是得好好改改。
三、过程叙述
(一)家庭的配合
事后我及时向小博的妈妈了解情况,经过了解得知,小博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在淄博上班。平时周末回家都是去他爷爷家——历城区,在家里,爷爷奶奶平时基本上什么事都顺着他,很任性。只有月底或者放长假的时候才到爸爸妈妈家,妈妈因为长时间见不到儿子,对他也是百依百顺,而爸爸却是个急性子,遇事就冲着儿子发脾气,甚至还动手打孩子。可以说,小博的坏脾气与他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相当大的关系。
我把小博在学校的表现和他家长说了以后,他爸爸妈妈也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答应配合我,以后尽量每周都把孩子接回自己家,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亲情和儿子沟通,以言传身教为主来教育孩子,不走溺爱和暴力两个极端。
(二)老师的引导
1.倾心交谈
事发之后我没有批评小博,而是让他仔细想想把饭卡和乘车卡放到哪里了,然后再耐心地找找看看。结果誤以为放在裤子口袋的卡最后在书包里找到了。
卡找到以后他不好意思地跟我说:“老师,我记错了。”
我适时地问他:“你发脾气、扔书、摔椅子,有用吗?”
“没用,老师,我知道错了。”
“嗯,知道了就好,作为一个男生,一个小男子汉,遇事要沉着冷静,多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不是乱发脾气,乱发脾气或者动手打架既不能解问题,也显得缺少君子的风度。”
2.激励政策
利用晨会时间,我在班中要求同学监督小博,如果一周内没有乱发脾气或者没有与班干部和同学吵架,他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如在班上公开表扬,用卖废品的钱买本本子、买支笔等等,让他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逐步改掉自己的坏脾气。
3.利用班会,给孩子介绍了一些方法
利用班会时间,召开情绪管理为主题的教育班会,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如:情境转移法、理智制怒法、评价推迟法和情感宣泄法等,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再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
四、实施成效
几个月下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们的帮助,小博易怒、易暴的情绪也逐步稳定下来了,虽然有时候也会忍不住,但毕竟次数在明显的减少。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老师,小博现在脾气好多了!”
在北京残疾人艺术团来我校选优秀舞蹈演员的时候,小博成功被录取了,听小博的妈妈讲,去北京面试时,评委们问:“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小博就给评委们讲了他那次发脾气摔桌椅的这件事情,评委们又追问:“那你以后还会乱发脾气吗?”小博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不会了,我现在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五、总结感悟
小博现在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觉得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里面有家长的配合,也有同学们的督促和帮助。作为一名班主任,遇事要冷静,不能一味地批评教育孩子,而是要了解事情的起原和经过,必要时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的方式,共同探讨更好地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小博脾气大,易怒,班里其他同学或多或少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以班会的形式教给孩子们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并让他们相互监督和激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印证了马卡连柯的观点: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