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区域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实践出发,阐述了区域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现状,介绍了区域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总结了推进建设线上区域教学资源平台的有效措施、存在问题及其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教学资源平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6-016-03
  目前,成都市双流区正全力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和成都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工作,从区级层面加强统筹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工作。区级统一建设的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整合了教学教研活动的发布、实施、評审以及各类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等工作。同时建立与上下级教学资源平台之间的对接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充分发挥名师名校名园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和辐射作用。
  区域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成都市双流区根据本区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与教学资源的实际需求实施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应用创新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创新行动
  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差异化供给,构建与国家新课程标准配套的教育资源建设体系,建立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资源分级建设,明确区、校两级资源建设的任务分工,探索优质资源按需供给。实现教育资源主动服务、精准服务、个性服务,从“人找资源”变为“资源找人”。利用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依托企业技术支持,组织教师开发具有强交互、智能化特征的新型数字化教育资源。
  2.资源应用模式创新变革行动
  探索资源创新应用模式。一是鼓励教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对于获得区级以上奖励的优质资源,经专家组评定后可给予适当的奖励;二是开展资源运用创新行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积分制度,建立与积分挂钩的奖惩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版权保护机制,探索按需选用、快速迭代、优胜劣汰、开放共享、协同服务的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和教师在开发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充分发挥智慧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示范学校每学年至少共享一个年级一个主要学科成体系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3.区级统一建设的资源平台专设“教研天地”与“赛课集锦”两大版块
  发挥区教科院的指导与服务职能,以各类教研活动为契机不断扩充区域教学资源库。“教研天地”(图1)版块实现将历次重要教研活动中形成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共建共享,积累教研活动成果,促进区域内各学科教师和教研员共同学习进步,共建教研资源库。“赛课集锦”版块(图2)实现各级别教学比赛活动中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如将双流区“教坛新秀”赛课活动、区级“学科教学大比武”活动等国家以及省市区各级赛课活动中形成的精彩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培训资料等上传至平台,促进区域优质资源全域共享。

  区域教学资源平台的互联共享
  目前成都市双流区中小学校使用的资源平台主要是由成都市市级层面创建并推广应用的七大线上教学资源平台,见表1。七大教学资源平台上的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学支撑工具为区域内师生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线上自主学习资源及教科研资源,在区域内实现了持续常态化应用。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技术部门协同配合、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市级教学资源的大平台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并为一线学校师生提供平台技术支持和资源融合应用方面的指导。
  双流区受益于成都市市级层面持续推广“直播式”“录播式”“植入式”等优质线上教学资源,以及“互联网 教育”全学段、全时空、全覆盖、常态化的“三全一常”运行模式,双流区教学资源薄弱校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缩小了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了全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和教育的公平发展。
  区域线上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路径
  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的关键和保障是优质的师资和科学精准的课程设计。
  一是精选师资,突显精品优质。在区教科院学科专家的引领下,教育资源建设汇聚了名校名园的授课名师。
  二是强调课程资源的系统化,突出专业特质。由区级学科教研员引领学科团队的深度学习与专业研究,系统梳理学科知识结构与要点,形成学科知识树体系。
  三是注重课程资源的课内生发和课外拓展,形成线下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与深化,注重提高学生的单元知识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
  四是区校联动,发挥学科教研员的指导引领作用。课程资源里共建共享的每一节课都要有 “设计→说课→试讲→完善→上课→反思”等环节,力求“精心磨课、锻造精品”。各学科教研员在一线教师应用资源的过程中需发挥指导作用,与学科教师联动,共同探索线上教学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区域教学资源平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现阶段,基础教育进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融共生”的新时代,在线教学资源平台的常态化应用促进了在线教育新生态的构建。以成都数字学校为例,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平台为学生居家线上自主学习提供了强大支撑,直播课程与点播课程的观看人数再创新高,见表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双流区初三年级利用数字学校看课人数明显多于高三年级,这说明高三年级学生利用资源平台开展线上学习的积极性远远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学校教师与家长、学生多方协同的联动机制,发挥学生自主在线学习的优势,不断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自律性,提高学生线上学习能力及学习质量。
  同时,教师线上培训方式、学校线上教研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学资源平台上的精品课程凝聚着学科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的心血,可以为区域教师培训、教研活动提供最佳的课堂教学范例。因此需要深入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平台的效益,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区域学校教研方式。只有不断思考与实践,才能促进区域教师线上跨校交流与学习,引导教师线上学习名师授课方法,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为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力助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如何通过线上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广大师生对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推动线下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另一项重要挑战。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争吵”的乐趣  我应该是最早知道王竹立老师要点评我们所写案例的人。我清晰地记得,是在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时接到王老师的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看到了我们写的案例(其时我尚未拿到2014年12期杂志),打算写一篇点评文章,还不无“虚伪”地征询我的意见。  我不知道他具体会怎么写,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大唱赞歌。  我们俩见面次数不多,见面主要就是“争吵”,而且可以持续争论几个小时,大多是围绕教学问题。这并
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学科时,可以有效将虚拟的数学符号与现实的数学情境连接起来。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中的相遇问题为例,自主设计开发AR应用程序,探究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影响,并将其与二维Flash动画做出比较。实验结果表明,AR与Flash均有助于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负荷,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但采用AR探究的实验组,在各维度的平均数均高于对照组。此外,数据显示,情境的真实感与学生情境
【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信息技术学科而言,不论是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还是学科的特点,都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届创新模型设计挑战赛为例,从锻炼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整合性、深刻性四方面,分析基于3D建模设计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3D建模;创新思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
“全球六大生态系统与世界文化”统整课程,将六大生态系统与其主要对应地区的文化相结合,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全球视野的探索学习”过程。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和东亚地区,考虑到对应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和代表性,温带落叶林组对应地区文化聚焦于“北美地区”,以加拿大和印第安文化为代表。  “温带落叶林组”共有28名学生,来自一年级的5个班级,平均每班5~6人,分布较为均匀。分组后授
八斗子老照片展回忆渔港沧桑    基隆市立史迹馆正展出八斗子渔村老照片,透过摄影家细腻镜头,带观众经由时光隧道,回忆儿时青春梦与基隆渔港沧桑。  “这是日据时代摄影家叶连登,在1943年,昭和18年的作品:现捞鱼上岸。八斗子还未建港前,满载而归的渔船,就直接停在八斗子海滩,渔民从船舱将整个鱼篓合力扛上岸。”70多岁的阿公、阿妈听着导览员诙谐的解说,乐得合不上嘴。  此次八斗仔渔乡工作室在基隆市立史
学校地处农村,因学校老旧而异地新建,新校占地50196平方米,容纳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1806人,是本地区农村小学中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于原信息化基础薄弱的情况,考虑到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更好地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领导层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脉搏,立志于把学校建设成为浙江省内首个农村教育云平台。经过初期的投入建设后,学校云架构已初具雏形。如今,学校师生普遍使用
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生的自主学习,笔者应用电子学案开展了系列教学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研究准备  所谓电子学案,其主体是学案,即用信息技术来扩充学案的功能,使学案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在我校,生物学科利用“一对一”数字化平台制作电子学案开展教学已
近来,“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不断推陈出新。但相对社会发展,教育又有相对独立性,这使人们对学校改革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梦想。从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到未来学校,人们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寄希望于未来学校形态发展更快地跟上社会的发展。本栏目汇集了教育行业内不同岗位的人对未来学校的展望,或许能对当前的教育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中均提出要“完善外籍教师管理办法,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苏州市自2006年起在省内率先推出由政府买单提供普惠性服务的“外教课堂”项目。十三年来,项目的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已实现了苏城直属学校学子的全覆盖。但这一项目实施的效果如何?花重金打造的外教课堂教学质
本刊讯11月22日上午,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杨继波一行来到北京市档案馆进行调研,受到北京市档案局馆长陈乐人、副局馆长罗运鹤及干部职工们的热烈欢迎。  北京市档案馆目前馆藏档案及各类文献资料160万余卷(册),排架长度12公里,其中民国时期档案史料约占馆藏量的二分之一,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均较为齐全完整。该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以及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已形成一定规